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5日至19日短短的5天内,印度总理、日本首相、土耳其总统和中亚五国的总统,先后到访中东海湾国家。其实在2022年俄乌冲突后,也曾发生过外国领导人扎堆到访海湾国家的情况,他们希望以此来保障本国的能源供应,但那次扎堆前来的多为西方国家,而此次均为亚洲国家。亚洲国家的首脑到访,虽然“能源外交”是动因之一,但各国领导人谈的更多的是加强双边贸易往来和合作,希望吸引海湾国家的投资,或在海湾国家经济多元化过程中分得“一杯羹”。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钮松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东亚、西亚、南亚、中亚主要国家的领导人密集访问海湾国家,这显而易见体现了海湾国家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中东和解潮为海湾形势的稳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也显著提振了各国对展开与海湾国家合作的信心。
沙特首都利雅德(新华社图)
“新能源”外交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海湾国家行始于沙特,16日他与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举行会谈,在17日和18日又分别与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举行了会谈。这是日本首相3年来首次访问中东。
在2022年俄乌冲突后,日本对海湾国家的能源依赖度进一步提升。当年,日本原油进口总量的93%来自中东,其中42%来自沙特阿拉伯,34%来自阿联酋。岸田文雄此访,保证日本的能源安全固然是其重要考虑。但同时日本将脱碳技术合作作为此行主要“卖点”,向海湾国家推销日本的新能源技术。在此访中,日本与沙特和阿联酋,就提供氢、氨相关脱碳技术达成共识,并签署了一系列开发清洁氢气、生产氨和再生燃料的协议。沙特能源部也发表声明称,沙特将保障对日本的石油供应。钮松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海湾国家除了传统的油气贸易优势以外,还在新能源、数字经济、国防工业、投资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国际合作空间。能源外交依旧在海湾国家的对外交往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其他领域的合作比重正不断上升。日本急需在中东“刷存在感”。日本外务省的官员此前曾表示:“日本对沙特等中东国家的访问无法再推迟。”沙特已宣布与中国和韩国开展投资和技术领域合作。NGC国际咨询首席执行官(CEO)巴哈(Mohamed Bahaa)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如今在海湾国家,无论是贸易企业,还是科创类企业,都在考虑从中国引进一些技术和项目,来加速企业的发展。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在2022年11月访问了韩国,双方就石油化工、环保技术等领域的合作,签署了26项投资协议和备忘录。韩国在2023年1月还与阿联酋达成了总额300亿美元的合作项目。
经济合作
晚于岸田文雄1天,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17日抵达沙特,开启对沙特、阿联酋及卡塔尔三国的访问。这是他在5月总统选举中赢得连任后首次访问中东。
去年土耳其通胀水平一度超过85%,达到24年来最高水平。为缓解长期通货膨胀和本币疲软的影响,土耳其急需引入外国投资,而资金充裕的海湾国家成为埃尔多安的重要目标。所以埃尔多安此行的核心是财政问题。此前,海湾国家已通过货币互换或将资金直接存入土耳其政府账户帮助其缓解持续的外汇危机。而土耳其也投桃报李,在17日与沙特签署一系列合作谅解备忘录,包括在沙特生产土耳其无人机及配套系统设备。印度总理莫迪则在15日到访了阿联酋,这是30多年来印度总理的首次到访。双方在财政金融问题上取得突破,两国央行达成协议,同意以本国货币即迪拉姆和卢比进行跨境结算。19日,中亚五国的总统又齐聚于沙特海滨城市吉达,参加首届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中亚国家峰会。在会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强调,应加强双边和多边政治协商以实现地区和国际的安全与稳定并应对各类挑战,同时应确保供应链、物流、通信、粮食、能源等领域的安全,加强绿色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增加商业和投资机会。近三年来,中东地区局势不断缓和。沙特和伊朗恢复外交,海湾国家握手言和,也门局势持续降温,这些促使中东逐渐远离过去的动乱与对抗。钮松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正是在这种政治与经济双重因素的合力之下,各国争先恐后地期望与海湾国家展开相关具体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跨地区多国领导人几乎同时出访海湾国家。值班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