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袭”墨西哥启示:中国妥协派是否看懂

半年前,当中美贸易战正酣之际,美国联手墨西哥、加拿大签订包含被称为对华“毒丸条款”的《美墨加协定》以围堵中国国际贸易,为中美对抗下的国际格局率先拉开阵营,半年后,在美国刚刚承诺撤销对墨西哥输美钢铝关税不足半月,特朗普(Donald  Trump)即宣布美国将从6月10日起对所有墨西哥输美商品加征5%关税。

特朗普再度试图以关税要挟墨西哥在移民问题上让步表明其已将出尔反尔作为谈判的一种“艺术”,读懂这点,对于处在中美贸易战中的北京来说尤为重要。


在刚刚承诺撤销墨西哥钢铝关税不足半月,特朗普在5月30日即发声明将以关税迫使墨西哥解决其颇为重视的非法移民问题(图源:Reuters)

中美贸易谈判历时1年多,期间2018年5月曾一度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停止互相加征关税(图源:AP)

政治素人出身的特朗普在处理国际事务中脱离了既往传统政客形象,让其对手多少有些不适应(图源:AP)

特朗普在5月30日的一份声明中称,如果墨西哥再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非法移民问题,美国将从6月10日起对进口自墨西哥的所有商品征收5%的关税,如果危机持续,税率会从7月1日起逐月上调,直到10月1日关税税率将上调至25%,并保持这一水平,直到非法移民问题得到解决。

尽管美国对墨西哥的关税政策是因其所声称的非法移民问题而采取的战术性举措,但发生在北美内部的这场攻袭却让大洋彼岸的北京看得明白,对待任性特朗普执政下的美国政府不能再以传统政客的逻辑视之,尤其是中国政治文化中所广泛遵循的言出必行、一诺千金在对待特朗普的政治操作中并不一定适用,其对近邻尚且出尔反尔,更何况被其视为头号竞争对手的中国。

这种警示对于当下的中国十分重要。在中美经贸问题上,中国曾坚持主张“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并一而再地容忍了美国的反复。即使是在2018年5月中美曾一度联合声明“不打贸易战,停止互相加征关税”后美国再度放弃“共识”,中国仍坚持“谈,大门敞开”的路线;在第十一轮中美经贸对话之前美国突然再次加征关税之后,中国副总理刘鹤仍然赴美谈判。凡此种种,都表明中国试图优先通过对话平息这场对抗,但从第十一轮中美经贸对话后的局势已经可以大致判断出,中国对美国的“作战路线”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刻。

北京需要严肃思考,“协议”是否还能作为中国处理中美经贸冲突的可信赖方式,或者说,在美国的步步紧逼之下,中国要以怎样的分寸判断“协议”的权威及特朗普的个人信誉,甚而需要考虑如果中美处在“寸步不让”的临界点,中国该如何应对。

不可否认,在面对世界超级大国,如今的中国仍然有应对美国是“谈”是“打”而踌躇不定的情绪,或者说“放弃幻想”还只是被激起的民族主义情绪下的一种口号,那么今日墨西哥的处境无疑给了北京一个清晰的范本,或者说更坚定了近段时间在舆论场中显现的一种变化——“谈,大门敞开”的基调正转向“打,奉陪到底”的声量。

当然,这绝非是鼓吹冲突加剧,而是提醒北京认清特朗普“美国优先”的底色,其可以对“同一战线”的伙伴朝令夕改,更不消说被其严正以待的强劲对手。商人出身的特朗普被认为拥有出色的谈判艺术,当中国苦心孤诣的寻求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是出于“贸易战对两方都不利”的考量,而美国屡屡出尔反尔的算盘在于贸易战对中国的损失甚于美国,以此使得中国走向妥协。

就综合实力来说,中国与美国存在着不容回避的差距,但就中国来说,承认差距不意味着就要放弃抵抗,不再争取,在与“美国优先”下的美国政府博弈中,妥协的墨西哥已“以身试法”,北京就不要再重蹈覆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