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IMF上调全球经济成长预期 中国维持5.2%

根据IMF今年7月的报告,2023年和2024年全球经济皆预期会成长3%,跟疫情前相比仍然低迷。IMF指出,在先进国家发展趋缓之际,新兴经济体引领了经济成长。不过,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和青年失业率问题,仍然令人忧虑。

中国恒大集团7月17日公布财报,显示2021年和2022年总计亏损8120.3亿人民币,负债超过2.4万亿元人民币。图为北京一处恒大的楼盘。(资料照)

(德国之声中文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週二(7月25日)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上调了2023年的全球经济成长预测,从4月份预期的2.8%调升至3%。

IMF报告指出,全球经济成长预期有小幅回升,原因是今年第1季服务业出现复苏,加上劳动市场表现强劲。此外,通胀稍有缓和,2023年全球整体通胀率预计为6.8%。比4月的预期稍低;IMF全球经济研究部门主管丹尼尔.李(Daniel Leigh)指出,这主要是因为IMF将中国的通胀数字大幅下调了约0.9个百分点,并降至1.1%。

然而,虽然今年7月的经济成长预期略高于4月,“但从历史標准来看仍然低迷”。由于全球经济风险持续存在,2024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平平,同样大约是3%。跟2021年6.3%的整体经济增长率,以及去年的3.5%相比,2023年和2024年成长预期迟缓。

报告写道:“全球经济成长面臨的风险平衡,仍然偏向下行。如果出现进一步的冲击,例如俄乌战事加剧,或是极端天气事件等因素,而触发更严格的货币政策,那么通胀仍可能继续居高不下、甚至上升。”

“我们正在步入正轨,但还没有走出困境。”IMF首席经济学家古兰沙(Pierre-Olivier Gourinchas)向路透社指出,放眼未来5年,整体经济成长可能接近或稍高于3%,这跟新冠疫情之前相比,成长明显放缓。从2000年到2019年,平均每年经济成长预期为3.8%。

盡管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但中国青年失业率已超过20%,也显示中国劳动力市场需求萎缩。图为去年北京的一场就业博览会。

新兴经济体引领经济成长IMF预期,2023年和2024年新兴经济体将有4%至4.1%的经济成长,主要驱动力来自亚洲,特别是中国与印度。相较之下,先进国家的整体经济成长预期,在今年和明年分别是1.5%和1.4%。

依个别国家来看,IMF预期印度今年经济成长6.1%,对中国的预期则维持不变,仍然是5.2%。虽然中国自去年底松绑防疫政策后,经济有了复苏,但从今年第2季数据看来有放缓迹象。古兰沙指出,其中一个原因是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仍不景气,影响消费者信心;此外,全球经济表现不振,也代表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减少。

近期北京政府推出一连串振兴民营经济、增强内需的政策。对此,IMF专家丹尼尔.李表示乐见,但若要进一步强化成长动力,“还有很多可以做的”,特别是“保障预售的房产确实交付,并为家庭提供针对性的支持”,以提高市场信心、促进消费。

对于在中国投资的外国企业而言,中国的商业环境仍不容过度乐观;据路透社26日整理,许多外企最近展现谨慎态度,例如花旗集团(Citigroup)形容其中国业务情况为“最令人失望”,在最初的疫后经济复苏之后就成长减速;不过,法国奢侈品品牌路威酩轩集团(LVMH)在中国的业务出现强劲反弹,今年第2季全球销售年增长17%。

先进国家经济成长趋缓

IMF预期今年美国经济将成长1.8%,比4月的预期增加0.2个百分点,主因是第1季的消费增长显示出韧性。IMF首席经济学家古兰沙向法新社表示:“我们谨慎的评估是,美国经济可以避免走向衰退之路……朝著通胀目标前进的同时,不会在未来陷入衰退。”不过,他也说这是“一条非常非常狭窄的道路”。

七国集团(G7)之中,仅有德国将出现经济萎缩,2023年预计缩减0.3%;这个数字比IMF今年4月预期德国经济萎缩0.1%,更为悲观。不过,IMF预期德国经济在2024年将增长1.3%。

古兰沙在25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全球经济成长迟缓的原因,其一是疫情时期各国政府投入巨资保护国内经济,如今却不见得有足够的财政资源进行结构改革;其二,则可能跟人口老化有关。

此外,古兰沙还提到“地缘经济的分化加剧”,并不利于全球经济发展:“全球经济可能分裂成敌对的集团,这对于那些最仰赖全球经济整合、直接投资和技术转移的新兴、发展中的经济体来说,将会伤害最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