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认为中美谈判进程太慢,5月16日签署针对华为的禁令体现出全面围堵中国的极限施压手法(图源:Reuters)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5月5日在推特宣布要对中国2,000亿商品加征关税,中方也对此强势回应,表示将采取相应的反制手段。此番博弈发生的时间节点正值中美第十一轮经贸磋商即将举行之际,有分析认为这是特朗普“交易的艺术”手法再度重演,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系陈琪教授在接受多维新闻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本轮的关税威胁不同于他在书中提到的谈判手法,特朗普在推特上宣布加征关税之后,5月10日已经正式实施,这表明特朗普在中美贸易的问题上,愿意付出真正行动,而不仅仅是先提高要价再慢慢谈,他对于通过谈判达成一个有利于美国的协议是十分认真的。
多维:如果只从贸易的层面看,特朗普这次再度在谈判前夕拿出“关税大棒”,这符合他在谈判战略上的选择,正如他在自己写的《交易的艺术》一书中描述的,在谈判中先拿出一个让对方完全无法接受的条件,扰乱对手心智,然后再顺着谈判的进程把出价拉回相对合理的区间,尽可能取得对自己有利的结果。
陈琪:我觉得这次和以往不同,《交易的艺术》中提到的是一种威慑手段,如果你不听我的,我就把“大棒”砸下来。但这次,特朗普在说完之后“关税大棒”立马就打下来了,对2,500亿中国商品关税升到25%已经在5月10日付诸实施了,并且同时宣称要就是否对其他3000亿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启动公开对外征求意见。
也就是说,这次特朗普不只是为了吓唬中国,等中国妥协之后再取消关税加征,这次完全不是这样。说明什么?说明特朗普在中美贸易的问题上,愿意付出真正行动,而不仅仅是先提高要价再慢慢谈,他对于通过谈判达成一个有利于美国的协议是十分认真的。
多维:特朗普这次是先把牌彻底打出了,但是在武术界有这样一个说法,对对手威胁最大的时刻,是剑从剑鞘中拔出一半的时刻。而特朗普此举就是彻底把“剑”拔出来了,这是否意味着他把能用的筹码都摆出来了?美国还有其他什么样的底牌?
陈琪:中国国内当前对特朗普的判断有多种看法,这涉及到以后对整个中美关系的判断,也就是中美关系恶化是在经贸领域还是会外溢到意识形态、地缘政治等战略领域,包括台湾、南海等热点问题在内。
基于这段时期的形势判断,国内有不同争论。一种看法认为特朗普真正在乎的有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中美贸易战,特朗普想从中国获得贸易关税上的好处,他真正在乎的只是关税,至于知识产权或者其他东西他并没有那么在乎。他尤其喜欢在关税上大做文章,关注中美的贸易逆差,因为特朗普的经济学学得不好,贸易逆差很清楚就能看明白,其他的事情他也搞不懂。至于金融方面,他和华尔街意见十分不一致,虽然说他本人也算是代表华尔街的一员,但他对金融认识并不深刻。
第二件事是朝核问题,金正恩最近连续发射了两枚“导弹”,至于是不是真的导弹,美国好像否认了,仅说是短程飞行物。尽管心里不乐意,面子上也不好看,特朗普还是表达了希望继续就核问题与朝鲜保持接触。虽然真正解决无核化解除对朝制裁的希望不大,但特朗普就是要表明自己与奥巴马不一样的立场。
第三是伊朗和中东政策。《伊核协议》是前任总统奥巴马的成就,特朗普认为该协议太便宜伊朗,因此退出了该协议。对中国施压并发起贸易战,对朝鲜极限施压都是与奥巴马不一样的执政路线。特朗普认为奥巴马不敢对中国施压,对朝鲜采取战略忍耐,而他上台之后,就开始在这些议题上行动起来。
总之,这三件事情都是立足于特朗普在国内重新赢得大选的考虑,逢民主党奥巴马和主流建制派必反,以显示自己外交上的成就,而且是和前任不一样。
但也有不少人持另一种看法,认为特朗普“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明面上要的是关税,实际上未来中美在意识形态、台湾问题上可能会有更激烈的竞争。
最近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和副总理彭斯(Mike Pence)都有意将中美关系引到意识形态之争。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局主任奇诺•斯金纳(Kiron Skinner)甚至说中美之间是“文明的冲突”,美国是第一次遇到非白人对手,将文明的冲突说成是黄种人和白种人的冲突。
这些信号表明,美国在对待中国崛起的问题上,可能要从经济、军事甚至是政治到意识形态对中国进行全方位遏制。这是另一种判断。
具体哪一种判断是对的,哪一种判断是错误的,还不好说。特朗普到底有没有意识形态的诉求?他只关注关税吗?看起来他的确很注重关税,但同时又放任部下从各个方面抹黑中国,在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上不断加大设障。
所以下一步中美关系是否会继续恶化,又会恶化到何种程度,若经贸关系的紧张得以缓解,其他领域是否会爆发新的问题,还有待观察。
如果其他领域也爆发问题,我不认为这次中美之间围绕贸易的协议在短期内会有乐观的结果。虽然中方不希望与美国进行全面冲突,所以会在各个层面努力保持接触。最容易接触的恰好也是特朗普所看重的经贸领域,因为其他领域的矛盾谈判起来会很费劲,而且双方没有谈判基础和意愿。
这样看来,中美关系在中美经贸关系的不确定性与中美权力博弈的双重压力之下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中美经贸关系作为中美关系的一部分,双方能否掌控住这个领域的风险不对其他领域造成影响,如何发展需要密切关注。我认为以后受到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使得在解决经贸谈判的问题上,困难越来越多,而不是减少。
多维:这种以不确定性为主导的趋势恰恰突显了当下中美之间结构性矛盾的深刻,反映出中美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处于博弈状态,有很多学者认为,中美关系的基调之前是竞争性合作,现在竞争占据了主要地位,合作退居其次。
陈琪:没错,美国现在需要中国这个敌人。整个美国,从领导层、到智库再到一般的知识界,把中国塑造成美国的敌人的观点占据主流。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对中国的政策敌意甚至说围剿的趋势不可避免,至少在下个领导人出现之前不可避免。
多维:特朗普这次再度打出关税大棒并立马付诸实践,此前舆论界对于中美关系从合作为主转变为竞争为主的声音还有不同意见,现在看起来意见相对统一了。也就是说,中美关系转变为竞争主导,基本成了公认的事实。
陈琪:现在事情还存在不对称性,美国非常明确地断言中美是竞争关系,但是中国官方表态仍然认为“合则两利,斗则两伤”,中美之间还具有巨大的共同利益。至少中国官方对中美关系性质的公开声明与美国的判断有差异。
但是在最近一段时间,在中美经贸问题上,中美还达不成协议的话,中方对中美关系的官方声明是否会趋于冲突性,我觉得值得观察。但目前来说,中方的表态与美方不对称。
中方一直抱着积极合作的态度,强调合作对双方都有好处。美方则表现出“不合作”的态度,认为合作没好处,不能让中国占了便宜。这说明中美对双方关系的认知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