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股市,3年涨2倍,已经足够惊人。
然而,印度股市近10年竟然涨了10倍。“阁下”又该如何应对?
并且,印度股市体量也上来了,最近其市值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和中国香港。
关于印度股市上涨的原因,不少媒体认为是,得益于12月4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地方选举中赢得3个关键邦,增加了其连任的可能性,所以莫迪推行的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就有比较大的概率得到保证。
还有观点认为,是美国这一波对全球供应链的重新编辑,全球人口第一的印度趁机上位。
这么分析,的确有一定道理。不过,如果把时间拉长就会发现,30年来,印度股市涨幅近100倍。
莫迪才上台还不到10年,美国进行猛烈的产业编辑也只是近几年的事。那么,印度的股市究竟靠什么获得如此成绩?
01
榕树下的约定
根据印度方面的传说,早在1850年代,印度孟买市政厅对面的一棵榕树下,22名印度股票经纪人参考英国股票交易规则,在孟买成立了非盈利组织“本国股票经纪人协会”。这也就是印度最古老的交易所“孟买交易所”(以下简称孟交所)的前身。
不论这份记录是否属实,1850年代,不论对于印度的证券市场,还是印度这片土地上的工业体系,都不是一个好年份。甚至是包括莫迪在内的历任印度最高领导者想起来都要扼腕叹息的年份。
彼时彼刻,英国东印度公司为了将印度发展成为自己的种植园,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印度历史上的第一次统一。就在这家商业公司成为印度全境主宰者的同时,英国兰开夏郡的纺织厂主们对印度市场发起激烈抢夺。后世,一般称为倾销。
1824年,从英国境内卖到印度的棉布还不到100万码,1837年就已经超过6400万码。到了1850年,“棉花帝国”英国的棉纺织品占到全球一半贸易额。同期,英国竟然有1/4棉纺织品进入印度市场。
此举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英国纺织机直接摧毁了印度发达的手工业。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当时印度次大陆最大的纺织中心达卡,人口鼎盛时15万,到了1840年代就已经锐减到2万。
工业体系崩坏后,无数工人破产、死亡,或者签约为奴为英国种植鸦片、棉花,或者被卖往世界各地。
熬到1857年印度人终于熬不下去了,爆发了第一次民族大起义,正式对东印度公司发起了反抗。印度国宝级演员阿米尔·汗主演的电影《抗暴英雄》,讲的就是那段历史。
电影虽然很振奋,但事实却是,这是一场失败的起义。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此次起义真正的导火索并不是民众有了反抗意识,而是印度伪军感觉东印度公司不尊重自己的宗教。
当时印度伪军主要信仰穆斯林和印度教,而东印度公司提供的子弹包装是用猪油和牛油浸泡过的,而当时子弹包装需要用牙咬开。印度伪军一旦不愿意使用子弹,就会受到体罚甚至被处死。
尽管印度伪军规模庞大,但是,由于英国一向善于分化治理。1858年,20多万印度伪军被4万东印度公司军队或者炮轰、或者收买,最终逐个击破。
也是在这一年,印度发生巨变。为了更深度控制印度,英国政府正式接管了东印度公司,成为印度最高统治者,并做出了对印度产生更深远影响的改革:
军事上,提升了英国士兵比例,招募印度士兵更倾向于锡克教教徒,并且把不同宗教、种姓的士兵切割、混搭,让士兵之间失去共同语言。
政府管理方面,英政府与各个邦的封建领主结盟,不再限制大地主兼并土地的行为。并以“印度之星”、爵位等荣誉激发对各个土邦王公对英国的忠心。
一套组合拳下去,1858年这样的所谓“民族大起义”不再发生,印度成为半封建半殖民的典范,也更深度成为农业国和工业品倾销国。
印度要想工业化,难上加难。
1875年,本国股票经纪人协会,改名为孟交所。和所有交易所一样,孟交所成立的初衷,也是汇聚一切可汇聚的资本发展本国产业。
但是,由于英国有意阻止印度工业化,再加上孟交所交易不透明,这家交易所并没有达成民族产业崛起的使命。
2022年印度上映了一部创下制作成本最高记录的电影《RRR》,该电影讲述的是1920年印度民族英雄反抗英国殖民者的故事。
在这个新故事中,印度英雄的“武器”更加原始了,竟然是狼虫虎豹。
毕竟,电影背景的历史年代,正是甘地推广“非暴力不合作”的黄金期,破产失业的印度工人为了彰显与英国划清界限,砸毁英国机器,重拾手工纺织机。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印度虽然拥有亚洲最古老的交易所,工业发展却裹足不前。
1947年印度独立时,制造业占GDP比重只有1/10。
02
因祸得祸
1992年11月,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成立(以下简称印交所)。这也是开头提到的印度股市30年涨幅达100倍这一故事的缘起。
印交所虽然比孟交所晚出现100多年,但二者的历史使命却基本一致——拯救风雨飘摇的印度工业。
促成印交所成立的最大动机,就是1991年苏联解体。此前紧紧拥抱苏联的印度,顿时陷入了两难。
1947年独立之后,印度也走上了计划经济的道路。但由于印度土地私有、土邦高度自治,印度这个国家的宏观规划,总是难以实现。到了1991年,印度制造业占GDP比重也仅仅只有15%左右。
由于工业落后,导致印度外汇储备捉襟见肘,抗风险能力很差。尤其是,印度还是一个能源进口国。没有外汇就买不到能源,没有能源就无法发展工业,不发展工业就没有外汇。
1960年,为了对抗美国石油定价霸权,阿拉伯国家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1973年,OPEC为了打击以色列的支持者,宣布暂停石油出口。10年后,又爆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
没想到,以色列就这样影响了印度的国运。
到了1991年6月,印度的外汇储备只有10亿美元,仅够维持2个星期的石油进口。长期的贸易逆差,还导致印度背负了800多亿美元的外债。
彼时彼刻,外汇枯竭、债务高累,导致印度经济走到濒临崩溃的边缘。无奈之下,印度不得不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贷款求援。
在IMF的要求下,工业基础薄弱的印度,被迫走上了“自由化、 市场化、全球化、私有化”的经济改制之路。其中,重要一项就是金融改革。
1992年,印度第一家公司制证券交易所“印交所”正式成立。
这一波改革之后,后世大名鼎鼎的印度IT服务产业以年增50%的速度,进入快速奔跑模式。并且,交易流程更透明的印交所,也成为新型IT产业的输血槽。
所谓印度IT产业,并非是印度拥有改变世界的芯片、AI等技术,更多的是扮演全球科技产业的外包服务商,是全球IT产业的依附者,并不具备内在生命力,带动的就业也很有限。坊间称之为,印度靠2%的精英带动98%的平民。
尽管如此,立根于传统产业的孟交所,也变得不再性感,并且快速衰退。印交所是在1994年正式运营,第二个财年其交易总额就超过了孟交所,占到当年成交总额的57.34%。
此后,印交所优势还不断扩大。到了2018—2019财年,就已经占到交易总额的9成以上。
如果把印交所比喻成一条搅动印度金融市场的鲶鱼,那么这条鲶鱼实在太成功了,成鲶鱼精了,只是并没有起到推动印度工业发展的作用。
当然,印度政府,也早已意识到工业萎缩和高居不下的失业问题。
2011年,印度内阁出台了第一份关于印度制造业的政策,明确提出要将印度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从16%提升到2022年的25%以上,并且新增1亿个工作岗位。
不过,问题还是那一堆老生常谈的问题,土邦自治、文字货币度量衡不统一、土地私有、神庙林立、公务员父死子继、行政低效、贪腐严重,种种问题不解决,印度始终无法团结力量办大事发展工业。
2014年,印度最传奇、最强硬、最民粹、最擅长政教合一的总理莫迪上台后,再次重申了“印度梦”:2022年印度制造业在GDP占比提升到25%以上,新增1亿就业。
可惜,莫迪上台时,底子还不如2011年,当年制造业在GDP占比仅有15%。
虽然抓到一副烂牌,但是莫迪很想打赢。
上台之后,莫迪强化宗教认同感,推行印度语和梵文,并努力统一货币管理体系,同时还要推动印度的改革开放。
总之,他一个人想干完从秦始皇到邓小平的全部工作。
2016年,莫迪就曾会见苹果掌门人库克。次年,印度首次开始为苹果代工,组装iphone SE。2023年,印度竟然开始为苹果组装最新机型iphone 15。
如此看来,近些年,印度股市的暴涨,似乎是当年埋下的工业化种子正在开花结果。
不过,客观事实却是,印度工业化的种子,质量并不好。
03
印度的机遇
2015年1月,莫迪撤销了把持印度经济决策65年之久的“印度计划委员会”,改设了“全国改革印度学会”。这意味着,印度从计划制经济向着市场经济迈出了很大的一步。
最醒目的举措发生在2015年4月,印度议会通过《煤炭(特别规定)法案》、《矿山和矿产(发展和管理)修正案》。这意味着,印度开始允许私人企业参与煤、矿经营。然后,莫迪趁热打铁,猛推国企市场化改革,涉及航空、水泥等在内的23家国企股份,也都对外出售。
并且,莫迪首次和内阁部长们开会就提出,各部门至少废除10条繁琐冗杂的流程,文件的审批不能超过4级。
对于外资更具诱惑力的是,印度将外资在印投资项目金额从300亿卢比提升到500亿卢比,外资持有印度企业的股份上限也从50%,提升到74%,甚至100%。
或许是害怕自己一次性展示的诚意太过优渥,反倒引起外资的提防。莫迪化身“销售员”,开始了全球“拉客”之旅。2015年5月,莫迪来到北京,签订了100亿美元的经贸合作协议;又在上海“中印经贸论坛”上续签了220亿美元。
同年12月,安倍晋三访问印度,二者又签署了147亿美元的高铁建设协议。和邻居们签完之后,花甲之年的莫迪频繁奔波于美国、德国、欧盟等地,继续签单。
但是,莫迪还是高估了印度的执行力,低估了印度内部反对改革开放的决心。比如,2011年北汽福田就与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签约,准备在2013年建成一座年产10万辆汽车的工厂。
然而,在印度行政效率下,2015年12月,他们才拿到建厂土地。原因是,这片土地附近有神山,山上有神庙,庙里有个神人。任何工厂规划都要给信徒朝圣留出足够的空间。
要想富,先修路。2017年,莫迪政府推出了一项史无前例的超级基建计划:5年内投资约7万亿卢比,用于改造印度国内8.3万公里的交通路网。
但是,印度自有国情在此。投资7万亿卢比搞基建没问题,改造印度国内8.3万公里的交通路网也不算吹牛,喊出在5年内完成的强劲口号,的确能嗨翻印度民众,但是,几乎不可能实现。
由于土地征收方面耗费的时间、成本超出预期,导致印度最大的城市合作银行IL&FS无法按时兑付债务。2018年9月21日,受IL&FS债务违约冲击,印度股指一度暴跌1500点。险些造成印度版“雷曼危机”。
2020年9月16日,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表示,印度目前有1482家城市合作银行和58家跨邦合作银行。其中,328家银行总不良贷款率超过15%,277家银行财务状况很脆弱,105家合作银行无法达到最低监管资本要求,47家银行的净资产为负数……
在疫情来临之前,印度GDP已经连续10个季度下滑。农业、建筑业、制造业等国计民生的大行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
言外之意,莫迪2014年雄心勃勃的印度制造梦想,破灭了。
2019年4月,印度多个政党为了争夺9亿选民选票,向全国投放了230万台投票器。为了运送这些机器,除了现代化交通工具还雇佣了不计其数的大象和牛马。
印度宣称自家公路里程全球第二。除非,汽车走不了,大象和牛马能走的路也叫公路。
由于印度拉胯到无以复加的基建无法承载工业梦想,到了莫迪第一任结束时,即2019年,制造业在GDP占比更是下滑到13.4%。
为了转移矛盾,掩盖“莫迪经济改革三支箭”脱靶的尴尬,莫迪大搞民粹主义,一方面团结占人口80%的印度教徒攻击2亿印度穆斯林,并在法律上“开除”穆斯林国籍;另一方面,莫迪政府利用民粹,对包括美国、中国等在内的一众海外企业和产品进行打砸和抵制。
为了阻止外资撤退,印度政府甚至利用印度法律的“最终解释权”对小米等企业进行毫无道理的罚款。
因为,包括中国在内的投资者对印度基建、能源等与工业发展有关的产业建设援助,在投资者看来是帮助印度发展。但是,在印度民粹主义者的价值观中,在印度挣了钱想拿走,就是抢劫。
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印度被认为是“全球最难做生意的国家”之一。
印度营商环境至今并没有明显改善,工业基础一直很差,股市却30年持续上涨,比较靠谱的解释是因为通货膨胀。1990年到2022年,印度股指增长了大约66倍,货币发行量却增加了93倍。
印度经济增速如果以卢比计算,看起来很喜人。可如果以美元计价,1990—2022年,印度GDP只增长了约9倍。同期,中国增长了约47倍,美国只增长约3倍。
按照股市估值,印度企业成为了全球估值最高的企业,是中国的三倍。
低情商表达就是,印度股市在玩儿命吹泡沫。
而最近这波引起全球惊诧的股价大涨源自于,印度2023年第3季度同比增长7.6%。这一数字,远远超出全球经济学家的预期。
大家都感到意外是因为,实在没想到莫迪政府为了下一任大选胜利,在铁路建设方面提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投资额度。
2023—2024预算年,也就是莫迪政府本届任内最后一个预算年,印度将为铁路提供2.4万亿卢比投资,这是2013—2014预算年的9倍。
2017年,莫迪政府就提出史无前例的计划,准备5年内投资7万亿卢比改造印度国内8.3万公里的交通路网,虽然上次结果并不理想,但是谁也不能因此否定新一轮2.4万亿卢比投资不能化解过去几十年吹起来的泡沫。
最起码,这笔预算已经通过印度股市为印度人民折射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尾声
每次写到印度话题,总会有一种很复杂的情感。
在道德方面,日本这个国家虽有小节但无大义,印度这个国家似乎无小节也无大义,同样不值得同情。
但印度的历史进程又和中国有着很大的相似性,似乎印度顺理成章地承担着“下一个中国”的预期。
就像印度当下的股市,我们可以找出很多理由做空。比如,印度当下散户占比太高,并且散户的认知能力、风险意识、抗风险能力远不如中国。
再比如,虽然没有直接调查数据证明印度中产飙升的自杀率和炒股失败的关系,但是我们可以春秋笔法阴阳怪气。
再再比如,尽管印度政府在打击金融网红的荐股行为,依然不能阻挡印度散户入场的激情。
我们还可以说印度虽然为iphone15进行代工,但是只代工了总产能的5%,并且良品率只有50%左右。产业故事,无法支撑起股市故事。
除此外,我们还可以说,印度这一波股市大涨,赌的是莫迪能连任。而即便赌对了,莫迪连任之后,雄心勃勃的基建计划,或许也并不能如约履行。
总之,不论出于理性还是感性,我们有很多理由唱空印度经济。
但是,一直以来最想改变印度命运的莫迪们,以及最近些年想改变印度命运的美国,他们都在努力尝试改变印度。这或许才是印度股市上涨最大的动力。尤其是在当下,手握闲置资金的资本找不到合适投资标的之时。
而如果要改变或者延缓这一进程,中国应该像美国通过隔绝中国用户使用GPT、禁止向中国出售高端芯片、禁止出口设备和技术一样,停止向印度出口有关基建、能源、工农业设备工艺等在内的任何一项技术和任何一颗螺丝钉。
印度的电影中也曾说过那句名言:战争,没有公平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