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集体退出电车市场?信这个不如信我是秦始皇(组图)

“ 西方不玩电车了 ”

“ 欧美集体退出电车市场 ”

“ 电动车国外不玩了 ”

最近这个新闻、报道、小作文满天飞。






大家的观点也奇形怪状,有的骂 “ 洋人言而无信 ” ,有的说西方摆烂是因为国产太强的,也有说新能源繁荣完全是国内自嗨,人家设了个局骗咱们。甚至还有建议我们应该反思的。。。

反正只要是打着 “ 西方不玩电车 ” 的旗号,从哪个角度都能扯上一大波。

脖子哥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下场喷之前,先求证看看是不是?

摸了一遍底之后,却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就光说国内的这些说法,就有歧义,前面的图里大家也看到了,到处都在说 “ 它们不玩电车了 ” ,还有种说的是 “ 它们不玩新能源车了 ” 。






而误解,从这简单的定义上就开始了。

我们国内大家口头常说的电车、新能源车,下意识就包括了纯电车、插电式混动汽车、增程式混动汽车等车型。

但在欧美这些车很多时候是分开命名的,他们的 “ 电车 ” 说的就是完全抛开内燃机的纯电汽车,什么插电式混动、增程式混动汽车或者油电式混动都不算 “ 电车 ” ,而燃料电池比如氢能电池也被包含在新能源车范围里。( 注,为照顾国内读者习惯,本文后续 “ 电车 ” 代指纯电车; “ 插混 ” 代指插混 / 增程车; “ 新能源 ” 代指包括纯电车、插混车等广义电车 )

双方定义的不同,加上一些奇奇怪怪的机翻,很容易就误导或者被故意断章取义了。







比如你看到一个报道说 “ 差评欧洲分部决定要放弃电车计划 ” ,你是不是下意识就会以为是放弃新能源车型。

但实际上我们差评只是暂时放弃纯电车计划,并不影响插混或者氢能。

那这么一来,问题就成了:欧美甚至海外,是真不玩电车了,还是真不玩新能源车了?

好在结论都一样,无论是电车或者是范围更大的新能源车,人家都没说不玩。







首先我们先看外国政府们的政策,到底有没有放弃电车 / 新能源车。

世界上有几百个国家,全盘一遍参考意义也不大,比如我说埃塞俄比亚在今年 2 月,刚决定全面禁止进口燃油车,只进口电车,估计大家也觉得没什么参考意义。

所以我们主要就看欧美日这些 “ 碳排大国 ” 。






先说欧盟,他们去年初刚立法,决定在 2035 年之前,车子得 0 排放,基本约等于带内燃机就不行( 理论上还留了个合成燃油的口子,但这个技术还不大成熟,我们之前写过文章,此处不再赘述 )。

在新法规出来前,欧盟的计划是到 2030 年,新车总减排 37.5% 就行,结果新法规更加激进,直接拉到了 55% 。

其中电车,是最有希望帮助实现这个目标,所以到了 7 月份,欧盟又加码了个充电桩法案。

这个法案要求,到 2025 年底前,欧盟泛欧交通网络或欧盟主要交通走廊高速公路系统(可以理解成全欧主要高速路干道 )沿线每 60 公里安装一个至少提供 150 千瓦电力的快速充电站。






到了今年,他们又又又出牌了,把商用车的减排要求也定了下来:

降低卡车、公共汽车和拖车们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无论是上山采矿的大货车、还是消防车又或者是救护车,通通都得减排,约等于逼他们电气化转型。







一步步把此前的讨论、打算落实成法案,还忙着搞基建,甚至还在扩大 “ 电动化 ” 范围,你和我说欧洲不玩新能源了?

再看看对岸的美国,之前虽然口号喊得响,在联邦政府层面,美国一直没敢把话说太满。

哪怕在新能源风头最盛的 2021 年,拜登也只是发了个行政令,计划到 2030 年时,全美新能源车销量需要占到总销量的一半。







而到了上个月,拜登却豁出去了,鼓捣出了一个美国历史上最严苛的气候标准之一。

据美国环境保护署 EPA 估计,车企们如果要满足这个法规规定的碳排水平,大家伙在 2032 年时,卖的车子得有超过 60% 都是电车或者其它 0 排汽车。

虽然有比之前风传的管控力度要小,但这也不像是要放弃玩新能源的样子吧。。。

不仅如此,这个法规也同样在推着商用车去电动化。






再看看隔壁,对没错,就是那个大家以为天天喊着要玩氢能源的日本。

这家伙对电车的补贴是历史悠久、力度不小。

早在 2021 年的时候,日本政府就定了目标:

到 2035 年,国内卖的新车全都得是环保车( 包括氢能、纯电、混动等等 ),而且他们当时还专门给氢能和纯电补贴,大概每辆车能补贴 80 万日元( 约合 3.7 万人民币左右 )。

另外上个月,在日本政府最新出台的 2024 年电车补贴里,也规定了最高额度是 85 万日元( 约合 4 万人民币 ),他们甚至提前准备好 1291 亿日元( 约合 61 亿人民币 )左右,表示补贴管够。

而且他们从去年开始进行充电桩补贴,一年下来,充电桩数量直接涨了 3 成。







今年还打算再接再厉,直接把补贴预算涨了一倍。

所以,这么看起来,就算是闹着要玩氢能源的日本,也没有不玩电车不玩新能源吧。

可能有大聪明要说了,去年 9 月的时候,英国不就推迟了燃油车禁令,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没错,英国的确是推迟了燃油车禁令,但他们这么做实在是因为之前装大了。

要知道老版本的英国燃油车禁令说的是,到 2030 年就要禁售燃油车。。。







除了北欧那几个 “ 电车痴汉国 ” ,欧洲老乡们定的目标都是 2035 年,就英国多少有点不知好歹了。

而且就算带英玩了一手后撤步,但也只是和欧盟节奏保持一致罢了,并没有说不玩了。

到了车企层面,同样也没车企提前点投降。

在今年初,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 ACEA )主席、法国雷诺集团首席执行官 Luca de Meo 就公开表示,我们都会听话,不会去挑战欧盟 2035 年禁售传统燃油车的政策。

他们甚至在今年初就表了忠心






那网上怎么都在说什么奔驰、大众、通用、福特、捷豹路虎、阿斯顿马丁和福特们,不打算玩电车了呢?

研究了下发现,他们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

比如奔驰,的确在去年宣布 “ 撤回 2030 年前只卖电车的计划 ” ,但注意他说的是撤回既定计划,而不是放弃新能源转型。

至于奔驰为啥做出这种决定,大家也不奇怪,着实在是自家的电车销量太差。

只能提前预判、灵活调整,省得到 deadline 再打脸太没面子了。

我只能说奔驰还是懦了,在车圈,没有人会记得那些完成销量目标的车企。。。






但同为豪华品牌的宝马,自家电车卖得挺好的,不仅没玩后撤步,甚至还在今年初来了手超级加倍:

准备在 2027 年之前,让自家核心工厂慕尼黑工厂只生产电车了。







所以,如果哪天奔驰电车重振雄风,销量好看了,再调整战略,也不是没可能啊。

通用、捷豹路虎和阿斯顿马丁们也类似,都只是决定缩减或推迟电动汽车计划,这并不意味着放弃电动车。

大众那边就更搞了,脖子哥翻了半天发现,人家只是网传电动业务 IPO 暂停啥的,也在国内被传成了 “ 我大众不玩了不玩了 ” 。

至于福特,就更是一场闹剧,此前国外一个小号的造谣,被国内各种自媒体一顿转发,说是福特退出电动化,要彻底关闭电动产线,最后被查出来是假新闻。。。

外网一个小号的造谣,被各路自媒体疯狂转载






实际情况则是,福特压根没有放弃新能源,甚至他们还想和宁德时代一起在美国建电池厂。

所以我们研究了半天,发现无论是政府还是车企层面,压根就没有谁正面表示放弃了纯电化或者新能源转型。

前段时间,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接受采访时,辟谣过过欧美车企从未停止对电动汽车的研发。







但对电车的悲观情绪,还的确是空穴来风。

不止海外,国内电车市场也一直没那么景气,去年坊间不还流传着 “ ** 品牌要是顶不住了,还是转投增程神教吧 ” 。







电车的这种窘境,主要问题就是因为它现阶段又贵又不方便。

即使今年电池价格狂降,可电车、大电池插混,还是偏贵。

在价格之外,充电焦虑和续航焦虑,放在基建狂魔中国,都还没能完全解决,更何况那些充电设备严重不足的海外呢?

有人可能会问了,国内上个月才刚实现了新能源销量首次反超油车,这不是捷报频传吗?。







而这其实主要靠的是插电 / 增程式混动车,去年国内大电池混动车销量达到了 275 万辆,同比增长 85.5% ,增速已连续 5 个季度超过电车。

电车和混动车的销量占比,也从 2020 年时的八二开变成了如今的四六开。

日常通勤用电省钱、逢年过节跑个长途还没有里程焦虑,大电池插混算是牢牢抓住了当下国人的心巴。

所以目前纯电遇冷的情况下,国内蓬勃的新能源市场,是插电 / 增程式混动车顶起来的。






而国外您猜怎么着,人家和国内走的路线压根不一样,几乎全在玩纯电,像国内这种大电池插混 / 增程,少之又少。

结果就成了纯电车销量一旦遇阻,整个新能源整体销量就血崩。。。

这不,他们最近也咂摸出味道来了,都开始转型发力研究大电池插混了。




这些西方车企们对市场反应这么迟钝,也难怪各国政府或者各个车企,不得不被迫调整规划咯,所以就有了前面的那一堆打脸现场了。

而除了轻视了混动车型之外,西方使出习惯性拖延症,还得是拜中国新能源车给到的压力所赐。

曾毓群也说过,欧美车企推迟电车计划 “ 可能是因为不赚钱 ” 。





为什么不赚钱,不就是电车卖得贵、造不明白吗?

外国人也不是傻子,中国人在 798 买比亚迪秦、 20 出头买问界 M7 、不到 30 买小米 Su7 的时候,他们拿着一样的钱能买的都有啥?

另外,最近这些舆论愈演愈烈,脖子哥觉得也和今年的美国大选、欧盟议会选举中的党派斗争有关。

不同的候选人们为了讨好选民,基本都会在油车和电车中站队,然后疯狂打 Call ,甚至说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言论,而这些很容易就被截取当成个大新闻在发,最后搞得大家一惊一乍的。





当然了,虽说如今我们中国无论是在车型研发、制造,或者在新能源相关的配套基建上,都是遥遥领先的那一个,但也不能眼高于顶。

你看欧洲各大车企新能源车的竞争力一般,但实际上,欧洲的电车相关配套居然比车子本身做得好。

最明显的就是充电桩的安装数量,从数据来看,欧盟所有国家在 2023 年的充电桩数量已经提前满足了此前设立 2024 年的目标,有几个大国都已经提前达到了 2025 年的目标数。



最新的充电桩法案要让全欧洲在明年底之前,实现全欧洲高速公路充电通,最多间距不能超过 60 公里。

要知道,国内的标准也就 50 公里,而且他们还在进一步推进充电 App 的统一、更便捷充电支付方式,充电站附近的人文配套也有模有样。

欧洲常见的快充站配套:路右边是一条小溪,溪边有一条步道方便等充电的车主遛狗



在我看来,无论是类似充电桩的基建进展速度、又或者是不怕丢脸更合理推迟电力化转型的节奏,显然比之前张口就来的 5 年内禁售燃油车这种口号来得更靠谱。

而真正认真进行转型、一步步完善基建的欧美车企,怎么看都比之前画 PPT 打嘴炮的能打。

今天脖子哥和一堆同事们都在北京车展的现场,肉眼可见地感觉今年来的国际友人比往年多,突然有种西方车企们开始自己的 “ 洋务运动 ” 的感觉了。





最后,脖子哥觉得从长远的角度看,中国新能源车乃至整个汽车工业的崛起进程是毫无疑问的。

但目前看起来,无论是国际形势和各种地区政策,都告诉大家,这条路不可能一直笔直平坦。

如果看到一点进步,就想着一步吃下整个世界汽车市场、无脑宣扬外国车企都是垃圾的 “ 速胜论 ” ;和遇到点问题就嚷嚷着别玩新能源了、到处宣扬别人不带我们玩了的 “ 投降论 ” 都是可笑的。

踏踏实实打好这场持久战,才是最重要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