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Louis Vuitton
Logo本是品牌价值最具象化的体现,是许多老牌奢侈品引以为傲的象征,带有密集logo的产品也帮助奢侈品打开过许多新市场。但随着消费者行为变迁,许多奢侈品牌都曾为logo产品苦恼过。
近期,有两位学者专门研究了品牌logo产品和价格之间的关联,他们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市场学教授Jonah Berger、埃默里大学戈伊苏埃塔商学院教授Morgan Ward。在对数百款不同品牌手袋的价格和logo产品进行分析后,他们得出了一些结论。
他们发现,通常来说,越高级的品牌,logo标识越明显。这条结论几乎适用于所有平价品牌和奢侈品的对比,后者一般会通过大小和位置来凸显logo。
而当产品的价格继续上涨时,logo的重要性反而下降了。
Berger和Ward对比了十种高档次墨镜。价格在100至300美元(约合人民币670至2100元)之间的产品都有较明显的logo,但500美元(约合人民币3500元)以上的产品中,只有少数会印有logo或品牌名称。
这种规律在包袋产品中更甚。他们发现,包袋每贵5000美元,包括logo在内的品牌化标识便会平均减少一厘米。也就是说,印花越简约的产品反而会卖得更贵。“人们现在更倾向于远离logo饱和的产品,想用更微妙的信号来显露财富。”Berger和Ward说。
同时他们指出,logo太多还会导致假货增加。因为购买多logo产品的消费者不太关心质量,更在意logo所传达的信息,这种心理让不法商家钻了空子。
导致规则出现这种变化的,是消费者行为的变迁。
大约从2014年左右开始,消费者对logo产品的兴趣下降了。之前人们为了凸显身份地位和财力水平才追捧logo产品的心理趋于缓和,逐渐回归理性,寻求有差异化和低调的产品。那几年的中国恰好流行起“土豪”一词,人人趋而避之,不想被冠上“没品位”的帽子。
许多品牌的logo产品销量都因此受到了影响,于是它们都进行了改造logo产品的策略。
首先品牌们做的是简单粗暴地减少logo在产品中出现的次数,Louis Vuitton、Gucci、Burberry和Coach等都明确表态要减产带有logo的产品,直接缓和了市场对于logo产品的审美疲劳。
“logo热”退潮3、4年后,开始重新被消费者接纳,但这一次对品牌的挑战也不小。2018年左右,千禧一代消费者在奢侈品市场崭露头角,这一群体对于产品风格、独特性、品质的要求不比上一代人差,因此如何巧妙地召回logo产品,让品牌们费劲了心思。
以Coach为例,logo产品沉睡几年后,配合着品牌年轻化策略,以更活泼的方式出现在市面上。去年5月,Coach和美国插画师Keith Haring合作,用小恐龙、骷髅头、小人、外星生物等活泼的图案,搭配经典C logo试水。获得不错的市场反响后,又和迪士尼合作了暗黑童话系列,把logo做在了包袋、成衣和鞋上。
Fendi也在去年4月重新设计了自己的“FF”logo,为的是迎合消费奢侈品的新贵一代,他们重度依赖社交网络,因此在社交网络上的流传度是Fendi改造形象的最终目标。Fendi为此特地推出了FF胶囊系列,在Instagram等重点社交媒体宣传。
在Louis Vuitton 2019春夏新品中,经典的老花也被放大了尺寸,这种看上去简易的改动反而让人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