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美国商务部、市场分析机构已经陆续出炉了今年5月以来美国各项经济数据与分析报告。对于5月的经济数据,许多经济学家分析认为,随着去年1.5万亿美元减税和政府支出增加带来的刺激消退,美国经济正在失去动力。与此同时,各国政府、国际组织、行业协会也纷纷下调发展预期,担忧美国挑起的经贸摩擦引发全球大衰退。
5月经济数据乏力 美国企业忧心忡忡
继日前公布的美国PPI、CPI数据表现不佳之后,美国商务部北京时间15日公布消费数据:不包括汽车、汽油、建材和食品服务,5月份零售额小幅增长0.5%,但5月份工资增长回落,就业大幅放缓。此外,制造业生产和住宅销售当月双双下跌。
美国酒业消费协会成员斯科特·哈里斯表示,美国挑起的关税战争,是一个国家对全世界的“单挑”,而夹在中间的则是美国企业,美国企业正在面临全球范围内的“供应链惩罚”:
“除了突然间上调关税带来的价格上涨影响,企业生产设备的成本也在涨价,对于很多企业尤其是小企业来说,他们没有转移生产地的可能,只能面对大大降低竞争力的现实。比如苏格兰、爱尔兰、法国、加拿大威士忌都在欧洲市场上销售,而美国企业就是顶着更高的成本和世界各地的企业竞争。”
不仅如此,投资银行摩根史丹利所编制的商业状况BCI指数,从5月的45点骤降至13点。这是有记录以来该项数值最大单月跌幅,同时直逼2008年金融危机时录得的最惨记录。
BCI作为一项综合统计数据,记录美国从制造业到服务业的新订单数、生产量、销量、就业率、库存、交货等情况。这一数据的暴跌,被业内认为代表美国各行各业的商业信心急速恶化,其中各项幅指标也显示美国经济出现疲弱。据过往经验,BCI数据只要跌落35点,美股就会出现大幅修正。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来自摩根史丹利商业状况BCI指数报告
美国金融行业协会委员、摩根大通策略师马尔科·科拉诺维奇警告:
马尔科·科拉诺维奇:“贸易战到目前为止抵消了美国财政刺激措施带来的所有好处,如果继续下去,可能会导致全球经济衰退。如果这种情况最终发生,历史学家可能会称之为‘特朗普衰退’,因为这种衰退将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关税贸易之战。”
14日,华为、苹果等公司主要供应商之一——美国芯片制造商博通公司发布了一份震惊全球芯片制造业的预测报告,警告称半导体需求将普遍下滑,中美贸易摩擦以及美国方面5月针对华为的禁令,正在侵蚀整个芯片行业的商业信心。
在博通报告发布的前一天,博通公布了截至5月5日的2019财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显示持续经营业务的净利润同比下降81%。受到美国政府针对华为禁令的影响,博通宣布2019财年下调20亿美元的收入预期,从245亿美元减少到225亿美元。
博通标志芯片
来自博通公司官网2019财年第二季度财务业绩报告
《金融时报》写道:美国拟对中国征税的很多商品,比如半导体产品中的二极管,在中国进行的主要是组装和调试环节,在整个产品产业链中只占一部分,但特朗普政府此举将干扰整个产业链,使高度依赖全球分工的美国企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这种摒弃全球产业链、试图将附加值不高的制造业环节转移回国内的做法完全是不切实际的。这不是为美国人民创造财富的正确方式。
贸易摩擦重创全球产业链,
行业组织苦不堪言
此外,在航空业,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评估认为,全球贸易不景气已经对航空运输业产生负面影响,其中货运业务受损更为严重。预计,2019年全年航空公司利润为280亿美元,这比2018年底IATA发布的300亿美元指引下降了20亿美元。
国际能源署(IEA) 14日公布的最新月报显示,受贸易局势忧虑影响,2019年全球原油需求前景堪忧,将原油需求增幅下调10万桶至120万桶/日。
另外,最近,许多国家也下调了发展预期,比如德国央行6月7日就将该国2019年经济增速预期从去年12月预计的1.6%下调至0.6%,而当天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德国4月工业生产环比下降1.9%,为2015年8月以来最大降幅。除了英国脱欧的影响,贸易摩擦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因素。
而芬兰中央银行6月11日也发布公报称,由于国际经济趋势不确定性及贸易战威胁影响芬兰经济前景,未来三年芬兰经济增长将持续走低。芬兰央行将芬兰2019年经济增长率由去年12月预测的1.9%降至1.6%,
担忧大衰退,
世界四大经济组织纷纷下调全球增长预期
而随着相关国家和行业组织下调发展预期,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经济组织纷纷下调经济预期。
4月3日,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了重磅报告---《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将2019年全球贸易增长预期由3.7%下调至2.6%,为目前三年来最低水平。这已经是去年9月以来WTO第二次下调全球贸易增速预期。
WTO官网发布《全球贸易数据与展望》
WTO总干事阿泽维多指出,贸易紧张局势升级是主要因素。而因此造成的不确定性,令贸易无法在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方面发挥全部作用:
阿泽维多:“当前部分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加剧,增加贸易限制措施,使得世贸各成员国,去年实施的贸易限制措施所覆盖的贸易总额约5800亿美元,这同比扩大了7倍多,它打击了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不利于全球经济扩张,我们不能熟视无睹,我们要解决问题,否则每个国家都会是输家。”
这种担忧的气氛在不断加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一个月后的5月21日,也公布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认为贸易争端将削弱未来增长,从而将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自去年预估的3.9%下调至3.1%。
进入六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坐不住了,此前在4月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将2019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由3.7%下调至金融危机以来最低水平的3.3%。
IMF2019世界经济展望报告
IMF总裁拉加德本月警告美国,不断升级的贸易争端或金融市场突然下滑可能给美国经济带来重大风险,美国挑起的经贸摩擦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缩水:
拉加德:“当前紧张的贸易局势正在降低全球经济增长0.5-1个百分点甚至更多,显然我们需要尽快减少全球贸易摩擦,我们需要对全球贸易体制进行改革,使其更加完善和公平。为全球所有国家和人民带来福祉并适应未来的发展。”
拉加德
追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警告,世界银行6月4日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也将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3个百分点至2.6%,这将是201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不仅如此,世行还将全球贸易增速从年初预测的3.6%整整下调一个百分点到2.6%,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低。世行警告:全球经济面临重大下行风险。
来自世界银行官方微博
被中美贸易战痛击后,美国农民再受重创:什么都种不了,惨状40多年未有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6月9日,在位于美国中部密苏里州的小镇奥里克,汤姆·沃特斯接受记者采访。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在位于美国中部密苏里州的小镇奥里克,年过六旬的汤姆·沃特斯指着一片浑浊的水域告诉新华社记者,这里有他的近千英亩(1英亩约合0.4公顷)农田,可惜已被本月初密苏里河决堤后引发的洪水淹没。
沃特斯一家七代务农,目前拥有超过3500英亩农田,主要种大豆和玉米,但眼下有一半农田都遭了灾。他表示,由于上游蒙大拿州、北达科他州等地水库还有大量蓄水,需要开闸泄洪,自己受淹的农田估计到整个夏天结束都难以重见天日。
6月9日,在位于美国中部密苏里州的小镇奥里克,汤姆·沃特斯走在自己的农田上。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受淹的农田)有可能今年什么也不能种了。”沃特斯无奈地说,他预计洪灾将令自己损失几十万美元。
自今年3月底以来,美国中西部地区连绵不绝的水患让沃特斯这样的农民叫苦不迭,播种进程一再延误。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上周,全美大约83%的玉米地完成了播种,进度落后于过去5年同期99%的平均水平;大豆播种完成比例为60%,也低于过去5年同期88%的平均水平。
6月10日,在位于美国中部密苏里州的塔基奥,密苏里农会会长布莱克·赫斯特从一辆拖拉机上下来。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密苏里农会会长布莱克·赫斯特告诉记者,如此大范围、席卷整个中西部地区的严重洪灾,在他40多年务农的记忆中未曾有过。他表示,即便洪水退去,受淹农田也需等待时日才能让土壤恢复,这意味着部分农田将错过整个播种季。
赫斯特说,玉米的最佳播种期已过去一个月,如果现在开始种玉米,今年恐怕仅能实现八成收成;而大豆的播种窗口也在收窄,如果下周还不能完成播种,今年大豆产量也会受到影响。
不仅仅是天灾,美国政府挑起的对华贸易争端更加剧了美国中西部农民的困境。赫斯特说,贸易争端造成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大幅下降,大豆价格走低,农民收入大打折扣,不少农民面临经济困难。
赫斯特表示,过去5年,美国大豆等农作物实现罕见连续丰产,本已造成供过于求,而经贸摩擦降低了中国这个大市场对美国大豆的需求,美国大豆供给过剩更严重,“这些因素叠加到一起,让今年农民的日子不好过”。
6月9日,在位于美国中部密苏里州的小镇奥里克,汤姆·沃特斯从一辆拖拉机上下来。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沃特斯原本囤了6万蒲式耳大豆(1蒲式耳大豆约重27.2公斤),以待价格回暖时出售。但因今春洪水来袭,他不得不及时转移存货、低价甩卖,与中美经贸摩擦发生之前的大豆价格相比,损失了约18万美元。
与许多农民相比,沃特斯还算幸运。据了解,在内布拉斯加、艾奥瓦、密苏里等州,洪水不仅淹没了田地,还席卷了部分谷仓,农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来不及抢运的粮食化为乌有。
沃特斯坦言,今年是他务农以来做决定最艰难的一年,度过了很多个“不眠之夜”。他一直期待美中双方能尽早达成协议解决贸易争端,但等待的过程让他焦虑不安。
“一直想啊,可能明天(会达成协议),然后听到一点好消息,大豆价格就涨了一点,然后期望又落空,价格又跌了,这对于所有农民来说都不容易。”他说。
这是6月10日在位于美国中部密苏里州的塔基奥拍摄的密苏里农会会长布莱克·赫斯特的农田。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对于拥有6000英亩农田的赫斯特而言,今春的播种季也很艰难。赫斯特家的农田位于密苏里州西北角的塔基奥小镇,往年他通常会一半种大豆,一半种玉米。由于经贸摩擦导致大豆需求减少,赫斯特原本打算今年多种几百英亩玉米。但持续降雨令他的玉米播种计划一再推迟,错过了最佳播种期,而如今如果改种大豆,又将面临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为弥补经贸摩擦给农民造成的损失,美国政府去年出台了约120亿美元的农业补贴计划,为大豆等农作物种植户提供一定补贴。但沃特斯表示,他去年生产的大豆只得到了部分补贴。
今年5月下旬,美国农业部又宣布向农民提供最高达16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以补偿他们在经贸摩擦中遭受的损失。但沃特斯并不指望能很快拿到钱,与政府补贴相比,他更想要的是稳定的市场。
6月10日,在位于美国中部密苏里州的塔基奥,密苏里农会会长布莱克·赫斯特走在自己的农田上。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赫斯特也对市场前景表示担忧。他说,美国政府随意加征关税、挑起贸易争端的行为会让美国失去“可靠供应商”地位,并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我们将为此付出多年的代价”。
新华社记者:熊茂伶、胡友松
相关报道:美国大批富翁逃离,628个农场破产后,美国赤字激增,....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的债务经济模式或已不可持续。例如,不久前,有超过3000名百万富翁逃离了美国伊利诺伊州,同样大批富翁逃离的景象还在美国多州上演,根本原因正是在于这些州的债务危机加重。再如,在2018年到2019年一季度,我们目前已知的,共有628个美国农场破产,原因也是在美国农民不断失去全球大客户时,难以偿债造成的。
事情的最新进展是,彭博社6月13日报道,据美国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报告显示,5月份美国联邦财政赤字激增至207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1.5%。而自去年10月开始的最近一个财政年度的前8个月,美国财政赤字总体扩大至738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060亿美元,这一缺口比一年前同期增加了38.8%。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美国联邦近期不止一次强调,美国经济将因为进口商品而增加税收,但美国收入增长2.3%并未跟上支出增长9.3%的步伐。美国联邦预算委员高级政策主管马克·戈德魏因曾表示“美国已永久性进入一个每年万亿美元赤字的时代。”
应该说,不断爆表的赤字正是美国经济欠债上瘾的一大体现,那么,美国经济持续的赤字则需要通过高额的债务来对冲和转嫁风险。因此,债务经济模式就成为美国经济的一大循环。有预计到2021财年时,美国联邦债务总额将增加4.78万亿美元,这将创下美国经济史上的纪录。而目前美国联邦的债务总额已高达22.4万亿美元,是60年前的约80倍。
不过,美国经济的债务是建立在美国通过美元优势,不断向全球发行兜售美债基础上的,这就意味着,一旦美债的全球大买家们不再看好美元,掀起抛售美债潮,美国的债务赤字经济模式或将进入无人买单的空心状态。而全球大买家是否看好美元,则取决于美元背后依托的美国经济信用。
通过近年美国经济的一系列举措,一些美债的全球央行买家们,已对美元进行了重新认知,美元实际的信用也大幅下降。因此,从2018年至今,美债抛售潮迭起,全球多个经济体的央行开始大幅减持美债。例如,据美国财政部最近一次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报告TIC,3月,中国、俄罗斯、法国、德国、加拿大、泰国、瑞典、科威特、澳大利亚、以色列至少10国大幅减持了美债。
特别是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也大幅减持美债,已被认为是全球多国将继续大幅减持美债的一个信号。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目前持有美债量仅为7年前的8%,抛售量达92%。俄媒RT称,俄央行正向持美债为”零“而倒计时。与此同时,中国(内地)3月所持美债环比大幅减少104亿美元,降至1.1205万亿美元,为2017年5月以来(22个月以来)新低。
目前,中国依然是美债最大的海外持有者。分析认为,一旦美债的全球大买家像俄央行一样,近乎于清仓式抛售美债,对美国经济的打击或将是“核”级别的,本文前面提及的,美国不断爆表的赤字或也将无处对冲,从这一点来讲,美债已成为美国经济挥之不掉的一大软肋。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人对债务的依赖或已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许多美国人也因为提前消费、养尊处优导致后来无力偿债,而无家可归。例如,据美联储2018和2019年两连续两年的《美国家庭经济状况报告》都显示,40%(近半数)的人拿不出400美元的现金用于急用,或者需要借钱或卖东西才行。
近期,美国无家可归者的数量正在急剧上升。在美国任何一个晚上,都有超50万美国人无家可归,而在临时帐篷,废弃车辆或庇护所等场所睡觉。例如,洛杉矶无家可归者服务管理局(LAHSA)数据显示,洛杉矶无家可归者人数增加了16%,这一数字创10年最高水平。在新泽西州,无家可归者增加了9%。而自2008年金融危机来,马萨诸塞州无家可归现象已飙升近5,000人,即33%。
图片来源purefarminggame
美国人无家可归数量飙升的现象,直接说明,美国人上瘾的经济模式或并不可持续,这几乎相当于美国经济在爆发债务危机之前,提前收到的“病危通知书”。那么,美国经济的债务危机何时会被引爆呢?
这在亿万富翁吉姆·罗杰斯看来,依然取决于美债的全球大买家,随着全球买家不断减持美元资产,大量资金会东移,美国面临着比2008年金融海啸还要严重的一场危机。而95岁的亿万富翁查理.芒格近期也警告称,很担心美国认为只要印钱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这到最后肯定会完蛋,如果你印了太多钱,结局就会像委内瑞拉一样。”
无独有偶,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创始人,亿万富翁雷·达里奥数周前表示,当前的经济趋势正在按照美国大萧条的剧本发展,将在2年内发生新的金融危机,此时的美国经济发展进程在许多方面类似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美国大萧条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