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美誉的背后 是无数大厨和老店的绝望(组图)

学霸君发现雅马哈最近很火嘛,上能造初音,下能造摩托车。大家都在吹它跨界多牛皮。

不过跨界发展这事谁不会啊,学霸君从小就德智体全面发展,会跑会写会画,年年都是三好学生好吧!(不然怎么叫学霸君)

话说回来,好像汽车相关产业里有不少企业,都很喜欢玩跨界发展。

举个例子好了——北上广的朋友对「米其林餐厅」应该不陌生吧?

作为历史最悠久的餐饮行业评点权威机构,米其林每年推出的《米其林红色宝典》就像高考教科书一样,被各路「美食家」奉为圭臬。约会不知道吃什么?跟着它吃准没错!

但有些老饕也许并不知道,他们眼中的美食之神,其实就是那个「卖轮胎的」大胖子!

「一个卖汽车轮胎的,怎么变成美食界最知名的美食博主了?」

这得从 1900 年,那群法国富人「死宅」说起。

在 1900 年之前,马车和自行车是欧洲各国最常见的交通工具。

到了 1900 年,美国有了第一个乘坐汽车出行的总统,德国造出了第一台装甲车,法国也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可以说,拥有更强动力的汽车,正在逐渐成为新一代交通工具,汽车行业也因此欣欣向荣。

然而当时的汽车,就像今天的 8848 钛金手机一样,都是富人的玩具。

除非是重要场合开出来显摆一下,否则平时就像手办一样摆在车库。

可是车子不常跑,轮胎自然没损耗。这对于在法国卖轮胎(消耗品)的米其林兄弟来说,就是名为滞销的绝望。

虽然米其林兄弟发明的「充气式橡胶轮胎」,无论是驾驶体验还是耐用性,都比传统轮胎要好。

但对于「自备老司机+从不自己开车+出门还少」的上流阶级富人来说,四舍五入约等于没有。

更不用说普通人了,很多人就觉得我上班骑个自行车就够了,还要啥汽车啊!

只有汽车多跑路,轮胎才能多销路。米其林兄弟不得不开始想办法曲线救国:

「穷人都是井底之蛙,得让他们多走走,去见见世面。」

「那些富人那么喜欢当死宅,得用什么去诱惑他们出远门好呢?」

古语说得好,食色性也。

思前想后,能让热爱浪漫的法国人民自愿出门的,不就是「美食+美景」咯!

于是 1900 年,就在大家都在忙着卖轮胎的时候,米其林却三心两意搞起了「自驾游指南书」。

从路线图、加油站、旅馆酒店、甚至汽车维修厂……总之能帮上你汽车旅行的信息,全都被写进里面。

而且它被做成随身小册子般大小,随手就能把它塞进车里带走,老司机们就该人手一本。

从某种程度上说,就相当于纸质版「大众点评+高德地图+去哪儿」。重点是当时还全部免费发放!可以说是相当贴心了。

而且这一发就是 20 年,甚至 1919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也雷打不动,几个欧洲重点城市依旧免费派发。

直到 1920 年的某一天,米其林兄弟在一个轮胎销售商那里发现一个惊天事实:

一直以来他们的「致富大计」居然都被汽修员拿去垫!台!脚!了!

而那些派给富人的小册子,它们的下场更不难想象。你猜马爸爸会看街上发的小广告吗?

20 年的心血被人这样浪费,谁顶得住啊!

也不知道是不是要把这 20 年亏的钱赚回来,最后米其林兄弟宣布《米其林指南》要收费了!

针对法国人爱吃爱玩的天性,米其林兄弟索性将《指南》,变成一本针对高级餐厅和酒店的评测介绍。

为了让书里面的评测保持中立和公正,米其林还建立了相当严谨的的「米其林评审员」制度:

像是请来了一堆资深大厨当评审员,还让他们像「间谍」一样,每天乔装成普通顾客四处探店吃吃吃;

或是让多个评审员先后对同一家餐厅打分,再合决定餐厅星级等等。

你还别说,在那个信息闭塞年代里,凭借这种「高职业性」的美食评审员,以及严谨的餐厅打分制度,《米其林美食指南》终于蜕变成为一本名副其实的「美食指南」,在 1922 年重生了!

第一版定价只有 7 法郎,不算很贵。掀开一看,里面是各种高大上的餐厅介绍,不爱工作爱生活的法国人最喜欢了,最后当然越卖越好。

于是在全球吃货的支持下,这本「小红书」一直火到今天。历经将近 120 年历史,推荐的餐厅也早已不仅限于欧洲。

来自全球 20 多个国家,4 万多家餐厅,都在《米其林美食指南》上静候每一位吃货。

对于厨师界和美食界来说,《米其林美食指南》已经成为不可取代的存在。

「米其林三星认证」早已经和「高品质」、「高品味」画上等号,毕竟这些称号是买不来的。

你永远不知道那个坐在角落,穿着背心踢着拖鞋的大叔,他究竟是一个普通的小市民,还是千年一遇的米其林的密探?想收买人心也无从下手。

再说了,能被米其林认证的大厨,他煮的不再是料理,而是艺术。

当一家餐厅被评为米其林三星餐厅,随之而来的除了名气还有客流量。

慕名而来的食客,再加上想「偷师」的厨师。这些新晋餐厅的业绩,往往会因此增加至少 2~3 成。

一座不出名的小城市,在信息交流发达的今天,也有可能会因一家米其林餐厅的出现一夜爆红。

这么说下来,雅马哈无论造钢琴还是发动机,都只能算小打小闹。人家米其林可是创造了一个「新世界的标准」啊!

但在学霸君看来:虽然美食和轮胎毫不搭边,但这都是米其林一贯的宣传方式。所以也没必要放大盲从。

当年从法国走到北美,如今从东京到上海和广州。初衷还是让你走出家门,多用轮胎。

虽说做买卖难免都会这样玩点「小心机」, 但可怕的是,《米其林美食指南》这个「营销小心机」如今已经变成「一种诅咒」。

这个「诅咒」最先是在厨师身上出现的——越来越多米其林厨师,开始要求米其林收回这些星星。事因被评「米其林星级」虽难,但要保住更难!

这群米其林密探,就像小学自习课上的班主任。当你被评为星级餐厅后,他们每年都会随机抽查。

但要命的是你不知道哪个是评审员,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来。

这就要求大厨每天都要全力以赴做好每一道菜,而且还得保证一段时间内菜式不重样。

「全力以赴」说起来当然好听,但背后的压力就好比整个学期每天都是期末考试,强如学霸君也顶不住。

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名厨,被压力压垮而选择了自杀:

1966 年,米其林三星主厨 Alain Zick ,因其餐厅被降星,成为第一个自杀的米其林三星主厨。

2003 年,法国名厨 Bernard Loiseau 成为第二位自杀的三星主厨,轰动全国。

2017 年,法国知名米其林厨师伯努瓦·维奥利耶在家中自杀……

另一方面,米其林星级会带来人气,但也会带来租金上涨的契机。

香港就有不少曾被米其林推荐的餐厅,因为租金问题而从「街铺」变成「楼上铺」,最后被逼停业。

例如「阿鸿小吃」这家位于北角的十年老店,连续五年被评为「一星」。但之后因被业主加租 60%,不得不选择停业。

多年前米其林带起的这股「妖风」,如今正向亚洲吹来。想要破解「诅咒」的关键,可能就在于:

作为一家把餐饮当营销创意的企业,米其林真的有资格评论每一个地方的饮食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