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距离中国工业产品淹没欧洲市场还有多远?

在中国国内市场,电动汽车、消费品和工业产品的销售已经陷入停滞状态。国有企业产能过剩,新的出路是瞄准欧洲市场。《世界报》从上个月比亚迪第一艘自有汽车运输船“探索者1号”首航停靠德国不来梅港观察到这一迹象。



报道写道:“从技术上讲,它们(比亚迪电动车)至少与大多数德国车型号相当,但就价格而言,它们有时要便宜得多。这是向德国核心产业发起进攻的先兆。 仅比亚迪一家就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再投入7艘汽车运输船,将车辆从亚洲运送到欧洲。”

“电动汽车只是工业产品浪潮中的一朵浪花,在不久的将来,这股浪潮可能会从中国席卷德国。这些产品在价格方面可能往往是无与伦比的,因此企业和政治人物将不得不寻找新的答案来应对挑战。”

中国今年前两个月的出口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达到5280亿美元。由于人民币相对于西方货币的汇率目前走弱,中国出口商品数量可能会大幅增加。

文章写道:“中国欧盟商会会长伍特克(Jörg Wuttke)说:‘产能过剩是计划经济的标志。北京政府15年前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却束手无策。’对此承担主要责任的是国有企业,但是国有企业很难破产,国企的工作岗位必须得到保留。”

“这些企业通常受益于地方扶持计划,因此除了比亚迪这样的成功公司外,还有大量小型汽车制造商被认为是所在地区未来的冠军。在环保技术方面,最近也出现了产能过快增长的情况。”

文章指出:“从长远来看,这将对经济构成影响。 因为如果更多产品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入全球市场,贸易紧张局势也将继续加剧。‘如果中国公司赚不到钱,他们就会减少对科研的投资,缴纳更少的税。’伍特克说。这可能比实现5%的增长目标更让人头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