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苹果正式宣布放弃了造车计划,持续了10年的造车计划正式终结。很难想象,几年前马斯克还想将特斯拉卖给了苹果。雷军是最震惊的那个,毕竟,苹果为了研发汽车烧掉了100亿美金。
苹果放弃造车计划的第一大原因在苹果本身。因为苹果在智能手机上太成功了,就说2023年,苹果拿走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50%的营收,90%的利润,这固化了苹果背后的既得利益。
苹果在智能手机上的净利润高达35%,这在全世界的制造业上是个惊人的数字。作为对比,宝马的净利润才10%。
因此苹果在资本市场得到极大的追捧,市值一度达到3万亿美元,市值一直稳定在2万亿到3万亿美元这个区间,这成为了苹果造车的负担。
因为在苹果如果汽车领域拿不到高利润率的话,公司的估值就会下降,这会伤害到投资者的利益。但要在汽车领域拿到35%的利润率,难过登天。
在智能机这个行业,因为苹果定义整个智能手机的行业,所以拥有垄断性话语权。这种话语权让苹果可以压榨供应商,在供应商身上加上一些霸王条款。比如寄售模式,供应商要先给苹果供应零部件,等手机卖出去了,再翻单结算。苹果高利润的来源,对供应商的极致压榨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来到新能源汽车领域,苹果显然无法定义整个行业。在这个领域里,比亚迪、特斯拉等巨头都拥有定价能力。
而且,在新能源汽车行业,供应商的话语权要大很多。比如宁德时代,车厂都要看他们的眼色,因为电池占新能源汽车成本的60%。
核心供应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很强的话语权,这种格局并不是苹果可以撼动的。所以苹果的智能机利润模式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是行不通的。利润模式建立不起来,加上美国资本对制造业漫长的周期又缺少耐心,所以投资者不会让苹果把车造出来的。
苹果放弃造车计划,更深一层的原因,是欧美国家对碳中和态度的转变,使得欧美的传统车企纷纷放缓了新能源转型的步伐。
碳中和,就是自己国家排放的碳,自己得吸收回去,实现整体零排放。这本是个环保的概念,但演变成为了各个国家战略赛道,这里面包含了几个层面的博弈。
碳中和的初衷是保护地球。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每个人的碳排放量都大幅提升。比如,在20世纪初,美国一般人一生的活动范围都在100英里以内,而现在,在大城市里,可能部分人一天的上班通勤都会突破这个距离。人的活动范围呈几何性增加,碳的排放也成几何性增加。
近年全球变暖所触发的气候问题已经非常严峻了,南极已经出现了16度的高温,每年超过3000亿顿的冰融化。假如全球升温的问题得不到控制,南极的冰全部融化的话,海平面会升高60米,全球沿海大部分城市都被淹没。
当然,这只是学术推演的结果,但地球是人类的根本,所以碳中和逐步成了各个国家的基本共识。
共识归共识,在碳中和背后,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战略考量在里面。
对于欧洲国家来说,环保人士是选举的重要票仓。再者,减少碳排放,意味着减少石油的使用。石油是跟美元挂钩的,如果有一天石油变得没那么重要了,那么以美元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就有机会重建,欧洲国家就能增加自己的国际话语权。
在碳排放中,工业占了绝对的大头,欧美国家早已经完成了工业化,正好可以通过碳排放来遏制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碳中和可以垫高工业化的门槛,将众多发展中国家锁死在工业化初期阶段,这样可以大大巩固发达国家的核心利益。
碳中和的推出,属于各个国家战略的重大博弈。因为在发展和环境的关系中,是存在一个拐点的。在发展的初期,发展的过程也是环境恶化的过程。发展越过拐点之后,越发展环境越好。
10几年前,发达国家集体要求我们降低排放,背后的意图就不是单纯地为了环保。因为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化,也就是说已经完成了发展所需要的碳排放,他们知道发展与环境关系的拐点意味着什么。
如果我们那个时候无计划地降低排放,相当于变相放弃了冲上发展拐点的权利,整体的发展就被封死在拐点的左侧,这是发达国家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经过多年的努力发展,我们逐步建立起了新能源优势,并在快速突破中。光电和风电的发电总量,超过了发达国家的总和,水电也是领先世界。前不久,欧洲最大的光伏生产企业关闭部分光伏工厂,原因是中国光伏太便宜了,低于他们的成本价。
2023,全球锂电池储能出货为224GW,中国出货能是185,82.5%。预计再过30年,我们的风电和光电在总用电结构的占比均会超过30%。新能源+储能+电车,这将成为我们最终实现能源自主的基本盘。
更重要的是,在新能源的赛道,我们迎来了难得的领先世界的历史机遇。碳中和会推动国际秩序重建,让世界告别火电赛道,将发达国家拉到新能源赛道上重新起跑,而我们已经建立起了领先优势。
如今,我们成为了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当发展越过这个拐点之后,这个拐点会成为我们最好的护城河。在统一的降碳排放行动下,作为后来发展的国家,比如印度和越南,拐点会对他们形成了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我们就可以赢得宝贵的博弈空间。
碳中和下,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车,成为了全球共识。其中欧盟对环保是激进的,2021,欧盟就提出2035年禁止销售燃油车,因为燃油车贡献了16%的碳排放。挪威要在2025年禁售燃油车,奔驰要在2025年实现50%新能源汽车销售,奥迪2033年停止燃油发动机生产。北美也大力推进汽车的新能源转型,福特计划2030年只售新能源汽车,通用计划2035年停止销售燃油车。
欧美车企都磨刀霍霍,“我们干了100年汽车了,电动车难得倒我们吗?”仅仅过了两三年,2023年,中国以491万辆汽车出口,成为全球出口车辆第一大国。比亚迪,去年电动车一共卖了119万辆新能源汽车,比第二名的特斯拉88万辆多31万。马克斯甚至宣称,如果没有贸易壁垒,中国汽车可以干掉全球大部分车企。
比计划变化得更快的是,俄乌冲突严重打击了欧洲的经济,资本外流,去工业化倾向严重。这几年,德国PMI指数一路下跌,从跌破50开始,一度跌破38.6。PMI指数的下跌,代表着德国制造业的萎缩。而在德国的制造业里面,燃油车是最重要的,直接关系到很多高薪饭碗甚至数几百万人的就业。
保环境还是保饭碗?德国人要做出现实的选择。在这种大背景下,德国人显然对新能源汽车的兴趣大打折扣,优先保住燃油车产业链,保住数百万人的饭碗。所以,新能源转型计划最早最激进的奔驰奥迪反悔了,宣布推迟新能源汽车转型计划。德国是欧盟的缩影,整个欧盟推迟了新能源转型计划,修改政策,只要还符合标准的燃油车,可以继续上路。
欧盟推迟新能源转型计划,也许是出于无奈。以比亚迪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占有率超过36%,这几天比亚迪发动价格战,跌破8万元,誓把燃油车赶下牌桌。
欧洲的一个外交官坦言:比亚迪只是欧洲电动车价格的一半,加关税都挡不住。市场竞争不过,只能使用非市场手段来阻挡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步伐。比亚迪在国内20万,在伦敦要70万。加拿大以前新能源汽车上路免税,现在上路税200加币一年。
美国更离谱,宣称如果完全拥抱中国汽车,很快美国就有300万辆中国汽车在路上跑,到时中国一个按键会让这几百万汽车同时停止。如果按照这种逻辑,拼多多一天卖几万个小家电去美国,为什么美国不担心几万个热水壶会同时开花呢。
欧盟的指责同样无厘头,提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和其他零部件的55%是用煤电制造出来的,必须进行环境审查。
几乎一夜之间,西方几大巨头集体放弃了新能源汽车赛道,日本的丰田也将新能源汽车销售下调40%。欧美日不约而同的举措,更多是一种战术的选择。
因为在新能源这场战役中,欧美日已经全面落后于中国。欧美国家如果在这一节点加大发展,等于为中国助攻,相当于帮中国在全世界宣告,新能源汽车才是未来。所以他们只能以退为进,齐齐推迟新能源转型计划。
西方的集体退出,留下一个巨大的问题,没有全世界广泛参与的行业就难有更大的发展。
当然,可以捆绑特斯拉,毕竟,特斯拉的大部分供应商在中国。在特斯拉的一级供应商中,提供电解液添加剂的是新宙邦,提供电池连接件的是长盈精密,提供电表保护壳变速箱箱体的是旭升汽车。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多成熟?70万家配套企业。没有加入中国产业链之前,特斯拉产能受限,订单拖半年,股价跌到谷底,加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之后,特斯拉才迎来真正的腾飞。
围绕新能源汽车所进行的大国博弈,各方都在极力拉扯。要想真正破局,需要更高的战略智慧。总之,新能源汽车赛道,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