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客运量再创新高,但三大航司继续巨亏…(组图)

近日,上半年民航业诸多关键数据出炉。

直观感受是,民航出行市场一片“欣欣向荣”,但市场份额最大的三大航司,业绩却依旧“冷冷清清”,场面十分割裂。

出行层面:今年上半年,民航旅客运输量3.5亿人次,同比增长23.5%,较2019年同期增长9%。其中国内航线,较2019年同期增长12.4%,国际航线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81.7%。

业绩层面:财报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国航、东航、南航三大航预计亏损总额在57.6亿至74.8亿元。

为什么在总体需求反超2019年的情况下,三大航至今没有回到2019年的盈利水平?

笔者试着从一位网友的体感来切入,力图一斑窥全豹。

这位网友的大意是这样的:

“目前国内许多航司,在航班飞机的安排上仍然不合理,用波音777、787等中远程宽体机,来飞京沪、沪穗、沪深等中短途航线,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

通常来说,宽体机机身重、座位数多,运行总成本高,只有在高利用率、长航距下,才能产生经济效益,更适合中远程国际航线。

由于前几年的特殊情况,国际航线停滞,原本飞国际航线的宽体机大量转飞国内航线,这就造成国内航班座位数快速上升。

再加上近几年国内航司运力竞赛,导致国内航线运力进一步过剩。

截至2023年底,全行业运输飞机4270架,比2019年底增加了452架。

而任何行业一旦过剩,同行“内卷”就无法避免。

反映在民航业上,就是飞机客座率下降,机票价格跳水。

海通证券一份近期的研报中,分析了2024年1-5月六家主要上市航司的经营数据,验证了笔者的判断:

国内航线方面,2024年1-5月六家主要上市航司,总需求相比2019年增加了10.7%,但是总供给增加了16.9%。(六家航司:国航、南航、东航、海航、春秋、吉祥)

六家航司,整体客座率为79.8%,较2019年同期下降4.5个百分点。

虽然整体过剩,但在民航的内卷生态中,两位“卷王”——春秋、吉祥,却过得很滋润。

在上半年前五个月中,春秋、吉祥的需求已分别超2019年同期61.3%、33.5%,客座率分别为91.4%、86.2%。

其中,春秋航空预计2024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2.9亿元到 13.4亿元,创下半年度净利润历史新高。

对此,有网友是这样评价春秋航空的:“能卖300的票价,坚决不卖500。”

低价横扫一切,“拼多多超越阿里巴巴”的剧本,在民航业再次上演。

一边是春秋航空盈利创新高,一边是三大航还在亏损。

与其说是廉航对打工人友好,不如说是打工人主动拥抱廉航。

再说回来,即将到来暑期旅游旺季,三大航有望困境反转吗?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喜忧参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喜的是近期人民币升值;忧的是暑期票价下滑、油价坚挺。

首先来看票价,FlightAI数据显示,相比去年,今年暑期境内和国际航线票价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境内航线:今年暑运整体票价较去年同期下降7%左右。

国际航线:除欧洲外其余各热门出境区域票价降幅均在10%以上。


2024年暑运出境票价趋势

(资料来源:FlightAI)

有业内人士指出,在国际航线还没100%复苏的情况下,出境机票就先降价,这对于三大航想要实现“减亏为盈”无疑又增加了一层阻力。

再看油价,近半年航空煤油出厂价仍然保持高位运行,这对于航司“降本增效”,显然不够友好。

截至今年7月1日,航空煤油出厂价(含税)报收于6299元/吨,比6月上涨了35元/吨,相比于去年同期上涨445元/吨,同比增加7.60%,且远高于2019年同期。






最后是汇率,近期传来了好消息。

截至7月13日,离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CNH)触及7.27。






人民币大幅走强,对于航司无疑是一剂重磅利好。

由于全球航空产业链的特性,国内航司向国外引进的飞机航材,大都用美元结算,所以三大航司的债务中,美元负债占比很高。

截至2023年底,三大航的美元负债折合人民币,分别为东航309.45亿元,国航360.19亿元,南航426.81亿元。

因此,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对于航司的利润,会造成直接影响。

据界面新闻报道,在汇率大幅波动的去年,光去年的二季度,国内航司的汇兑损失就超过100亿元。

而近期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同样单位的人民币,能兑换更多美元,航司的汇兑损失将会变成汇兑收益,从而带动航司利润增加。

根据各航司2023年财报披露,若其他风险变量不变,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使人民币升值1%,国航、东航、南航的净利润将分别增加2.29、2.97、3.20亿元。

最后,再次展望一下即将到来的暑假、国庆旅游旺季,你认为三大航能扭亏为盈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