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包容年代远去 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正加速消失

去年我看了韩剧《请回答1988》,主要讲述1988年汉城奥运会时,在一个叫双门洞的小巷子里发生的故事。

女主角成德善是运动员入场时的举牌小姐,开幕那天万人空巷,家家打开电视观看开幕式,有条件的还用录像机录下直播实况,好方便以后反复观看。

这个场景令我印象深刻,因为我们也有类似的集体记忆。

20年后,2008年8月8日那天,我周围所有人都急着回家,等待晚上的北京奥运开幕式。我去菜场买菜时,卖菜的都少了一大半,留守的大妈也催我赶紧买,她要收摊了。

所谓集体记忆就是这样,大家曾经在特定的时间内,虽然可能身处不同地点,却经历同样的事情。

多年以后,不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只要看到某个画面,就会一起会心一笑,因为那是属于我们的共同回忆。

集体记忆,重点就在“集体”二字。

2008年,真的是全国上下一条心,要把奥运办好,向世界展示一个奋进的中国。

我记得申办时,我们反复强调获得了超过90%的民众支持。我当时很费解,难道要申办奥运会,还有当地人不支持的吗?

现在明白了,要获得大多数老百姓的支持,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2008年以后,北京2022年还办了冬奥会,规模明显小了很多,声量也大不如前,不是冬奥会本身影响力不如夏奥会,而是我们已经不需要再用一场场盛会来证明自己。由此带来的副产品便是:

不会再有这种全民参与的集体记忆了。

我一直在想,80后90后大概是拥有集体记忆的最后一代人了。

无论我们身在何方,大家的童年大抵相同。课间十分钟跳橡皮筋,打乒乓球,拿把小刀在泥地里戳来戳去。放学后赶回家看鞠萍姐姐,后来又有大风车,金龟子和毛毛虫。

上海的小不拉子看米老鼠唐老鸭、圣斗士星矢、成长的烦恼,北京的胡同串子看猫和老鼠、恐龙特急克塞号、邋遢大王奇遇记。即使北京上海互换一下,也并无不同。

全国的小朋友都用小霸王学习机,玩游戏。坦克大战、魂斗罗、马戏团、超级马里奥,你说上上下下左右左右,另一个会马上接上BABA。

我们都知道小浣熊干脆面,就是不知道谁能集齐水浒的108将,我们都记得第一次去肯德基,不知道怎么点餐的窘迫,我们也不会忘记雪人冰棍,麦丽素和酒心巧克力。

其实原因也没有多复杂,无非当时工业化不发达,商品没那么丰富,所以全国吃的用的玩的都差不多。而现在大家有了更多选择,更愿意凸显个性化,集体二字自然逐渐淡出了。

另一个集体记忆点是影视剧和歌曲。

我甚至发现我们的父辈和我们也没什么区别。我们晚上一起看新白娘子传奇,琼瑶的所有电视剧,香港的TVB,还有央视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至于音乐方面,大人跟我们一起唱大中国,也会听张学友刘德华,虽然后来周杰伦流行时我已经工作了,但也喜欢听,并不排斥。

好像现在没有什么歌曲能够让全民共同哼唱了,最近的似乎只有小苹果,那也是接近十年前的事了。

我感觉主要还是从前渠道太单一,大家只能看几个频道,被动地接收电视播放的内容。现在不一样了,大数据猜你喜欢,把大家困在一个个的信息茧房里。

说是千人千面,但是让我们也更加分裂,不知道是好是坏。

就连本地人对故乡的集体记忆都面临危机。

随着人群大范围频繁的流动,本地人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剧烈变化。

我1998年刚到上海时,周围说普通话的并不多,到商店买东西,我不得不请求对方“讲普通话”。工作了也没好多少,上海话是工作语言,开会时领导让我写会议纪要,可发言的人都说上海话,让我万分痛苦。

但慢慢地,上海话渐渐听不到了,上海的外地人越来越多,他们变成了“新上海人”。

这两天繁花上映。说的是90年代黄河路的事,找了一堆上海籍演员,完全说上海话。这是对的,因为当年的上海就是那样。

我在想如果将来的人再试图拍摄今天的上海,还需不需要说上海话?毕竟学校都是以普通话为主,更何况还有我们这些“新上海人”,即使我一直鼓励我的孩子学习上海话,但整个环境已经变化了。

换句话说,上海也不是原来的那个上海了。

之前看过一句话,我们用四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历程。那伴随其中的,必然是很多事物快速的诞生或消亡。

能够经历其中,我们应该是幸运的。

到了现在,变化趋于平缓,社会该分层的,也分得差不多了。今天的孩子,成长过程有很大差别。有的从小已经游历世界,有的还在每天刷题。日常娱乐,有人看美剧英剧觉得那才是高雅,有人在霸总甜宠竖屏短剧里流连忘返。

信息传递更加迅捷,心灵距离却愈发遥远,就像一个个孤岛。

我们更难找到共识,徒留互相鄙视。

之前那个开放包容的时代,似乎一去不复返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