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市值破3万亿!黄仁勋1年走完库克3.4年的路(组图)






芯东西6月6日报道,今日凌晨,英伟达再度创造了历史——市值突破3万亿美元,并超过苹果市值跃居全球第二大上市公司。







迄今史上跻身3万亿美元市值俱乐部的企业,目前只有3家——苹果、微软、英伟达。

英伟达再这么暴走下去,微软全球市值第一的位置很可能明天就守不住了!这将是史上第一次由半导体企业问鼎全球最高市值,成为新晋股王。

我们将一同见证全球股市的历史性里程碑。

在过去的32个交易日里,英伟达的市值增加了超过1万亿美元。这6周的涨幅超过了沃伦·巴菲特花60年时间打造的伯克希尔·哈撒韦总市值。

而且,从2022年10月的低点到现在,英伟达股价已经上涨将近1000%!







所有英伟达股东和精神股东要笑疯了。

过去五年,英伟达股价上涨327%。截至美东时间6月5日收盘,其最新股价为1224.40美元,比今年1月涨近150%。就在本周美东时间6月7日,英伟达将进行10:1股票分拆。

在2010年向英伟达投资的1万美元,现在价值约320万美元。血赚!


▲2010年向英伟达投资的1万美元,过去14年价值一路暴涨(图源:www.carbonfinace.io)



生成式AI热潮的泼天富贵,都被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稳稳地接住,并塞进了口袋。

连科技圈吃瓜积极分子马斯克都感慨:“Wow.”







马斯克也不能安心看热闹了。黄仁勋的身价同样在神速飙涨,今年年初仅有135亿美元,到5月30日个人资产已经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跻身全球富豪榜TOP15,短短5个月财富暴涨近10倍,当前排名全球富豪榜第13名,超越马斯克身价乃至坐上全球首富的位置都不是没有可能。


▲2024年6月6日彭博指数全球富豪榜



值得一提的是,英伟达也是唯一一家靠创始人带队冲进3万亿美金俱乐部的上市公司。

美股科技“七巨头”座次已经大换血,以前是苹果、微软、Alphabet、亚马逊、Meta、英伟达、特斯拉,现在变成了微软、英伟达、苹果、Alphabet、亚马逊、Meta、台积电。






今天,微软、英伟达、苹果的最新市值分别为3.15万亿美元、3.01万亿美元、3.00万亿美元。

而英伟达只有2.8万名员工,也就是人均创造超过1亿美元市值。

相比之下,苹果16.1万名员工人均创造0.19亿美元市值,微软22.1万名员工人均创造0.14亿美元市值。比人效,英伟达这波完胜!

苹果的市值在2018年8月2日首破1万亿美元,2020年8月19日首破2万亿美元,2022年1月4日首破3万亿美元。

微软的市值在2019年4月25日首破1万亿美元,2021年6月23日首破2万亿美元,2024年1月12日超过苹果市值,1月25日首破3万亿美元。

而英伟达市值起飞的速度宛如乘火箭, 2023年6月13日首破1万亿美元,2024年2月23日首破2万亿美元,3月4日超过沙特阿美成为全球市值第三大公司,6月6日首破3万亿美元。

从1万亿到2万亿美元,苹果用时2年,微软用时2年零2个月,而英伟达仅用时8个月。

从2万亿到3万亿美元,苹果用时1年5个月,微软用时2年7个月,而英伟达仅用时3个多月——104天!

从1万亿到3万亿美元,黄仁勋用不到1年,走完了库克3年5个月的路。


▲2000年至今微软、英伟达、苹果市值变化(图源:Investopedia)

怪不得黄仁勋天天把“摩尔定律不行了”挂在嘴边,看看这“黄氏速度”——英伟达不光GPU快进到一年一更,市值更是狂飙到3个月涨1万亿。(黄仁勋自曝英伟达最强Rubin架构!数百万GPU集群将至,人形机器人是未来)

是的,英伟达正在加速一切!

目前英伟达有三个架构团队在并行工作,第一个团队负责支持当前产品,第二个团队负责下一代产品,第三个团队负责“远见”,与供应链和客户合作探索出更多的可能性。

当前70%~95%的AI芯片市场份额都被英伟达拿下。苹果、微软都是英伟达的大客户。据估计,微软占到英伟达收入的15%。

给AI金矿卖铲子的人,一脚油门踩到了所有AI淘金者的前面。

这绝对是载入史册的历史性一幕。全球最大AI芯片巨头已经无人可敌,赶超微软市值、冲刺全球市值第一大AI巨头,如今只差临门一脚。

1993年创立的英伟达(NVIDIA),其命名由“NV”(代表“next version”)和“Invidia”(拉丁语“嫉妒”)组合而成,英伟达的绿色logo也代表“嫉妒之眼”。

如今,英伟达真的做到了被全世界嫉妒——超高的利润率令全球半导体企业“嫉妒”,坚持不裁员令全球被毕业、优化的科技民工“嫉妒”,黄仁勋的个人影响力被想打造个人IP的企业家们“嫉妒”,买英伟达股票的股民被全球股民“嫉妒”。






而英伟达超越苹果,甚至可以视作一次跨越15年的“复仇”胜利。

两家的恩仇可以追溯到2009年,苹果因为从GPU缺陷等问题将英伟达剔除出供应数量之列,从此再也没用过英伟达产品。当时苹果的市值为1400亿美元,而英伟达不到40亿美元。

2006年1月16日,苹果市值超过戴尔。乔布斯给员工发了封邮件:“事实证明迈克尔·戴尔并不擅长预测未来。根据今天的股市收盘,苹果的市值超过了戴尔。虽然股票有涨有跌,明天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我认为今天值得反思一下。”

这是乔布斯比较体面温和的措辞,相比之下,1997年苹果陷入困境时,当被问到迈克尔·戴尔曾向媒体提出苹果应该关闭并将现金返还给股东的建议,乔布斯的回答相当直截了当:“去他的迈克尔·戴尔。”

风水轮流转。如今好日子轮到了黄仁勋,也是时候值得苹果“反思一下”——

为什么从2022年1月到现在两年多过去了,微软和英伟达都凭借生成式AI热潮身价疯涨,苹果的市值却卡在3万亿美元原地徘徊,并且在自2019年以来首次跌至全球市值第三大公司的位置?



▲过去5年英伟达、微软、苹果股价变化

回想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是中国石油。

全球第一家市值突破2万亿美元、3万亿美元的上市公司,都是苹果。

而按现在的走势,下一个历史性赛点的抢位战将相当激烈,候选人就像3nm先进制程俱乐部成员一样稀有而集中。

谁会成为全球第一家登顶4万亿美元的“超级巨无霸”?

我押英伟达。







英伟达市值超过苹果!什么信号?

昨夜,人工智能芯片巨头英伟达股价大涨5.16%,总市值一举突破3万亿美元(3.012万亿美元),正式超过 消费电子霸主苹果公司(3.0035万亿美元),成为美股第二大市值科技巨头。


加速技术更迭

在通用人工智能浪潮下,全球AI算力总龙头英伟达业绩屡创新高,并表示将加快技术更迭速度。

6月2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发表主题演讲时指出,公司的更新节奏是以年为单位,并介绍了公司新半导体技术路线图,首次宣布了 Rubin 平台作为 Blackwell 的下一代平台,它将配备新 GPU、基于 Arm 的新 CPU — Vera,以及采用 NVLink 6、CX9 SuperNIC 和 X1600,并融合 InfiniBand/以太网交换机的高级网络平台。

英伟达新发布的Blackwell芯片现已开始投产。在近期业绩交流会中,黄仁勋透露,预计今年Blackwell架构新品将带来大量收入;Blackwell架构芯片将于二季度发货,并将于三季度增产,今年将会贡献营业收入。

此外,英伟达联合全球范围内多家顶级电脑制造商发布了一个以英伟达Blackwell架构支撑的系统“列阵”,配置Grace CPUs、NVIDIA网络设备和基建,以支持企业打造“AI工厂”和数据中心,从而推动下一波生成式人工智能突破。

为了满足 AI 对高性能以太网网络平台日益增长的需求,黄仁勋宣布了每年推出新的 Spectrum-X 产品的计划,较传统以太网网络平台提升1.6 倍。

另外,英伟达还将探索物理AI , NVIDIA Isaac 平台为开发者构建 AI 机器人提供强大的套件。据介绍, NVIDIA Isaac 已经获得比亚迪电子、西门子、泰瑞达、Intrinsic 等企业应用部署。


将“1拆10”

英伟达早已问鼎了全球半导体芯片设计巨头。

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统计,2023年第二季度,英伟达营收113.3亿美元,环比增长高达68.3%,超越高通、博通,成为新一季全球IC设计公司龙头。最新财报季中,英伟达净利润为148.81亿美元,同比上年大幅增长超六倍。

在最新傲人的财报业绩催化下,英伟达股价在次日冲破一千美元大关。今年以来,英伟达股价已经累计上涨1.3倍。回顾来看,英伟达第一个万亿美元市值历时约24年,而第二个万亿美元市值用时不到1年。

此外,英伟达公布将季度现金股息提高 150% 至每股 0.1美元,以及 “1拆10”的拆股计划,分拆将于6月7日休市后正式生效。从过往案例来看,宣布拆股的公司股价往往会更容易上涨。英伟达此举可能会吸引市场更多的资金参与。



霸主地位难撼动



不过英伟达也面对着客户和竞争对手的层层压力。近期AMD、英特尔等同行“宿敌”紧追不舍,纷纷发布新品;亚马逊、微软、谷歌、OpenAI等英伟达客户也在“暗度陈仓”,搭建不依赖于英伟达服务器架构的自研芯片,甚至结盟发布新的互联协议,以期打破英伟达的垄断。

5月30日,AMD、博通、思科、Google、惠普、英特尔、Meta和微软宣告,他们已经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网络制定了新的互联技术UALink(Ultra Accelerator Link),为人工智能加速器之间的通信建立一个开放标准。

UALink发起人工作组已经成立了UALink联盟,预计将在2024年第三季度正式成立。1.0版规范预计将于2024年第三季度推出,并向参加超级加速器链(UALink)联盟的公司开放。

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龚明德向e公司记者表示,UALink初期整合不易,预计三年内英伟达仍会在其整合芯片及软体生态系等处于优势,市场占有率仍较大。

业内人士向e公司记者表示,受限于适用范围、生产成本以及生态,短时间内英伟达算力霸主地位和其一手打造的CUDA生态很难被撼动。



苹果“补课”AI?

苹果公司在本轮生成式人工智能浪潮中略显“沉寂”。6月10日至14日,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即将召开,人工智能与iPhone融合进展备受关注。

有消息显示,苹果已经与OpenAI达成协议,并正在和谷歌、Anthropic讨论,成熟模型或将会直接被集成、封装在苹果设备上;另据行业媒体报道,苹果也在“另起炉灶”,正在加大M系列处理器产量,并发力AI服务器。

作为消费电子巨头,苹果iPhone手机在中国市场实现反弹。中国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9148.6万部,同比增长12.3%。另据分析,由于苹果向零售合作伙伴提供的一系列折扣等促销手段,在华销量同比增长。

TrendForce集邦咨询研究显示,全球智能手机产量在2023年第三季终结连续八个季度的衰退,到去年第四季智能手机产量同比增长12.1%,约3.37亿支。

受益于新机iPhone 15系列发表,苹果(Apple)去年第四季产量季增58.6%,约7850万支,位居第一名。

与走势如虹的英伟达相比,今年来苹果股价持续下跌,但从4月19日低位苹果股价累计反弹约17%,总市值也重返3万亿美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