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离岸、在岸双双跌破重要点位,创下近四个月以来的新低。今早,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004,下调62点。根据Wind,截至14:45分,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7.2636,较前一日收盘价跌418个基点,跌破7.26元关口,盘中最低7.2657,为2023年11月17日以来最低。在岸人民币汇率报7.2267,较前一日收盘价跌273个基点,盘中最低报7.2288元,为去年11月20日以来新低。与此同时,美元指数持续大涨。截至15:00,美元指数报104.2095,涨0.19%,盘中最高104.24,为近一个月以来的新高。
发生了什么,引发市场如此波动?
汇管信息科技研究院副院长、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庆明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近期人民币汇率的剧烈波动,主要是外部原因诱发。近期非美货币比较弱,以日元为例,日本加息之后,日元不涨反跌,触及近两年的低位,这种情况带崩了其他周边货币,人民币也算在其中。另一方面,今日人民币开盘价较之以往下跌幅度增大,随后外围市场先下跌,在岸人民币市场也随之迅速走弱,这算是预期实现。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记者表示,近日人民币汇率波动有所加大,主要受美元等货币波动影响;同时,国内股市短期波动也对外汇市场情绪构成一定干扰。总体而言,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明显小于美元等主要货币,市场情绪整体表现平稳。
昨晚,瑞士央行在毫无征兆之下突然宣布降息,这被认为是引发市场波动的导火索之一。随后,墨西哥也宣布降息,有消息称加拿大正在计划降息。两日前,美联储尽管宣布按兵不动,但预测年内还有三次降息。英国央行预计最快6月份也会迎来降息。
周茂华表示,目前,发达经济体主要央行政策主要依赖数据指引,导致政策路径模糊不清,市场短期分歧大、波动剧烈,人民币市场也不可避免受到一定扰动。从趋势看,海外主要央行逐步向降息周期过渡,日本央行小心翼翼进入加息周期,但就其经济前景看,仍将保持宽松货币环境,这将制约美元上行空间。更重要的是,我国经济逐步向潜在水平靠近,基本面支撑更加稳固。
“瑞士意外降息确实意外,这必然会引发外汇市场短期的剧烈波动。但长远来看,终究会回归基本面。”赵庆明对记者说。
3月21日,央行副行长宣昌能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货币政策有充足的政策空间和丰富的工具储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有下降空间。
近期央行释放稳健货币政策偏松基调,主要是更好配合积极财政,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实体薄弱环节、重点新兴领域支持力度,支持消费修复,扩大内需,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并非大水漫灌。
“央行偏积极政策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周茂华认为,从趋势看,人民币面临环境继续偏有利。一方面,国内经济循环畅通,宏观政策有力支持,经济有望向潜在水平回归;在外贸韧性及人民币资产估值修复趋势下,国际收支有望保持基本平衡;另一方面,发达经济体央行进入政策新周期,制约美元上行空间;预计中美利差有望向常态收敛。
赵庆明表示,人民币要稳定,不能寄希望于外部环境。首先还是要经济稳定,其次是我们的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债券市场要稳定。货币政策方面,他预计,央行会先降准后降息,至于什么时候降,主要看一季度的经济增长情况。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日前表示,1~2月经济增长超预期,但下行压力犹存,政策支持有必要进一步加码。她预计,央行将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降息,不过对稳定人民币汇率和维持一定银行净息差(NIM)的考量可能会限制其降息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