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智库机构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在一些重要的“绿色科技”领域,中国的科研和产业能力迅速提高,已居于全求领先地位。这意味除了电动车、太阳设备,中国还有更多产品将进军国际市场。
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Bertelsmann-Stiftung)上个月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正在所谓的“绿色科技”领域取得迅速进展,这体现在所获得的高质量专利数量上。过去5年,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世界级”(获得引用多、颁发国家的数量多)专利从11000项增加到了37000项。与之相比,德国2022年的世界级专利数为近10000项。
这份题为《绿色科技德国制造》(Green Tech made in Germany)的调查报告通过统计相关专利数量,比较了美国、欧盟、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过去20年间绿色科技的发展。
报告指出,过去20年中,中国已崛起为一个在绿色科技领域领先的国家,或世界级专利数量已经仅次于美国。尤其在科研进步的速度方面,没有其他国家可与之比拟。
国家战略
《商报》对此分析指出,中国在专利数量上的突飞猛进得益于中国长期的产业和科研战略。2015年中国就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产业升级计划,划出十大重点领域,力图在电子、机械等高价值产品制造业取得领先地位,摆脱对外国的依赖。
近年来,中国政府则将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和新能源这“新三样”定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它们将取代房地产建筑业在经济中的突出地位。此外,智慧工厂、高铁技术、电池回收等领域也是政府支持的发展重点,未来有可能进军并试图占领国际市场。
贝塔斯曼基金会的报告指出,在几乎所有被调查的10个绿色技术领域中,自2017年以来中国的技术水平都有了明显提升。这10个领域包括新能源、能源存储、氢燃料经济、节能机械、高效生产、环保材料和回收利用等。
例如在环保耗材和回收利用这一课题上,中国获得的专利数量在过去5年中翻了一倍,已占到全球的40%,居各国之首。在单项技术上,饮用水净化、电池回收、水泥、塑料、玻璃、电器等消费品的回收利用也是中国的强项。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中国紧随德法位列第12
智慧工厂和高铁
从获得世界级专利数量看,在中国最大的发展领域是“高效生产”。其中联网化生产(智慧工厂)、石化和纺织工业的高效生产、数字化农业生产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高效生产领域来自中国的世界级专利中,国企中石化(Sinopec)是最大的专利拥有者。
《商报》分析称,对中国这一领域的发展,德国企业也提供了助力。例如德国的机械制造和自动化技术企业很多在中国有密集的投资。包括西门子、精密机床生产商通快(Trumpf)这样的世界领先厂家在中国建厂,与当地高校、合资伙伴合作研发。贝塔斯曼报告的项目负责人波什(Daniel Posch)认为,在快速成型制造方面,德国企业“无疑支持了中国的技术现代化”。
在“交通新技术”领域,中国在铁路技术方面拥有众多的世界级专利,其中包括所有与轨道交通有关的技术和部件、基础设施、轨道和车辆管理等。最主要的专利拥有者是全球最大的列车生产企业中车集团(CRRC)。
中国唯一相对滞后的技术领域是“高效交通运输”。在高效节能的飞机发动机、节能汽车设计和合成燃料领域,中国与领先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但报告同时指出,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比亚迪等中国车企较早将研发重点转向电动汽车以及自动驾驶,因而在“交通新技术”方面得分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