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鼓传花!数字货币,人类金融史上第四大泡沫?



2019年第20届巴菲特慈善午餐拍卖结束,成交价约合人民币3153万元,创历史新高。拍下这一午餐的又是一个中国人,叫孙宇晨,90后,币圈人。他做了一个叫“波场TRON”的项目,发行代币1000亿枚,经过各种合规性可疑的眼花缭乱的操作,实现了巨额套现。

巴菲特对于代币(即虚拟的加密数字货币,亦称虚拟货币、加密货币、数字货币,多数情况可以互换使用)十分反感,去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东年会上,他说:“我觉得加密货币最后结果会很糟,因为它们没有产生任何和这个资产相关的价值。”

也就是说,买卖虚拟货币完全是在投机。投资是靠有生产力的资产产生收益获得回报,投机是靠别人高价接手非生产力的资产获得回报。

巴菲特说:“我觉得买任何一个非生产力的资产时,其实你都是依赖别人用更高的价钱来接盘,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还会卖给下一个人,以拿到更多钱,很多时候大家都在尝试这种情况,而最后的结局都不是很美好。”

巴菲特说得比较委婉,他的老哥芒格马上补刀:“那就是在买卖垃圾。我甚至比你还讨厌加密货币,对我来说,这简直就是一种头脑混乱的反应。很多加密货币的交易人,我觉得简直太恶心了,好像那些人在交易一些完全没有意义的东西。”

现在巴菲特午餐被币圈人拍走,可见首富、股神也不能事事顺心。估计这次午餐之后他又要立一个新规矩了,比如以后币圈人不得参加午餐拍卖。前几年午餐后他也另立过一个规矩,餐桌上不谈具体股票。因为那年共进午餐的人向他推荐了一只股票,结果马上股价大涨,不少人收获重利。当然如果不是因为巴菲特午餐的加持,这只股票也可能大涨,只是不会涨得那么快,那么急。所以这次午餐之后再立一个新规也不是不可能。

巴菲特说的“最后的结局都不是很美好”的例子,眼前刚好就有一个。6月5日,数字货币市场分析公司比特易的创始人惠轶自杀身亡,根据微信聊天记录,疑似因100倍杠杆做空比特币,然而比特币触底反弹,导致巨亏,不能承受,选择以极端的方式了结。

泡沫就是这样,不管是破裂的时候(对于做多的人)还是反弹的时候(对于做空的人),带走的不仅是财富,还可能有生命。泡沫中来的财富本来就是虚幻的,然而生命却是真实珍贵的,和财富一起灰飞烟灭,太可惜了。






人类金融史上目前确认的有三大泡沫,数字货币很可能是第四大。我们先来看前三大泡沫。

第一个泡沫是荷兰郁金香泡沫,发生在1634年到1637年,最疯狂的时候,一株名为“永远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售价高达6700荷兰盾,这笔钱足以买下安姆斯特丹运河边的一幢豪宅,而当时荷兰人的平均年收入只有150荷兰盾。

郁金香泡沫让人们对人性的贪婪、疯狂、愚蠢有了新的认识,不过很快,更大的泡沫挑战了人们的想象力——法国密西西比泡沫。

这个泡沫的始作俑者是约翰·劳,此人是朵奇葩,英国人,数学十分了得,在法国赌场打败所有庄家,一举暴富,据说“百万富翁(millionaire)”这个词就是人们为了形容他的“事迹”创造的,所以他绝对是第一个“百万富翁”。作家珍妮特·格里森专门写了此人的传记《百万富翁》,副标题是“花花公子、赌徒、角斗士,开创了现代金融体制”。

的确,某种意义上劳先生还是个经济学家、金融学家,他向英格兰议会提出设立中央银行、发行“以国有土地为担保的纸币”的建议,未被采纳,英格兰还是坚守金属货币。他又到欧洲各国推行纸币,在被多国拒绝后,在法国遇到了知音。

当时穷兵黩武、挥霍无度的路易十四刚刚去世,留下了一屁股的债。他的弟弟摄政王奥尔良公爵伤透了脑筋,掺杂质重铸金银币等传统伎俩都用上了,还是不能解决债务问题。正无计可施之时遇到了劳先生,劳先生的纸币理论让摄政王奥尔良公爵眼前一亮,公爵立即授权劳先生组建法国历史上第一家银行。

劳先生为了给纸币提供贵金属的背书,又成立了密西西比公司,号称要开发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把那儿的遍地黄金运回法国分给股东。密西西比公司开始公开募股,一时间法国举国上下挤破头争相抢购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

劳先生还做了个金融创新,可以用国库券换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而且国库券是按它的面值来换股票,而不是市场价值,当时国库券的市值大概是其面值的五分之一。人们觉得这个太合算了,纷纷拿出国库券来换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一下子把摄政王奥尔良公爵的心头大患解决了,人们把手上的国库券都拿出来换成了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国债没有了,债转股,公爵成功解套。似曾相识的操作吧,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从1719年5月开始,连涨13个月,涨幅超过20倍。接着,从1720年5月开始,连跌13个月,跌幅为95%。

第三大泡沫,南海泡沫,和密西西比泡沫一样,也是政府参与制造的一个泡沫,具体就不讲了,剧情差不太多,把法国人改成英国人,把北美密西西比改成南美洲,就可以了,只是缺了一个像约翰·劳这样的灵魂人物,不过这样的奇葩不是每个国家都能有的,一个时期出一个就已经够让世界消化一阵的了。

这个泡沫把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牛顿也玩坏了。牛顿不是一入市就亏钱的,像很多韭菜一样,他倒在了抄底的路上。先是赚了7000英镑,后来亏了2万英镑,当时英国一艘军舰的造价是2.3万英镑。倒是说明牛顿很有钱,那个时代科学家收入真是不菲,光亏在股市里就可以亏掉一艘军舰。

牛顿最后说出了那句名言:“我能算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但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

这四个泡沫,显示出标的越来越高级、深奥玄妙的趋势。第一个泡沫的标的是郁金香,第二个、第三个泡沫的标的是股票,第四个泡沫的标的是货币。

郁金香还好理解,是一种花,具有观赏性,也是一种植物,荒年可以吃,球茎像洋葱一样,可以当食物。假设当击鼓传花停止、泡沫破裂的时候,你的手上还有一株用一幢别墅换来的郁金香,那只好养起来观赏观赏了,如果已经连吃饭的钱都投进去了,也可以把这株郁金香的球茎当洋葱一样吃掉垫垫饥,还是有效用的。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所有权凭证,是持有者获取股息和红利的凭证,持有者还有权出席股东大会,选举董事会等。假设当击鼓传花停止、泡沫破裂的时候,你手上还有一张一文不值的股票,你可以玩折纸。当然后来都是电子股票了,那张纸也没了,折纸是玩不了了,不过还是可以参加股东大会扔扔鸡蛋解解闷儿,还是有效用的。

代币泡沫的标的是货币,是虚拟的加密数字货币。当击鼓传花停止、泡沫破裂的时候,你的手上留下的是什么呢?又有什么效用呢?

我们来看一下,从货币的定义、实质、简史看起。






货币是什么?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功能主要有三项,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计价单位(unit of account)、价值储藏手段(store of value)。

没有货币之前,人们的交易方式是物物交换,一斤大米换一匹布或者一个碗……这很麻烦,双方的需求要正好匹配才能达成交易,所谓需求的双重耦合(double coincidence of wants)。后来就出现了货币,有了一般等价物就好交易了。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玄贝,一种海贝,产自南方暖海的远方外来交换品,是美丽珍贵的装饰品。出现在夏,在商和西周时已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那时还有紫石,也是货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贝币石币等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各诸侯国自行铸造货币,形制、尺寸、重量各不相同,形成了布币、刀币、环钱等不同的货币。

秦灭六国后,废除各国旧币,将铜币方孔半两钱作为法定货币。不过当时还是有地方铸币,一直到汉武帝彻底收回郡国铸币权,推行铜币五铢钱以后,才最终实现了货币的真正统一。

到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到明代,白银成了最主要的流通货币。

总之中国出现了从玄贝紫石到铜钱到白银黄金的商品(实物)货币(commodity money),还出现了非商品(实物)的纸币。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东西必须符合两个基本的条件才可以充当一般等价物成为货币,完成交易媒介、计价单位、价值储藏手段等三项主要功能。这两个基本的条件,一个是数量稀缺,一个是数量稳定。这是不言自喻的。如果一个东西数量很多,很容易得到,数量又随时可以增加,就很难充当货币了。比如树叶,假设人们随时可以摘一片树叶去交换物品,树叶又随时可以长出来,这就乱套了。或者普通的贝壳,海滩上到处都是,捡完了涨潮时海浪一冲又冲上来很多,这也不行。所以必须是那种远方来的稀少的贝壳,至于美丽不美丽其实无所谓。

当然,还有一个条件,当社会总产出增加的时候,货币的数量最好相应增加,不然货币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交易媒介、计价单位、价值储藏手段这三项主要功能。

我们中国的货币先是玄贝紫石,到了青铜器时代是铜钱,再后来是白银、黄金。其他地方的货币历史也差不多,从贝壳到威士忌酒,甚至兽皮都充当过货币。这也是今天美元仍被称为“鹿皮”(bucks)的原因。

我们中国也有鹿皮币,汉武帝时期,连年征兵,国库空虚,怎样把王侯贵族的钱弄上来呢?他用了个好办法,把皇家公园上林苑里的一种珍稀动物白鹿的鹿皮制成长宽都是一尺的四边镶丝的精美柔软方块,然后在毛皮块儿的中间写上“四十万”的字样,再盖上皇帝的大印,就成了价值四十万枚五铢钱的货币。 然后他规定王侯贵族奉上朝觐之礼玉璧时必须用这种白鹿皮做垫子,称为“皮荐”,至少要“一荐”,多者不限。王侯贵族只得纷纷来买这种白鹿皮,然后做皮荐朝觐。这样汉武帝很顺利地把王侯贵族的钱收归国库,用作军饷,开疆拓土,成就一代帝业,并没有怎么影响普通老百姓的生活。

明朝的灭亡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就是白银的货币化。这个过程比较复杂,这里就不讲了,下次有机会再讲。总之,货币对于一个朝代、一个社会、整个世界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二战后,1944年7月,西方主要国家的代表在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上确立了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因为此次会议是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所以称之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Bretton Woods System)。

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的内容就是“双挂钩”,美元与黄金挂钩(当时美国的黄金储备占全世界的75%),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各国确认1944年1月美国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按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为使黄金官价不受自由市场金价冲击,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维持这一黄金官价。

各国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

法国总统戴高乐一直对这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体系耿耿于怀,他说:“美国享受着美元所创造的超级特权和不流眼泪的赤字。她用一钱不值的废纸去掠夺其他民族的资源和工厂。”

后来美国果然因贸易逆差等诸多原因,发行了严重超过国库所有黄金数量的美元,以法国为首的各国开始挤兑黄金。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政府宣告美元与黄金脱钩,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自由浮动。

这标志着金本位制或者说金属本位制时代终结,人类进入信用货币时代。所谓信用货币就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它的基础不再是贵金属而是国家的信用,所以称为信用货币。

关于货币,就先介绍到这儿。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代币(虚拟的加密数字货币)是怎么回事。







最早的代币是比特币(Bitcoin),比特币的概念最初由一个自称为日裔美国人的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并于2009年1月5日正式诞生。

聪哥预设了一个程序,可以生成比特币。生成新的比特币的动作叫“挖矿”(mining),就是用计算机解决一项复杂的数学问题,答案合格的话就得到一串代码,一个代码就是一个币。打比方来讲就是做数学题,做出一道奖励一个币。

挖矿(mining)这个词用得好,很直观,就好比挖金矿、银矿一样。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是有对应的。挖金矿用的工具是铲子,凭借的是体力, 挖比特币用的工具是“矿机”,就是电脑,凭借的是脑力,当然是电脑的脑力,人脑的脑力完全不够用的,所以最后凭借的是这个电脑的配置和电。对于比特币的挖矿人来讲,电力成本是个很大的成本,所以美国很多人会搬到电费低的州去挖。

有人测算过,按照目前的电费成本,挖一个比特币的成本不低于5000美元,所以他们预测比特币不会跌破5000美元。这个逻辑不完全正确,因为只考虑了供应方,没有考虑需求方,而价格是由供需双方决定的,而且短期之内双方都有可能出现超调的情况。最低时比特币的价格差点跌破3000美元。

比特币的第一次交易发生在聪哥发布比特币的一年又四个月后,2010年5月,美国的一位程序员拉兹洛(Laszlo Hanyecz)等了四天的时间成功地用10000个比特币换了两个大披萨,并兴奋地在论坛上贴了这两个披萨和他儿子伸手去拿披萨吃的照片,并俏皮地说:“这两个披萨是我用10000个比特币换来的,这个儿子是我自己的。”没有引起关注。

三个月后,2010年8月,比特币正式在交易所上线交易,价格开始一路飙升。有好事者把这个帖子挖了出来,问道:“600美元的披萨好吃吗?”11月,比特币价格上涨到了0.26美元,又有人前去留言:“2600美元的披萨好吃吗?”

2017年末,比特币暴涨至2万美元左右,是比特币刚诞生时的价格的2000万倍,这两个披萨的价值超过了2亿美金,比“永远的奥古斯都”这株郁金香更贵。可怜的拉兹洛!他的痛估计和罗纳德·韦恩有的一拼,后者是乔布斯的第三合伙人,早年以800美元卖出了10%的苹果股票。

比特币相对于白银黄金等贵金属货币以及纸币等信用货币有哪些重要特点呢?

首先,比特币总数确定,不能随意增发,预设的程序有多少个答案,数量是给定的,发表之后不能增加。不像白银黄金,供应量不是给定的,可以随时增加。明朝中后期白银已经货币化,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在南美洲发现储量极丰富的银矿,大规模开采出来,一船一船地运来中国换丝绸、茶叶等物。在墨西哥只能买一个玉米饼的白银在中国可以买一所豪宅。白银还从日本大量流入中国。明朝政府完全不能掌控货币供应量。之后白银流入又急剧减少,引发银荒等一系列危机,民不聊生,间接导致明朝灭亡。

信用货币的供应量就更难控制了。津巴布韦、委内瑞拉等国以惊人的通货膨胀率著称,动辄四五六七八万倍。工人拿到工资都拼命地跑去商店买东西,每一分钟价格都在涨。政府失控,民众监督不了,民不聊生。所以比特币在津巴布韦、委内瑞拉等国家很受欢迎,甚至比美元更吃香。

其次,比特币是一种P2P(点对点)形式的加密数字货币,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这是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和法定货币相比,比特币没有一个集中的发行方,而是由网络节点的计算生成,谁都有可能参与制造比特币,而且可以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电脑上买卖,不管身处何方。

而且区块链的底层技术除了保证“去中心化”之外,还可以保证“共识监督”、“不可篡改”。这样,比特币绝对不会像法币那样因为发行方不守约束甚至完全失控而给社会带来灾难。

再次,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购买、出售或收取比特币,并且在交易过程中外人无法辨认用户身份信息。

总之,比特币数量给定,去中心化发行,用户身份保密。这些特点使得它除了在恶性通货膨胀国家很受欢迎外,还深得黑社会、恐怖组织和想要洗钱、逃税漏税的人的青睐。






以前有一段时间,纽约的黑帮会用一种限量版的特殊颜色的乐高块作为交易的媒介。警方就算逮住,打开行李箱一看,本来以为是一箱子钞票,却发现是一箱子乐高块,莫名其妙。有了比特币,连乐高块都不需要了,只要存好几串代码就行了。恐怖组织的经济往来也将了无痕迹,大大增加了追踪的难度。

中国迟迟不印发大面额钞票,据说一个原因是怕贪腐的高官等各种罪犯转移财富更容易。近年来艺术品市场价格飙升,一幅画、一块玉石动辄千万上亿,和它们的可携带性、隐蔽性、保密性不无关系。带个画卷、一块玉石走好比带了几套豪宅走,多方便。不过比起比特币,那还是小巫见大巫,用比特币只要带一张写着代码的纸条走就行了。

正是这些原因,使得各国政府对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态度很纠结。美国政府对虚拟货币持审慎态度,警惕虚拟货币被用来洗钱和进行非法交易,美国SEC设立了一个专门监控和管理加密资产的机构。英国的态度是最强硬的,对虚拟货币的投资者发出了警告。中国和韩国基本持否定态度,认为如果不严加控制,很有可能会出现混乱局面。中国监管部门最后决定关闭国内所有的虚拟货币交易所。日本最宽松,已有十几家虚拟平台注册成立。

比特币问世后,已经有上千种虚拟货币出现。不过不是每一种虚拟货币都叫比特币,不一定像比特币那样同时具有数量给定、去中心化发行、用户身份保密等特点,有的是中心化发行而不是去中心化发行,有的只是锚定一揽子法币的稳定币而不是数字货币。

比如Facebook日前传出消息,或将于6月18日发布“天秤座(Libra)”加密货币白皮书,向公众披露其发行加密货币计划的更多细节。Facebook将发行的这个币就和比特币不同,是锚定多国法币的一揽子货币的稳定币。Facebook意在向委内瑞拉等恶性通货膨胀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此加密币,间接推动这些国家遵守一定的财政和货币纪律,改善民众生活。

总之,虚拟的加密数字货币作为一种货币对社会有利也有弊,最终是否会成为主流的货币,还需要历史的检验。然而,就算最后成为主流的货币,就像白银、黄金那样,它也只是一种货币而已。

正如巴菲特所说:“你去想想,没有支票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但支票本身却没有任何产出,它只是一种金钱流通的方式。”他还说:“如果你在基督时代买过黄金,并且使用复合利率计算,也只有百分之零点几。虽然人们可能会像去年(2017年)那样对虚拟货币市场趋之若鹜,但这种热潮过后,糟糕的结局就要出现。这样的交易也往往吸引骗子。”

当然,比特币作为数字货币的始祖有其特殊性,比特币总量很有限,如果要支撑很大的交易额,单枚的价格肯定要上升。相信比特币的人认为这是数字黄金,且比黄金稀缺得多,以后会成为全世界的货币,所以看涨。不相信的人认为,比特币可以分拆,可以变形从而增加数量,所以没有稀缺性。更不要说形形色色、数以千计的其他数字货币可以多多少少取代比特币了。所以看空。但是相信的人认为不管有再多种,比特币是始祖,代表了一种信仰。

如果把比特币看成一种信仰,那就超越了货币的范畴,另当别论了。

对于普通的数字货币来讲,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一个通货膨胀没有那么恶性、黑社会和恐怖组织不是那么猖獗、想要洗钱逃税漏税的人没有那么多的社会,数字货币最多只是一种货币,就像以前的白银黄金那样,购买货币的投资回报是不会高的。

当数字货币的泡沫破裂,击鼓传花停止的时候,你手上只留下了一串串代码。 如果是金属货币,白银、黄金,倒还可以做个胸针别在衣服上。然而数字货币就只是几串数字,当然也可以把写着这些数字的纸条别在衣服上。

数字货币的泡沫注定破裂,数字货币注定会继续存在。就像郁金香泡沫注定破裂,郁金香永远存在一样。但愿数字货币健康发展,造福人类,造福世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