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猪”辱华事件 中国企业率先向瑞银发难

在发生“猪门”事件之前,瑞银(UBS)在中国的业务原本正蒸蒸日上。

这家瑞士银行近期已获准控股其内地合资证券公司瑞银证券(UBS Securities)。在中国境内所有外资参股的证券企业中,瑞银证券是业务最全面的一家。

持有全套投资银行牌照的瑞银证券,让瑞银处于绝佳地位,可以利用中国有望加速的金融业改革获利。

“政府已经明确而响亮地表达了(这一点)。”瑞银的一位高管表示,“中国市场需要尽快制度化,并确立自己作为中长期资本的主要资本市场之一的地位,他们所说的中长期资本是指外国投资者。”

在美中矛盾不断升级之际,非美国公司的身份让瑞银感觉自己处于特别有利的位置。“如果你不是美国公司的话,是很方便的。别人会认为你的风险较小,会向你委以更多责任。”这名高管说,“在中国,我们从不辜负所托。”

但上周三,瑞银一份提到猪流感疫情的看上去无害的经济研究报告,在社交媒体上被谴责为“种族歧视”、“令人反感”——此事导致一些中国大客户抛弃了瑞银。

在这份讨论消费者价格上涨的报告中,经济学家保罗▪多诺万(Paul  Donovan)在讨论猪流感对中国消费者价格的影响时,使用了“中国的猪”(Chinese  pigs)这样的措辞。“这件事重要吗?”他指的是猪流感爆发这件事,“如果你是中国的猪(a Chinese  pig),这重要。如果你喜欢在中国吃猪肉,这重要。”

这一措辞很快被社交媒体上讲中文的人揪住。拥有亚洲最大私人银行业务之一的瑞银,被指控称中国人为猪。

尽管联系上下文来看,这个措辞在以英语为母语者看来似乎并没有冒犯之意,但多诺万很快就道歉了。道歉还不足以平息此事。在这份报告发布后的两天内,中国最大的证券公司之一海通证券(Haitong  Securities)与瑞银断绝了关系。到本周一,中国国企中国铁建(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已解聘瑞银,不再让后者担任一笔高达10亿美元的债券发行交易的承销商。

周二,瑞银的外国竞争对手公司的一名高管表示,瑞银正在努力保住自己在一笔收购交易和一笔募股交易中的服务资格。

这起瑞银内部称作“猪门”的事件,显示了面临经济放缓和美中贸易战加剧双重困境的中国,与外国企业之间日益加剧的紧张关系。

上周五,瑞银已让多诺万无限期休假。此举旨在缓和要求解雇他的呼声。经理们表示,如果风波平息下来,他们预计多诺万能在几天内重返岗位。瑞银已对其所有研究增加了一道新的控制,尽管它表示这些控制措施并未阻止或耽搁任何出版。

这一挫折让瑞银陷入了一个微妙的境地:它必须要保护其在中国内地和香港不断增长的业务,并表现出对文化敏感性的在意,同时还要注意维持其公平对待员工的形象。

“我们必须要非常小心。”一名高管表示,“如果我们真的解雇了他,会遭到员工的普遍抵制。”

瑞银之外的专家担心,随着贸易战将中国和美国(乃至其他西方国家)之间的距离拉开得更远,跨国公司以后还会面临严峻得多的局面,让一些中国最大企业此次做出的严厉回应相形见绌。

“随着脱钩进程的推进,这种情况很可能会更加频繁地发生。”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中国研究院(China Institute)院长曾锐生(Steve  Tsang)表示,“‘中国的猪’这个事件是荒谬的,因为就这位瑞银分析师而言,没有理由认为那句话带有种族主义色彩。但现在事情却到了这一步。”

多年来,在华外企时不时遭到中国消费者和政府的强烈抵触。中国政府经常发表官方媒体社论,声称西方公司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

据中国媒体专家班志远(David Bandurski)称,瑞银引发的民愤是不同的,因为大部分反应来自中国网民。

班志远表示:“我认为,保罗▪多诺万一案实际上更多地是源于网络上和中国金融业的强烈抵制,到目前为止,中国领导层及中国媒体机构一直安坐后排。”班志远在香港负责中国传媒研究计划(China Media Project)。

关于瑞银报告中措辞的含糊之处,网上一直在进行激烈的争论。

在审查严格的微博(Weibo)上,许多讲中文的人认为,使用“中国的猪”这样的措辞,往好了说也是用词不敏感,往坏了说就是种族歧视,让人回想起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日子。

“在金融业,为分析师辩护不再是一件划算的事。”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Andy   Xie)表示,“20年前,机构投资者为好的研究和职业操守向券商支付25(个基点)。这项业务现在已降价至6个基准点:不再赚钱了。”2006年,在一封包含批评新加坡内容的内部电邮外泄后,时任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的谢国忠被解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