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刚开年,大国博弈已经刀光剑影。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主角居然是美国和日本——向来紧跟美国步伐的日本,和美国硬刚起来了!
日本政府罕见地支持日本企业起诉美国政府,1月6日,日本首相石破茂更是公开表示,“日美很难谈论未来”。
这一切的导火索,竟和一起跨国并购案有关——日本拟收购美国钢铁公司。
也是因为这起案件,让日本这几年低调而庞大的全球投资并购版图浮出水面——
在全球并购降至十年来最低水平时,日本却在悄悄买入全球,开启了拼命“买买买”之路。
从美国钢铁公司,到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厂商、全球最早的印刷电路板 (PCB) 设计工具提供商之一、全球最大的敞口船航运公司……几乎都要被日本收入囊中。
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日本企业参与的并购已连续4年每年超过4000项,是1985年以后的最高水平。
你可能想象不到,日本实际在海外“再造了一个日本”。根据数据统计商CEIC的统计,2021年,日本的境外投资企业销售收入占到了日本当年GDP的近60%,还不包括个人投资部分。企业的海外投资回报率相当于8.4%,远高于其国内企业。
为什么全球并购下行,日本却反而大肆开启并购潮?为什么美国政府明确反对并购后,日本宁愿关系闹僵也要死咬不放?
这一次,对于这个隔壁邻国,我们真的要重新认识了。
1
十年前,美国高官声称,“美、日同盟是亚太和平、繁荣和安全的基石”。
十年后,谁能想到,一家钢铁公司竟让这块石头产生裂缝。
美国钢铁公司成立于1901年,其前身是“钢铁大王”卡内基创立的卡内基钢铁公司,总部位于美国“钢铁之城”匹兹堡。
作为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美钢曾控制着美国钢产量的65%,可以说是美国制造业的重要标志之一。
2009年9月25日拍摄的美国匹兹堡钢铁大桥。
世界钢铁协会发布的《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23》显示,日铁2022年产量为4437万吨,在位列第4;美国钢铁公司产量为1449万吨,位列全球第27。
2023年12月底,日铁宣布以141亿美元(合计人民币超千亿元)的“天价”收购美钢。
之所以称为“天价”,是因为日铁以高出美本土钢铁生产商克利夫兰-克利夫斯公司近一倍的价格对美钢进行收购,颇有势在必得之态。
如果并购完成,那么日铁理论上的粗钢产将能很有可能冲到全球第二的位置——仅次于中国的宝武钢铁,同时其实际粗钢产量也有望冲击前三。
为了得到美国钢铁工人的支持,日铁不仅又追加投资14亿美元,还表示绝不会因为此次收购而进行裁员或关闭工厂。
毕竟,保住饭碗,正是美国工人当前最关心的事情。
然而一年多后,这起并购案不仅没有顺利结束,还让美日合作诞生了两个不愉快的历史:
第一:日企收购美企因安全保障原因而未获批准的首个案例。
1月3日,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称,美国总统拜登正式阻止日铁公司收购美钢公司。
理由是,本土企业拥有和运营的强大钢铁产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优先事项”,日铁公司收购美钢公司将“使美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商之一置于外国控制之下,给美国国家安全和关键供应链带来风险”。
谁能想到,中国人熟悉的剧本,有朝一日也落在了日本头上。
第二:日本企业历史上首次起诉美国总统。
为了反击,4日,日铁在官网发布与美钢的联合声明,称拜登的决定是出于政治考虑,6日,日铁联合美钢,更是一纸诉状,把“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拜登、“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主席兼美国财政部长耶伦、美国司法部长加兰等告上了美国联邦法庭。
没错,美国总统、美国财政部长、美国司法部长,都成了被告一方。
近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同样不顾老美颜面,力挺本土企业:
“为什么这一收购案会引发安全风险?在不能说明理由的情况下,日美很难谈论未来。”
“日本产业界人士对于未来投资美国的忧虑明显上升……日本政府强烈要求美国政府作出解释,以打消大家的疑虑。”
就在今天(13日),为了这事,石破茂还直接和美国总统谈了,希望消除担忧。
而即将上台的川普,也早就公开表态“将阻止(美钢)被日本买下”。
一方是不论现任总统还是继位者,都强势不卖,一方是不论如何阻拦,都死咬不放。
日本大手笔收购美钢一事,也让其野心,彻底藏不住了。
因为,全球类似的事件,正在疯狂上演。
2日本,正在重新买遍全球。
2021年以来,日本企业参与的并购已连续4年每年超过4000项,是1985年以后的最高水平。
仅以2024年为例,根据《日经亚洲》报道,涉及日本买方或卖方的已公布并购交易数量达到4700起,再创新高。
日本并购相关数量,截至2024年8月,图源:摩根大通
与此同时,全球的并购交易,却来到了冰点时刻,2022年、2023年可以用“非常少”来形容,降至十年来最低水平。
尽管2024年全球并购活动有所复苏,但摩根大通首席财务官杰里米·巴纳姆提到,“我不认为这是最有利的并购环境”。
简而言之,时候未到。
拿2024年的全球并购已完成数量和交易金额来说,和2023年相比,2024年已完成39108笔,已完成的交易金额共计17800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了2%和25%。
可以简单理解为更多的存量并购案,也更难卖出好价格。
近十年全球并购市场活动趋势图,图源:彭博社
日本,却从年头,买到了年尾。以2024年为例:
1月,日本传统车用芯片大厂瑞萨电子,以3.39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厂商Transphorm。
瑞萨电子在声明中称,此次收购将为瑞萨电子提供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的内部技术,从而扩展其在电动汽车、计算(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可再生能源、工业电源及快速充电器、适配器等市场的业务范围。
2月,瑞萨又马不停蹄地以59亿美元收购了澳大利亚设计软件提供商Altium,这也是有史以来,日本企业对澳大利亚上市公司最大的一笔收购。
资料显示,Altium Designer 是全球最早的印刷电路板 (PCB) 设计工具提供商之一,拥有当今最流行的PCB软件工具。
最后一个月,日企也没停下。12月11日,日本生命保险公司宣布,收购美资寿险公司Resolution Life,后者在美、英、澳等地开展收购现有保险合同的业务。收购金额约为82亿美元,是日本保险行业至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收购。
为了完成这笔收购,日本生命保险2026财年可用的2万亿日元配额已经几乎用完。日本保险行业从业者表示惊讶,称“终于认真起来了”。
同样引人注目的,还有日本航运巨头大肆收购船队。
过去,日本是全球船舶制造大国。尤其是上世纪 60 年代到 80 年代,日本造船量常常占到世界一半以上。
现在,日本一个国的造船量,可能还不及中国靖江一个县。
但如今,这个船舶制造大佬,又开始有新动作。
比如日本三大航运集团之一的NYK重磅收购ENEOS Ocean Corporation旗下除原油油轮船队之外所有船舶的股份,交易涉及49艘船舶。
日本另一家航运巨头MOL也宣布了多笔重要收购,包括全球最大的敞口船航运公司Gearbulk Holding和美国的Fairfield Chemical Carriers。
全球买买买动作频频的背后,日本究竟有何深意?
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过去几十年,我们一直称日本为失去的20年、失去的30年,但为什么日本始终跻身于发达国家之列,从未掉队?
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日本疯狂的海外投资、并购,给自己提供了另一条增长曲线,在海外“再造一个日本”。
“在我的小学时代,课本中就写着:日本是一个自然资源贫瘠的国家,唯一的生存之路是进口资源,然后加工、出口,赚取外汇。”在日本对外贸易组织(JETRO)任职四十余年的樱井悌司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
可以说,日本是一个生而全球化的国家。从最开始的自己来料加工再出口,到后来的海外投资建厂,再到各种大型企业跨国并购交易,都是日本依赖、重建全球市场的一种表现。
当前,日本的海外净资产额已连续33年位居全球之首。
日本财务省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日本政府、企业和个人投资者持有的海外净资产额约为471.3万亿日元(约合22万亿元人民币),比2022年增加12.2%,连续五年创历史新高。
根据数据统计商CEIC的统计,2021年,日本的境外投资企业销售收入占到了日本当年GDP的近60%,还不包括个人投资部分。企业的海外投资回报率相当于8.4%,远高于其国内企业。
所以,日本,实际在海外“再造了一个日本”。
这就形成了一个跷跷板效应,当日元贬值,海外资产因为以非日元计算而升值,反之亦然。
不过,和上世纪80年代,日本人大量购买美国、韩国、东南亚的房地产,连美国的标志性建筑洛克菲勒中心都不放过相比,当下的日本,虽然买买买的手法未变,但是并购重心已经发生偏移。
从公开披露的信息来看,不论是美国钢铁,还是全球船舶,亦或是半导体、音频制造、软件设计,这一次日本涉及的核心产业,几乎都是实体产业。
拿美国钢铁来说,如果日本收购成功,那么不仅能够拥有全球先进的能生产优质钢材的小型电弧炉工厂以及在北美自供的铁矿、规避特朗普上台后的“关税大棒”、夺取美国制造业回流的机遇,更重要的是,还能够和中国的宝武钢铁掰手腕。
所以,对于隔壁岛国的一举一动,制造业大国的我们都需要高度关注。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或许是因为八十年代“卖了日本,可以买下整个美国”留下的阴影,当下的美国,看到日本对美连续5年投资第一,甚至还瞄上制造业之魂的钢铁之后,终于坐不住了。开始不再配合日本,不做他人的嫁衣。
这样的不愉快,也让人看到,以美国为首的所谓“供应链同盟”,并没有想象中坚固。
这几年,美国一直试图“东西双线并举”强化同盟及伙伴体系,布局构建“去中国化”的全球供应链。
西线主要以美欧贸易与技术委员会(TTC)为牵引。在该委员会刚举行的第二次会议上,双方公布了在高科技供应链、人工智能和国际工业标准等10个领域更好地协调政策和工作的倡议。其中聚焦半导体、稀土、太阳能产业的合作,都有推动减少对中国产业链依赖的考虑。东线显然就是试图以“印太经济框架”为引领。比如美日韩围绕数字、半导体和电池制造进行的合作。
但美钢一事让人看到,随着日本逐渐走出失落的三十年,日经、日本楼市再创新高后,同盟者,可能终究是因利而聚因利而散。
Advertise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