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生物燃油?中国产“地沟油”燃料涉嫌造假?(组图)

生物燃油有助于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受到了欧盟的经济激励。其原料则大有讲究:如果是来自“地沟油”等废弃物,则是变废为宝;若是来自棕榈油、玉米等农作物,则有与人争粮、毁林耕地之虞。现在,中国企业似乎正用后者冒充前者。

秸秆、地沟油等废弃物可以制成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生物甲烷等燃料。图为德国生物燃料厂商VERBIO的工厂,一辆运送生物燃料的货车上贴有“油箱里有秸秆 - 减少90%的二氧化碳排放”字样。

(德国之声中文网)废弃的食用油、秸秆等生物质,可以加工成燃料。与传统的自石油提炼的燃油相比,生物燃料的碳排放净值明显较低。有鉴于此,欧盟的气候政策鼓励生产使用生物燃料。尤其是"先进生物燃油"的需求近期更是大增,价格也随之上涨。

从中国进口的先进生物柴油增速尤其快。德国生物燃料产业协会总经理鲍曼(Elmar Baumann)指出,2023年上半年自中国进口的先进生物柴油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

进口量随着需求上升,这本应是寻常事。但是先进生物燃料的产量增加却绝不可能那么简单。作为欧洲最大的生物柴油生产商之一的德国VERBIO公司就指出,这种新型燃料只能在特殊的工厂进行。该公司董事长绍特(Claus Sauter)介绍说,他们的生产线花了大约三年的时间来设计、建造、调试,而中国产生物燃油在短时间内"平白无故地"大量涌入欧洲市场就显得十分可疑。"而且,中国人的报价只有我们的一半,要知道仅运费成本就占了20%。这绝不可能。"

生物燃料产业协会的鲍曼也有同样的怀疑。他猜测,中国企业可能将棕榈油制成的燃料进行了重新申报。

欧盟大力鼓励"地沟油"

根据欧盟的规划,交通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必须在2030年前下降25%。在德国,矿物油行业自2015年起就必须持续减少其燃油的碳排放量。为了满足这一法律要求,炼油企业开始将生物燃油与传统的柴油、汽油、煤油等混合。比如,欧洲市面上销售的柴油通常含有7%的生物燃料。

生物燃油的原料大有讲究。根据欧盟的法规,如果原料是油菜籽、大豆、谷物,那么每实际减少一吨的碳排放,法律意义上也计为一吨;如果原料是垃圾、"地沟油"之类的废弃物,那么每实际减少一吨的碳排放就能折算为两吨。立法者的初衷是,避免生物燃料产业过度使用农产品原料、出现"与人争粮"或者毁林耕种的局面。在这样的法律背景下,欧洲的矿物油行业自然十分青睐"地沟油"等废弃物出产的先进生物燃油。

欧洲企业濒临破产

尽管需求大增,欧洲的生物燃料厂商如今却生计维艰。这是因为自中国进口的生物燃油大幅增加,导致市场价格在最近几个月暴跌。自今年初以来,欧洲的先进生物柴油价格跌幅已经超过50%。

欧洲废弃物与先进生物燃料协会(EWABA)今年6月就警告说,一些欧洲厂商正濒临破产,其成员企业中将近有一半已经停产或者考虑在短期内停产,大多数企业都在亏损状态。

煎炸用油废弃后可以用来生产生物燃油

谁来认证"地沟油"?

生物燃油的原料究竟是存有"与人争粮"、毁林耕种之虞的农产品,还是"地沟油"秸秆等废弃物?这个问题非常有赖于现场监管。德国生物燃料产业协会总经理鲍曼解释说:"即便在实验室,也难以验证成品生物燃油的原料成分究竟是新鲜植物油还是废弃的煎炸植物油。我们不得不依靠各类证书。"

审计人员必须核查可持续性认证书中所记载的原料、温室气体减排量是否属实。他们需要现场抽查"地沟油"等废弃物是否真的被收集起来用于生产先进生物燃油。

不过,这种认证和审计方式目前可谓是漏洞百出。欧盟并没有要求审计员核查工厂是否真的有能力来处理收集得来的废弃物原料。更为严重的问题是:欧盟规定的不定期突击抽查,无法针对中国厂商开展。鲍曼解释说:"这种突击抽查在中国无法进行,因为中国政府不允许外国政府官员随意入境。"

马来西亚一片被砍伐的雨林即将用来种植棕榈

棕榈油假装"地沟油"

相比"地沟油"等废弃物,通过棕榈油制造生物燃油的成本更低。但是,作为农产品,棕榈油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在印尼和马来西亚等地,大量的雨林正因为棕榈油而被砍伐。因此,欧盟不鼓励使用棕榈油,并规定2030年前禁止在欧洲市场上销售棕榈油制成的生物燃料。

德国生物燃料产业协会总经理鲍曼告诉德国之声,就在今年5月,一家欧洲大型生物燃料厂商的总经理前往中国,来到了一座岛屿,那里经常有印度尼西亚船只停靠。这名经理被告知,由印尼棕榈油制成的生物柴油也将运抵这里,只需重新申报,就能作为价格更高的先进生物柴油出售给欧洲。

图为德国生物燃料厂商VERBIO的工厂

欧洲如何防范中国企业造假?

欧盟的"地沟油"认证体系在今年3月就留意到了业界对中国生物燃油原料的怀疑。作为监管机构之一的德国联邦农业与食品局不久前对一家企业的三个生物燃油工厂进行了特别检查,随后撤销了该企业的相关认证。但是德国政府以及欧盟委员会尚未能确认欧洲业界对中国"地沟油"的怀疑。

德国生物燃料产业协会的鲍曼认为,在中方允许德国监管部门的稽查员入境中国之前,应该暂停对中国产先进生物燃料的激励政策,不再将一吨减排量折算为两吨。他呼吁德国以及欧盟尽快采取反制措施,以保护欧洲产业免受欺诈性竞争的损害。

德国绿能厂商VERBIO的董事长绍特更是警告说,不仅仅生物燃料行业受到无法对中国企业进行有效监管的困扰。今后,钢、铝等材料的制造过程是否环保,也十分有赖于认证机制。"未来,中国生产的绿色氢气(即用绿色电力生产的氢气)可能会一船又一船地运往欧洲。但是实际上中国人可能是用俄罗斯的天然气生产氢气,然后申报成绿色氢气。这样的伪绿色中国产品将给欧洲本土产业带来灭顶之灾,也会加大欧洲对中国产品的依赖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