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越升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拜登总统否认与中国冷战
越南是中国的坚定盟友,但是它和美国的关系正在变得更紧密
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在与越南签署历史性的新协议之后,否认美国是在试图遏制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距离越战最后一名美军士兵离开越南已经过去50多年,拜登此时前往河内签署了这项协议,使曾经敌对的两国关系变得前所未有地紧密。
与越南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美国对两国关系的一次重大升级,这是华盛顿在过去两年里不懈努力加强与越南关系以来的高峰成果。美国将越南视为抗衡中国在亚洲影响力的关键。
而且这一点都不简单。越南此番与华盛顿建立的伙伴关系是其最高级别的一种外交纽带,而越南又是中国最古老、最坚定的朋友之一。
在河内,拜登对记者表示,美国的行动不是要遏制或者孤立中国,而是依据国际规则维持稳定。
“我认为我们是在冷战思维之下想得太多了。这不是那么回事,而是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拜登在周日的河内回应BBC记者的提问时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我希望看到中国在经济上取得成功,但我希望看到他们是按规矩地取得成功,”他说。
这种关系增进的迹象此前已激怒北京,后者称这些又是美国“冷战思维”的证据。
但是新加坡尤索夫·伊萨东南亚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的黎洪和(Le Hong Hiep)指,河内对此已深思熟虑,而美国的协议只是“象征性而非实质性的”。
“越南梦”
名称或许是象征性的,但是更紧密的关系可能意味着更好的商业协议,以及对中国更低的依赖。
越南有年轻而且教育程度高的劳动力。它还培养了一种创业精神,使之对美国投资者非常具有吸引力——特别是那些希望将生产基地从中国迁出的投资者。
戴尔(Dell)、谷歌(Google)、微软(Microsoft)和苹果(Apple)等巨头公司近年来都将部分供应链转移到了越南。而随着河内试图脱离对莫斯科的依赖之际,美国还将其视作一个有前途的武器和军事装备市场。
华盛顿还积极帮助越南成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的重要一环,发展它的电子产业——这些是已经成为争议点的领域,因为美国试图限制中国获取先进技术。
美国总统拜登前往越南签署协议
然而,越南可能并不把自己和美国的新伙伴关系看作是非此即彼的站队。随着北京的经济放缓,河内与华盛顿靠拢的关系只不过是出于务实考虑。
“我在美国生活了七年,我知道美国梦,而我得到了那样机会。但是我想,我有一个更大的梦想——越南梦,”越南两轮电动车制造商Selex Motors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阮友福(Nguyen Huu Phuoc)说。
他一边说,一边站在公司的仓库里,指着他的电动滑板车生产线。
阮先生五年前创办了这家企业。现在,他与Grab和来赞达(Lazada)等主要电商快递平台签订了合同。
他在越南中部一个没有电力的小村庄长大。在他的一生中,见证了自己国家从世界上其中一个最贫穷的国家发展为亚洲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
“我希望为建设一个繁荣和可持续的越南做出贡献,充分利用我们的机遇和潜力。我们错过了很多机会,但是我觉得现在是时候了,我们正是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代。”
在他谈话的时候,一家中国快递公司的高管们正在等候商讨交易。在旁观察的还有英国的外交官,他们和BBC一起进行这场难得的访问。
越南两轮电动车制造商Selex Motors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阮友福。
这无疑是一个清晰的讯号,显示拜登将会面临的挑战。他需要在战略利益与捍卫人权及自由之间来回权衡。
根据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的说法,越南政府的批评者会面临恐吓、骚扰和监禁。
越南共产党箝制着媒体,政府则控制着所有纸媒和广播机构。
在中国的后院
但是拜登大有可能会对此视而不见,因为对于华盛顿来说,这当中需要权衡的东西有很多。
这一伙伴关系当中最大的赢面在于它是发生在北京的后院。
拜登政府为了将河内争取过来是付出了很大努力。在过去两年里,拜登派过副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以及其他人极力游说越南。美国的航母也不时停靠到越南的港口。
“这反映出越南在我们现正扩大的印太地区伙伴关系网络中将会发挥的领导作用,”白宫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在拜登访问前的一次简报会上这样表示。
这个亚洲范围内的“伙伴关系网络”在过去几个月里肯定是有所扩大的。华盛顿谈成了对菲律宾四个新军事基地的使用权,而且可圈可点的是,它还成功与两个在东亚互相竞争的盟友日本和韩国达成了三边协议。
曾经,哪怕是让这些领导人坐在同一个房间里都是不可能的。美国还与所罗门群岛签署了太平洋的安全协议。
太平洋论坛的印太外交与安全策略项目的高级主任约翰·海明斯博士(Dr John Hemmings)表示,这种外交的速度似乎“令中国措手不及”。
“北京或许并没有意识到华盛顿从这些成功操作当中获益能有多快,”海明斯博士说,“华盛顿不想说自己处在冷战中。相反,它正在吸引那些有自由民主制度或者主权正面临风险的国家。这种双重手段对该地区越来越具有吸引力。”
越南可能也在向北京发出示警,因为后者在南中国海的主权主张上继续步步进逼。
越南拥有年轻的劳动力,这令它成为替代中国作为生产基地的一个绝佳选择
就在上周,越南媒体报道,越南渔民声称中国海警船在有主权争议的西沙群岛附近向他们的船只开水炮。
但是,黎洪和说,越南并不希望为了和美国交朋友而与中国决裂。
“在越南的计算中,加强与美国的关系不应该导致其与中国关系的恶化。我们已经看到一些迹象,越南甚至可能很快就会迎接习主席来访,”他说。
河内肯定是预知到中国的反应。在拜登到访前,越南共产党中央总书党阮富仲(Nguyen Phu Trong)就去过与中国接壤的边境,与中国大使会面并赞扬两国的友谊。
“没有第三个国家想在一场大国对抗当中选边站,但是这一地区的大多数国家都迫切需要在对繁荣和安全至关重要的多个领域当中进行国际合作,”亚太安全研究中心(Asia Pacific Center for Security Studies)的教授伏温(Alexander Vuving)说。
“利用地区国家的这些需求是大国竞争当中的关键,”他说。
但是毫无疑问,华盛顿在亚洲招揽更多盟友之际,美国与越南已经成为了更好的朋友。
民意调查显示,美国在越南非常受到仰慕。人们并未忘记20世纪最残酷战争之一所带来的恐怖,但是自1995年外交关系正常化以来,双方已经增进了互信。
两国已经共同合作,帮助寻找失踪的美国士兵遗骸,华盛顿也协助了越南对他们自己的士兵遗骸进行鉴定。
而每一年,有数以万计的越南学生前往美国留学,这一点也对和解之路有所帮助。
大学生梁洪阳相信,与美国的合作会令越南的前景更好
“我们是河内理大的学生,我们聪明,我们年轻,我们有力量,”一群学生在河内理工大学呼喊着口号,护送BBC人员的政府官员警觉地看着他们。
在另一个地方,一名年轻男子拿起了吉他,弹奏着一首流行的越南歌曲,歌曲讲述的是感激你眼前拥有的一切。
“韩国和日本的科技公司正在将资金投入到越南来,建设技术中心,现在美国也来了,”大二学梁洪阳(Luong Hong Duong)说道。
“我可以看到,越南将来会成为美国的另一个硅谷,所有人都会来这里工作。我迫不及待地盼着这一刻的到来。”
相关评论:越南版“尼克松访华”上演,越南的国运要来了吗?
就在“911”的前一天,美国总统拜登访问了越南。美国总统访越,本来也没什么新鲜的。在拜登之前,还有克林顿、布什、奥巴马分别访问过越南,如果“懂王”特朗普不是只有一届任期,说不定现在访问越南的就是他。
但是拜登这一次访问越南的重要性,能与克林顿当年的“破冰之旅”相比,如果按照我们中国人熟悉的历史,甚至可以称为越南版的“尼克松访华”。
尼克松访华是当年最为轰动的外交事件,中美两方发表了联合公报,打破了两个国家相互隔绝25年的历史,也为后来的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础,从此中美关系进行了180度转弯,进入一个蜜月期。
而越南对于此次拜登的到访,也进行了高规格接待,美越双方还签订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
这代表着曾经相互敌对的两个国家,将进入一个最高级别的外交关系,在此之前,越南只与与中国、俄罗斯、印度和韩国签订过这样的协议。
越南已经成了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去年越南超过英国,成为美国第七大货物贸易伙伴。美国也成为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场,去年也是越南第二大游客来源国,仅次于韩国。
这一次美国将大力扶持越南的芯片和新能源汽车产业,越南是去年亚洲增长最快的经济体,致力于成为下一个全球半导体中心,并且其电动汽车产业不断发展。越南电动汽车制造商 VinFast上个月在美国上市,估值飙升超过福特和通用汽车等公司,目前已成为全球最有价值的汽车公司之一。
种种利好政策,越南仿佛在重演当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崛起之路。
越南的国运真的要来了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拿越南现在的情况,和当年中国经济腾飞的过程进行对比,看看中国当年做对了哪些选择,现在越南是不是也都做对了。但总有人说中国的情况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拥有十几亿人口,其中有几个亿的廉价劳动力,中国工人的吃苦耐劳世界第一,这些都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因素,也是其他国家无法相比的。
所以我这里就不用中国的情况来做参照,毕竟有些事情也不让说。但我们不要忘了,在东亚范围内,不仅仅只有中国经济腾飞了,还有日本、韩国,也都是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创造了“经济奇迹”。而且这两个国家的人口和越南相比也更为接近,所以参照日韩经济的崛起过程,更有意义。
越南的目标其实不是成为下一个中国,毕竟中国的体量不是谁都能模仿的,越南的目标是成为下一个日韩。
著名的历史学家沃勒斯坦曾经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列举出三种发展战略:一是加入世界经济体系,二是抓住机会搞进口替代工业化,三是和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完全脱钩搞自己的生产。
第二种方法进口替代工业化,就是采取关税、汇率和限制进口的方法,扶持本国工业产品的发展,达到民族品牌替代进口的功能。这个方法许多拉美国家都尝试过,尽管在短期内能够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难以长久。
第三种方法几十年前也有国家实验过,闭关锁国自给自足,事实证明更加行不通。
而日韩采用的都是第一种方法,积极拥抱世界经济体系,融入到全球价值链当中。其实中国的改革开放也是采用了第一种方法,这一点大家应该有共识。
我来看日韩两国经济崛起的的轨迹。
日本战后经济完全崩溃,当时美国认为一个贫穷的日本很可能再度走上极端道路,于是决定对日本经济进行扶持。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把自己的军需生产和维修基地设在了日本,并且不顾英国反对,帮日本加入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让日本经济走向了“出口导向”,绝地重生。
此后日本又抓住了多个机遇,由政府大力扶持半导体、计算机、新能源材料、汽车等产业,顺应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保持了20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
韩国经济的崛起更有代表性。在刚刚建国时,韩国是东亚最贫穷的国家,好一点工业基本都在朝鲜,韩国就是一个大农村。
韩国经济崛起于60年代,朴正熙上台之后,改变了过去进口替代工业化的战略,看到了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市场对韩国完全开放的机遇,提出了“贸易立国,出口第一”的口号。
这个崛起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60年代以轻纺工业品为主的出口导向战略,抓住了欧美发达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进行产业升级,让出了劳动力密集型市场的机遇;第二阶段是从70年代开始以重化工业品为主的出口导向战略,抓住了美欧日受能源危机影响进行产业升级、让出资源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市场的机遇。
你可以说这些机遇都是日韩的国运,也可以说这是他们都积极加入到全球价值链当中,都担任过不可替代的角色。
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让自己融入到了全球价值链中。
中国建立起了“世界工厂”的地位,缺少了“中国制造”那世界经济将难以运转。“世界工厂”的建立不仅仅是中国有全球最多的人口,最能吃苦的工人,还有中国政府的超强资源调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还有配合“世界工厂”的物流、基建、社会管理等等一系列因素,所以想要取代这个“世界工厂”的地位,就不仅仅是把工厂迁移过去就行的,你的基建、物流、上下游产业链能不能建起来,这都不是朝夕之功。
但是,并不是不可能。
全球价值链正在进行重构。
当中国的用工成本上升,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越南,就是这场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受益者和幸运儿。
2022年,越南的外商直接投资(FDI)飙升至十年来最高点。戴尔、谷歌、微软和苹果(等跨国公司近年均已将部分供应链迁至越南,并且还在加大投入,作为一种“中国+1”战略的一部分。
所谓的“中国+1”,就是把跨国投资在中国之外做一个“备份”,跨国企业可以降低受到供应链中断、汇率波动或关税风险等影响。如果其中一个地点的市场或经营状况出现变化,可以迅速扩大其在另一个国家的生产规模。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南与美国签订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将两国关系上升到最高级别,越南人肯定会觉得这是他们经济腾飞的一个重大机遇,这是自己的国运要来了。当然现在这么认为的可能还有印度。
那么我们中国应不应该有危机感呢?当然需要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需要有忧患意识。
美国目前在主导与中国经济进行脱钩,在东南亚国家推广“中国+1”战略,在一点一点地重构全球价值链。
这些我们拦不住,美国要扶持谁,要跟谁交朋友,是他们的事情。
我们需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我们如何保住自己的优势?当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市场转移之后,我们的产业升级是否已经成功?房地产的放宽政策已经出到了“认房不认贷”,如果还没有起色该怎么办?我们是否能够在困难的局面下重建市场信心,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