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董事长:坚持自由贸易竞争,没感到中国车企威胁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2021年上任之初曾承诺,其政府将改变德国与中国的经济依赖关系。三年后,有关‘减少对华依赖’的论调已被其他呼声所取代。”

通过观察朔尔茨此次访问中国,《纽约时报》当地时间4月16日发现,这位德国总理面临着一个微妙的情况——既要承受来自盟友的压力,也要平衡本国经济的出口导向型需求。尽管一段时间以来,美国和其他欧洲国家希望中国缩减在绿色能源领域(包括电动汽车)激增的出口,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近期访华前后还大肆炒作所谓“产能过剩”,但与此同时,德国企业的高管不仅渴望维持在华业务,甚至还希望继续扩大。

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中,有两家企业的高管此次就随朔尔茨来到中国。梅赛德斯-奔驰首席执行官康林松就明确表示,退出中国不是选项,而是要扩大其公司在华地位;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更是强调“自由贸易和竞争”原则,并直言“没有感受到来自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威胁”。



4月15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上海发表讲话。图自澎湃影像

报道首先指出,中德关系依旧紧密,特别是在经贸领域。德国经济研究所(IW)的数据显示,2023年德国对华直接投资总额为11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91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创下历史新高。与美国和日本的企业不同,德国企业在华投资几乎没有减弱的迹象。

“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关系中,德国扮演着非常特殊的角色。”柏林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的首席经济学家马克斯·曾莱恩(Max J. Zenglein)指出,电子产品和电子技术,以及机械和化学品,仍然是德国对华重要的出口产品。“随着美日等国家与中国的关系更为尖锐,德国在获得技术和资本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这方面绝对处于优势地位。”

4月16日,朔尔茨在北京强调了德国企业在帮助中国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的作用。“过去两天,我随商业代表团访问了重庆和上海,德国企业为中国的增长、创新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的贡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欧洲学会会长丁纯教授表示:“中德一直互为重要经济体,中德经贸合作也一直是中德合作乃至中欧合作最主要、最基础的领域,过去曾被称为‘稳定器’、‘稳定锚’或‘压舱石’,尽管德方现在强调所谓‘去风险’,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两大经济体之间最主要的利益其实就是经贸合作。”



4月1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抵达重庆,开启访华之旅。图自澎湃影像



然而另一方面,同为德国人,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却不断炒作渲染对于“中国商品涌入”的担忧。就在上周,她还曾声称,对于欧洲仍然是最后一个对中国全面开放的市场,她“深感担忧”。

随着中国汽车行业的快速崛起,去年,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下手”,发起了反补贴调查,预计将在今年夏天做出最终决定。不过,报道称,德国三大汽车制造商都在中国大举投资,显示出有意保持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在为期三天的访华行程中,与朔尔茨同行的有环境、农业、交通三位内阁部长,以及由西门子、宝马、梅赛德斯-奔驰等重量级企业负责人组成的德国“商业天团”。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朱宇方介绍称,环境部长施特菲·莱姆克(Steffi Lemke,绿党)、农业部长策姆·厄兹德米尔(Cem Özdemir,绿党)以及交通部长沃尔克·维辛(Volker Wissing,自民党)随朔尔茨访华,被认为颇有深意。环境、农业和交通领域正是中德合作具有良好前景的具体领域,因此这样的安排体现了朔尔茨的务实风格。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我们是一家领先的豪华汽车制造商,我们在中国发展强劲,拥有强大的影响力。”梅赛德斯-奔驰首席执行官康林松(Ola Kaellenius)在接受德国公共广播联盟(ARD)采访时这样表示。“退出这么大的市场不是一个选项,相反,我们正在扩大我们在这里的地位。”


资料图: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



德国汽车行业的代表们指出,德国有数千个工作岗位依赖于中国市场产生出的收入,德国汽车制造商越来越依赖中国团队在自动驾驶等领域进行研发,而这些领域在欧洲并不先进。《纽约时报》称,在朔尔茨此次访华期间,中德两国部长间签署了一项协议,致力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标准化。

而同样随朔尔茨来华的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Oliver Zipse)则表示:“我们的指导原则应该始终是自由贸易和竞争。”他提到了日本、韩国和其他在欧洲销售汽车的国家,并补充说:“我们没有感受到来自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威胁。”

朱宇方注意到,对于欧盟对华发起的调查,齐普策来华前的表态也很具代表性:“目前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我们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进口中国电动车,不会对欧洲汽车产业造成实质伤害,对这些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不符合欧盟的利益。中国是宝马集团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欧洲,宝马集团都作出同样的声明。”



资料图:宝马董事长齐普策



4月15日。朔尔茨在上海表示,德国市场欢迎中国汽车。他强调,欧洲市场必须与中国汽车展开开放、公平的竞争。他同时警告,欧洲不会容忍倾销、产能过剩和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朔尔茨还说,当年日本和韩国汽车进入欧洲市场时,民众曾担心日韩汽车将征服欧洲市场,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4月13日也发文,公开反对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额外关税,称这可能引发贸易战,并威胁德国就业,危及欧盟推广电动汽车和向数字化转型的目标。

丁纯形容,与其说“弯道超车”,不如说中国电动汽车“换道超车”。相比于法国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保有量很低,一直忌惮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力,尤其是对欧洲市场的冲击,德国汽车行业包括电动汽车在内,并不是说没有技术储备,只是汽油车相对而言更加成熟,利润性高,也相对更重视,所以在电动汽车的实用技术、品质,成本方面仍有差距,因此德国汽车业现在与中国展开合作的意愿颇强。

朱宇方表示,德国经济界始终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因为德国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国内几乎四分之一的工作岗位依赖出口。自由、公平、开放的国际市场是德国经济繁荣的重要保障,这一点始终是德国经济界的共识。事实上,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很可能会引发对方的反制措施,到头来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中国始终是德企非常重要的市场和投资目的地,因此德企显然不会乐见自己在中国的商业环境恶化。

此前,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领导人宣布即将对我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一事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对此表示高度关切和强烈不满。中方认为,欧盟拟采取的调查措施是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保护自身产业之实,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行为,将严重扰乱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并将对中欧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中欧汽车产业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和共同利益,经过多年发展,早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保护主义倾向和后续行动,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