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待成瘾 事故频发:闹上热搜的“野生动物园” 90%都亏



变味失控的野生动物园。

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里,都藏着一座动物园。

第一次目睹孔雀开屏的惊艳,第一次感受老虎狮子的威武,第一次亲手给梅花鹿喂食……动物园就像浓缩版的地球,那些新奇难忘的体验,被深深烙在了心底。

随着时代变迁,如今的动物园早已不是儿童专属,“zoo walk”成为新晋潮流后,不同年龄段的游客竞相奔赴动物园。今年清明、五一假期里,多个野生动物园都出现了人多到快看不见动物的“奇景”,热门猛兽区排队起码三小时起步,还因太过拥堵而被园方“友情劝退”。

然而,红火的表象下,翻看近几年的新闻就会发现,动物园的真实情况一点也不“梦幻”,甚至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

2021年,杭州野生动物园因管理漏洞,导致3只金钱豹逃逸,园方非但不积极补救,反而担心影响生意选择“瞒报”;2023年,江苏常州淹城野生动物世界“10万元招人与虎”同住,然而,活动发布次日,白虎便因不可控性,瞬间将帐篷撕碎,闹剧在慌乱中落幕。

无独有偶,就在最近,“安徽阜阳动物园20只东北虎莫名死亡”的新闻闹上了热搜。阜阳野生动物园在未取得人饲养、繁殖许可证的情况下,引入大批野生动物,违法展示展演,导致大量野生动物死亡,其中包括20只东北虎、2只非洲狮、3头长颈鹿,即便有幸存活的动物,也面临着无比恶劣的生存条件。


在市场需求刺激下,动物园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披露,2015年至2019年,动物园行业企业数量从557家增至1122家,资产规模从3000.74亿元增至3607.62亿元。

其中又以民营野生动物园的势头最猛,单是2019年,国内就新增40家野生动物园相关企业,年注册量达到历史最高。截至目前,国内已有超200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园、野生动物世界”的野生动物园企业,近八成为有限责任公司。

跟风上马之后,本该精耕细作的野生动物园,却为了赚快钱而急功近利,管理和运营问题层出不穷。

这些变味和失控的野生动物园,非但不是想象中的净土,反而是滋生阴暗和罪恶的“温床”。

01野生动物园走红后

扎堆涌入跟风严重

曾经一度,野生动物园还未成气候之前,公立动物园才是主角般的存在。

公立动物园通常位于城市中心地带,以科普教育为主要目的,95%以上是事业单位,归园林局或林草局管理,因为门票价格不高,所以运营非常依赖补贴。

虽然公立动物园也引进有不少珍稀动物,但因为区位主要在城市市区,缺乏扩建扩张的空间,渐渐“过气”了。在这个大趋势下,我国开放了建设民营动物园的许可。

1997年,第一家民营野生动物园“长隆野生动物世界”诞生,由广东长隆集团投资,园区占地超过2000余亩。因为在引进动物方面不计成本、物种奇特而超前,长隆很快在全国打响名气,开业不久就创下主题公园入园游客数量记录。

据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官网显示,平日门票及自驾车票均为300元人民币,节假日期间,门票及自驾车票会涨至350元。虽然门票比之公立动物园贵上很多,但架不住野生动物园的经营模式实在丰富多彩,比如动物表演、投喂项目、游船服务、餐饮住宿等,人们掏钱也掏的心甘情愿。

长隆野生动物园一炮而红后,众多野生动物园纷纷“跟进”,遍地开花。2000年,原国家林业局出台未来30年规划,要求每个省原则上只批一家野生动物园,原因在于,不管取什么名字,搞多少营销,园里本质上还是那么些品种,建太多就变成重复建设了。

然而,这个规划最终没有执行下去。因为各地都面临发展旅游业的压力,野生动物园几乎是零门槛,既不需要优美的风景,也不需要技术,还可以把城郊那些不值钱的地盘活,诱惑实在太大。

最终各地相继超标,甚至一个区域内同时在建多家野生动物园。2001年,《重庆商报》就发布了一则报道,描述了川渝地区的三家野生动物园——成都野生动物园、重庆野生动物世界、四川雅安的碧峰峡野生动物园之间的“火拼”。

2003年前后,一项关于野生动物园的调查报告显示,国内多个地区均出现野生动物园过剩现象,长三角、武汉、北京等多地区野生动物园数量均已超过三家,

野生动物园背后的投资方也是五花八门,做服装的、产橡胶的、卷烟厂、制药厂、房地产商……相干的不相干的产业资本扎堆涌入,蔚为壮观。

“疯狂”还在继续。天眼查数据显示,仅以2020企业注册数量为例,就有湖南常德汉寿湘同发野生动物园、河南郑州雁鸣湖野生动物园、山东平邑趣都野生动物园、河北衡水东郊野生动物园等22家相关企业注册;到2021年,算上中小园、饲养基地,野生动物园总数已经超过200家。

一哄而上带来的后果是,跟风现象严重,游客被无限分流,各种问题也接踵而来。

02事故频发乱象重重

野生动物园的B面

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野生动物园原本热闹温情的面纱被扯下,露出残酷的一面。

首当其冲的是安全事故频发。2016年,北京八达岭动物园发生一死一伤动物致害事件;2017年,因工作人员操作不慎,广州动物园一只豹子逃出笼舍;2020年10月,上海野生动物园一饲养员在猛兽区(车入区)下车,提醒此前违规下车的挖掘车司机,遭熊群攻击身亡。

▲网络截图

细思极恐的是,一些动物园甚至在出现伤人事件后,也没能对自身管理的漏洞进行修补,以至于同一家动物园接连不断地出现类似事件。

比如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在2009、2012、2014、2016年都出现了老虎伤人、大象踩踏事件;上海野生动物园则在2006年出现饲养员被大象踢中头部丧命、2015年猛兽区电控门无法打开导致游客被困猛兽区、2020年的大象伤人和饲养员殒命熊口事故。安全措施形同虚设,运营管理上的纰漏百出,让野生动物园自带“原罪”。

乱象还远不止看到的这些。2021年5月,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镇丹江孔雀谷饲养员在喂养老虎时被咬伤,两只老虎随即跑出牢笼。这名饲养员只是附近村民,工作经验尚且不足一年,老虎逃出笼舍时正值清晨,该饲养员独立作业,无人指导。

更匪夷所思的是,引进了猛兽进行饲养的孔雀谷,竟然没有配备麻醉注射枪,完全没有防护意识。而根据调查结果,出事的两只老虎系安徽宿州市某马戏团所有,由孔雀谷租赁供展示所用,该行为并没有得到行政许可,属于违法经营。

抽丝剥茧下去,正因为动物引进的正规途径需要严格审批和宝贝,很多野生动物园都有着“暗箱操作”行为。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不少动物园鸟类、两栖爬行类展区因为饲养繁育条件差,每年都要更换一批动物,动物来源指向野外,链条上游涉及非法盗猎和地下交易,简直叫人细思极恐。

2021年5月,杭州野生动物世界“金钱豹外逃瞒报”事件,又牵扯出了另一条隐蔽的利益链。有媒体起底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背后“猎枪-野生动物-医药”的资本链条:工商信息显示,杭州野生动物世界的大股东是龙晖集团,而龙晖集团背后的控股公司则是前身为齐齐哈尔猎枪厂的雄鹰投资集团。

与此同时,龙晖集团旗下的龙晖药业,则是一家“依托珍稀野生动物资源”研发中成药产品的药企,“巧合”的是,该动物园曾申请“乱制活犀牛角装置”相关专利。

种种关联信息不由得让大众联想到,杭州野生动物园是否披着动物保育的外衣,和龙晖集团的药企之间存在上下游流通关系,虽然没有明确证据,但质疑声一直没有散去。

走商业化运营路子的民营野生动物园,从诞生起就决定了逐利的天性,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侧重点势必是放在营收上。

但事实证明,入局者多了,“钱”也没有那么好赚。

0390%都在面临亏损

利益至上没有底线

有机构在2021年梳理多家民营动物园行业上市公司年报发现,受市场经营管控,经营权纠纷等因素影响,均出现严重亏损,一些地方园区更是资金链断裂。以中国第一家野生动物园“深圳野生动物园”为例,虽然曾经风光无限,但因经营问题,该公司已经将部分股权出质。

动物园协会数据也指出了“血淋淋”的事实,中国90%以上的野生动物园都处于亏损状态。除了同质化带来的影响外,野生动物园会亏损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重资产模式的巨额建造费用。

要建野生动物园,首先要有足够大的土地,其次还要有各种动物活动区域和观赏区域的建设,并且这种建设是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新的。哪怕园方本身没有打算,看腻了的游客也会不断提出新要求,导致投入成本居高不下。

此外,除了前期建设费用,动物的日常饲养也是一笔不菲的开支,比如一只东北虎每天要吃20~30斤的肉,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园长曾对外称,每天不管开门不开门,都要支出5万元。

南京的紫清湖野生动物世界,光建熊猫馆就投入了1亿元,一只大熊猫一年租金高达50万,加上伙食费、人工饲养费等加起来每年近700万元,再算上人员运营费、宣发费用、水电费等,一年成本粗略在5000万,想要收回成本并不容易。

疫情的到来,更是让情况雪上加霜。2020年到2022年,我国动物园客流量几乎腰斩,门票收入锐减,商业回报达不到预期后,克扣动物们的粮食、压缩动物们的生存空间、虐待动物就成了“常态”。

今年1月,昆明动物园“猴子虐猫”遭到全网声讨,猫猴共处的做法不仅反自然,也对猫造成了无法忍受的伤害,但园方却表示这种做法并无不妥之处,三发通报之后,园方才迫于压力将猫解救了出来。

甚至为了增加收入,很多动物园不断整烂活来提升吸引力。动物表演就不说了,新开的脑洞包括且不限于让游客拿着肉钓老虎,给猴子散烟拍短视频引流,给动物化妆直播带货,利用动物的刻板行为做文章等,活越整越抽象,完全没了底线可言。

动物园的存在,本是为了让人们能够欣赏到不同动物的风采,感受到生命的温暖和尊重,但现在的动物园,处处透露的只有“利益至上”。

即便如此,高度“内卷”之下,野蛮生长的时代终要过去,届时注定有很多动物园面临关门。普通的企业倒闭,员工还有重新选择的余地,而当动物园难以为继之后,这些长期被圈养的“动物员工”,又该何去何从呢?

没人知道答案。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配图仅供参考,无指向性及商业用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