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突然拉满涨停线了,市值重返9000亿!可今年1月份,比亚迪总销量才30万辆,其中海外出口就占了6万辆,内销下滑至24万辆。也因此,比亚迪国内单月销量,刚一进入2025年,就被吉利汽车给逆转了。刚刚丢掉内销第一的宝座,怎么比亚迪市值却逆势暴涨呢?直接原因就在于,比亚迪准备全系搭载智驾系统了。
有媒体提前爆料,比亚迪这一次,要把智驾系统直接拉到十万级,不再局限于高端的方程豹、腾势,还将囊括海鸥、海豚等平价车。也就是说,即便是十万级的比亚迪秦,也很可能首次搭载智驾系统。队长很早就说过,2025年,将是中国智驾之元年。你可以不用,但车企不能没有。
早在2024年底,深蓝汽车就宣布过,2025年的所有新款车型,都将搭载智驾系统。而华为、小鹏就已经提前吃上智驾红利了。像华为旗下的鸿蒙智行,问界M9就凭借先进的智驾系统,首次打穿50万以上价格区间,并超越宝马X5、奔驰GLE,登顶中国豪华单一车型销量冠军。问界M7、智界R7,也相继月销稳定破万。
而小鹏呢?更是通过先进的智驾技术,打了一个翻身仗。时隔2年后,小鹏重新超越理想,重返造车新势力第一名了。为什么?核心就在于两大爆款,一个是小鹏Mona M03,另一个则是小鹏P7+ 。
这两大爆款车,都搭载了小鹏自研的智驾系统。低配版的Mona M03,虽然没有配置激光雷达,却安装了12颗超声波雷达,9颗摄像头,通过神经网络、高精地图的协同作用,实现了低成本的智驾功能。
而小鹏P7+呢?则是中国20万以下唯一搭载高阶智驾系统的纯电车型,一经推出,月销就迅速破万。华为、小鹏已经充分验证了,先进的智驾技术,就是能带来超高销量的转化。可智驾恰恰却是比亚迪的短板。
为了提高方程豹的品牌溢价,比亚迪一度引入华为智驾,搭载于方程豹豹8之上。可这终究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龙头一哥,不可能把自己的灵魂交给华为。
那比亚迪怎么做到全系车型搭载智驾系统呢?主要靠三大方案:
一是,入门版智驾系统,外部采购。这个主要搭载于海鸥、海豚、比亚迪秦、驱逐舰05等平价车型,相关技术由润光智行提供。这个公司成立于2022年,主创团队来自于华为、比亚迪和小鹏汽车、法雷奥、德赛等,名气不算特别高,但技术实力不俗。未来,海鸥、海豚、比亚迪秦等,也能实现高速NOA智能辅助驾驶。
二是,中阶版采取比亚迪自研的“天神之眼”智驾系统。这是比亚迪投入巨资打造的全栈自研智驾系统。在2024年12月24日,比亚迪就宣布,“天神之眼”智驾系统正式开通全国无图城市领航功能了。不过,“天神之眼”因成本原因,主要搭载于20万以上的车型,无法下放到20万以下平价车。
三是,高阶版采用与魔门塔联合研发的智驾方案。魔门塔在中国城市NOA市占率高达60%,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它的第一大外部外部股东是上汽集团,像奔驰、蔚来、丰田、上汽以及比亚迪,全部都是魔门塔的客户。早在2021年,魔门塔就与比亚迪成立了合资公司“迪派智行”,比亚迪持股60%,魔门塔持股40%。
在高阶智驾领域,魔门塔也是华为的强大对手之一。
这三套智驾方案背后,也准备了两套算力芯片供应商,分别是美国英伟达与中国地平线。万一英伟达被禁了,地平线就能迅速顶上去。
比亚迪当前有两大短板,一个是智驾无法跻身第一梯队。另一个就是中高端品牌,始终缺乏一个爆款车。像腾势品牌,在1月份销量为11720辆,其中10029辆都是腾势D9贡献的。也就是说,腾势N7、N8、Z9两款车全部扑街了。
比亚迪智驾技术的成色如何?它能否帮助比亚迪摆脱单一的价格战标签,实现品牌向上?还得等上市了以后,有待进一步观察。
但一个不能质疑的事实是,中国智驾之元年,已经是势不可挡了。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