第一批看懂中国垃圾分类的人 已经赚一百万了(组图)

继房租和物价两大“魔头”后,广大上海居民迎来了新的压力来源:垃圾分类。

有网友再也不敢叫外卖:想想剩饭算湿垃圾,饭盒算干垃圾,突然感觉鸭梨山大。

倡导多年的“光盘行动”也终于因为四个垃圾桶实现了。

前几天看到一个在上海工作的朋友发朋友圈:“搞不懂垃圾分类,上海886!”

身在帝都的我也十分焦虑,眼瞅着就要轮到自己。直到我注意到了一小部分“逆行者”。在他们眼里,垃圾分类那可是投资致富的新门路。

垃圾分类成了一座“围城”,有人拼命想出逃,也有人绞尽脑汁想进去分一杯羹。

这让我想起了,所谓商业头脑,(部分)真谛就是鲁迅先生帮你刻在桌上的字:“早”。

01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但其实早在1月31日,该条例就已经通过并向社会公示了。

五个月的公示期中,相比无动于衷的大多数,有些人早早就已经开始行动了。

垃圾分类实施后,有一条微博在热闹的吐槽中显得格格不入:

“傻的人还在吐槽分类呢,我有个朋友几个月前已经去和垃圾分类企业谈合作了,现在都赚了好几十万了,这就是差距。”

上同样的高中吃同样的盒饭,别人家的孩子已经开发垃圾分类app赚下第一桶金了,我还在纠结手上的剩菜到底丢进哪个垃圾桶。

俗话说得好: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但真正聪明的人,秘诀是在商机来临前就站在“起风口”。

但是,我是文科生,不会做APP不奇怪呀?却没想到,风口来了,财富会在很多想象不到的地方遍地开花。

这几天,对垃圾分类最感恩的一定是卖垃圾桶的淘宝卖家了。各种垃圾桶销量大涨500%,卖到断货的商家甚至开始限购,卖家直呼幸福来得太突然。

这还只是“普通玩家”——能做到干湿分类,为你省一道分类工序的垃圾桶,早已卖到了188元还供不应求。

据说自从厨余垃圾要分类,可以直接粉碎剩菜骨头、冲进下水道的垃圾粉碎机1600元也立刻卖断货。

实际上,垃圾分类一直是一个非常大且尚未开发的市场。

根据东方证券的最新报告,上海目前的垃圾分类模式能孕育出75.56亿市场规模,而一旦普及到全国,市场规模将超过1960亿元。

意识到商机的人早已不再抱怨,而开始抢占这块“大蛋糕”了。

根据“天眼查”,6月下旬至今国内新增垃圾分类注册公司70家。小到帮你辨别垃圾类别的小程序,大到垃圾分类处理设施的生产线,都焕发了新一波生机。

而且,新注册的公司也不局限在上海:北京、深圳等被传垃圾分类“轮到你了”的城市,都是新公司的集中地。

最近也有上海网友分享,社区大妈开启了代分类业务,生意好到要用地图软件安排收垃圾的时间和地点。

以前是“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去捡垃圾”,现在反而是捡垃圾的成了人生赢家。

网友预测,未来将会是“分类宝”、“扔了么”的天下。

现实中,也已经有“小黄狗”、“支付宝易代扔”等提供回收员上门的服务,各种分类指南也在不断更新。

比如很多指南已经支持智能拍照识别。拿起手边的茶杯拍个照,不仅能get它干垃圾的本性,还能“举一反三”获知不同材质杯子的分类。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查不到。

曾经是“彼之蜜糖,吾之砒霜”,现在已经变成了“彼之垃圾,吾之财富”。

02

顺势而为的人一直是赢家

上个月,北京邮电大学的一个男生靠一段5G视频火遍全网。

与普通的测速不同,“何同学”通过搜索穿越回4G普及前:那时大多数人只预料到以后开网页会更快,而完全没有意识到4G可能带来的“抖音”等短视频狂潮。

在日新月异的年代里,想象力就是财富。

垃圾分类正式实行不到一周,阿里巴巴就推出了自己的“环保指南”,旗下各个应用都狠狠蹭了一波热点:

天猫精灵可以识别“侬是什么垃圾”,淘宝顺势推荐“最受欢迎的垃圾桶”。

当我们还沉浸在吐槽中无法自拔时,“爸爸”已经用“垃圾分类矩阵”包围了大家。

过往的经验也验证着,新变化出现时“心思活络”顺势而为的人,往往是最终的赢家。

2016年年初,北京全城陷入了严重的雾霾中。“穹顶”下的人们吐槽自己“两米之内人畜不分”。

但雾霾遮不住聪明人的“高瞻远瞩”——

不到一个月后,瑞士小伙李牧就发明了一款名为“镭豆”的便携空气质量检测仪,瞬间成为北京人的救命稻草。

李牧接受LinkedIn领英采访时补充,检测仪销量一路走高后,他的团队还造出了自己的空气净化器,进一步挖掘“雾霾市场”。哪怕是IBM和微软这种全球巨头,反应速度也完全不如他快。

最令人震惊的是,李牧在此之前完全没有相关背景。

这位被评为2017年福布斯“30岁以下30位俊杰”的年轻创业者不断跨界创造成功,正是凭借这种对变化的强大掌控力。

03

主动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不管是雾霾还是垃圾分类,新情况发生的过程无非是:变化发生——接受变化——作出应对。

而这个过程中,“大神”们和“吐槽者”的速度相差非常大。前者永远习惯主动出击,后者只是被动接受。

甚至在接受前,吐槽者们也一直抱着侥幸心理,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乐观主义偏差”(Optimism Bias)。

知乎上有人举过一个例子:

一个交警分享,每次查酒驾永远不会无功而返。因为总有喝了酒的人心里会想:路上有这么多车,怎么会倒霉到就查我?

当大多数人都觉得“倒霉的可能不是我”时,成功者已经在考虑“如果我倒霉了要怎么办”了。

悲观主义并非一无是处,新趋势前它不仅是一种提前预警,更能提高主动出击,化危机为机会的可能性。

换言之,凭借垃圾分类净赚百万的人内心可能也对楼下的四个垃圾桶恨得牙痒痒,但是恨归恨,钱还是要赚的。

吐槽不可耻但无用,主动出击才是硬道理。

写在最后

诶,说了这么多,该吐的槽,还得吐。

只是垃圾分类这事儿让我明白了一个马爸爸曾实名认证过的道理:“机会永远藏在人们抱怨的地方,抱怨越多,机会越大。”

二十年前,他站在“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出发点,创立了市值千亿的某宝。

二十年后,他的某宝又站在了垃圾分类产业的最前沿,誓要解决全国“分类困难患者”的抱怨。

话不多说,我这就找商机去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