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叔杂谈作者“明叔”原名明金维 新华社国际部财经新闻采编室副主任
(2023年7月摄于山东泰山景区天街段)
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GDP数据出炉,在国内外都广受关注。
当季,中国GDP同比增长6.3%,高于第一季度的4.5%。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为5.5%,与年初全国两会时设定的“5%左右”的增长目标基本一致。
从我过去一个多月在新疆、重庆、四川和山东等地走访的经验看,当前暑期旅游及相关消费非常旺盛。
从新疆的天山天池,到重庆的朝天门、洪崖洞,再到四川的都江堰、峨眉山,以及山东曲阜的孔庙、尼山圣境和泰山等风景区,到处都人潮涌动。
当前,正值中国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暑假,尤其是中考、高考结束后,中国家长带着孩子出游的需求持续旺盛。
几乎可以肯定地说,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经济复苏的势头还会更加强劲。
按理说,对于这样一个经济数据,一般人的正常反应应该是,“舒一口气”,然后继续埋头苦干才对。
但是,中国GDP数据公布后,美西方媒体却传来各种“负面声音”。
有人说,虽然第二季度GDP增速有6.3%,但是,去年同期受上海等地疫情影响,基础很低,这个增速“有水分”。
还有人说,第二季度GDP环比增速只有0.8%,是多少年以来的最低点。
还有一些人则继续在进出口、房地产等数据中“努力”寻找“中国经济很糟糕”的证据。
他们说的对不对?
当然对。
中国经济是不是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当然是。
但是,这就能否定中国经济当前仍在稳步复苏的事实吗?
当然不能。
今年第二季度6.3%的GDP增速,你可以用各种“条件”去修正它,但是,再怎么修正,它也比2%好吧?也比3%好吧?
经济数据本来年年都有基数的问题,但是,不管怎么说,增长了就是增长了,增速高就是比增速低好。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谁在“鸡蛋里头挑骨头”,总是不知疲倦地从中国经济数据中寻找“负面新闻”呢?
我看到了三种人。
第一种人是美西方媒体。
这不稀奇,在他们眼中,中国经济从来就没有好过,中国经济从来都是问题重重的,中国经济从来都是要等着出问题、等着爆发危机,甚至是要崩溃的。
路透社、彭博社、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
没有一个“好东西”。
“唱衰”中国是他们的本能,也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但是,就像很多网友说的,这些美西方媒体关于中国经济的报道,从来都是“精神分裂”的。
形象一点来说就是,一周之内,一三五,他们散布“中国崩溃论”,二四六,他们散布“中国威胁论”。
很多中国网民就纳闷儿,“既然中国都要崩溃了,那我们怎么还有能力威胁你们呢?”
美西方媒体“唱衰”中国经济,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他们对中国有强烈的意识形态“仇恨”心理,是因为他们一直带着一种“白人至上”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傲慢、自大心态,是因为他们根本看不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多少年来,他们只是一厢情愿地觉得,“中国跟西方不同,中国就一定是错的,中国就一定会完蛋。”
只是三四十年过去了,事实一再无情地打着他们的脸,他们越来越陷入一种“认知失调”的悲惨状态——“明明看中国哪哪儿都不顺眼,为什么中国的发展还是一直比较好?更可气的是,为什么中国的发展比美西方国家还要好?”
只要他们不放弃意识形态的偏见和傲慢、自大的心态,只要他们不去谦虚地了解中国真实发生的一切,“他们的苦日子还在后头”。
第二种唱衰中国经济的人,是中国内部深受美西方媒体报道影响的人,在某些行业、某些人群中尤为突出。
他们由于职业习惯或工作便利,天天看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彭博社等美西方媒体的涉华报道,并深受其影响,完全丧失了批判性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他们的“可怜”之处就在于,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些媒体背后的意识形态图谋,更不了解这些媒体长期用移花接木、断章取义的方式,“唱衰”中国经济背后的阴暗目的。
他们不仅不了解这些,反而以自己可以看到美西方媒体的报道而“沾沾自喜”,反而觉得他们通过美西方媒体的报道才掌握了关于中国经济的“真相”。
这些人,对中国政府公布的权威统计数据“拒不接受”,对中国专家给出的研判一概不看。
说到底,这些人就是一群拥有严重“被殖民者”心态而毫无自我觉察能力的“可怜虫”。
他们内心深处,是对所谓的“体制”是不信任的,是不接受的。
他们内心深处,就是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就是觉得那些不怀好意的美西方媒体,对中国经济的歪曲、污蔑,比中国人自己的研判更加靠谱。
这不是“被殖民者”心态是什么?
第三种人的情况比较复杂。
他们本身可能并无恶意,但是,他们要么受到了美西方媒体和那些具有“被殖民者”特征的人群的影响,要么他们因为身边的一些具体负面情况,从而对整个中国经济缺乏信心。
分析完到底是谁在唱衰中国经济,我们再来看一看,中国最权威的人士对中国经济是如何研判的,世界最权威的机构对中国经济是如何研判的。
据报道,全国政协7月17日在京召开2023年上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座谈会。全国政协委员和专家宁吉喆、林毅夫、易纲、陈四清、白重恩、杨成长、王昌林、徐南平、温枢刚、杨伟民等发言。大家认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市场需求稳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要保持战略定力,着力稳增长、保民生、防风险,推动我国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另外,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中国今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三分之一左右。未来五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贡献者,为全球GDP增长贡献份额预计将达22.6%,是美国的两倍。
这些真正的专家和权威机构,难道不比中国某些行业的那些“野路子”分析人士更专业?
最后,我再分享一点我自己对中国经济的看法,纯属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当前中国经济仍处在疫情后的修复期,表现称不上“惊艳”,但却非常“扎实”,尤其是放在与美欧日等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对比中来看,中国经济即便不是“一枝独秀”,也是继续保持领跑的态势。我们自己完全没有必要整天跟着美西方的调子来“唱衰”中国经济。如果你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你就知道,这么做是多么荒谬、多么愚蠢;
——中国经济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第一,房地产正在“以时间换空间”,在慢慢“排雷”,在化解风险,同时又要兼顾正常的行业发展需求;第二,疫情当中美西方经济刺激计划的效果在减弱,加上受俄乌冲突、中美博弈等地缘政治局势影响,外需明显下降;第三,中国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等行业发展迅速,但PC、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则受到市场饱和、缺乏突破性技术创新等因素制约,出现明显下降。整体看,中国在高科技行业内的投资增速一直居高不下,在下一代科技进步和产业革命浪潮中的“抢位”和“卡位”非常及时,这部分投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潜力未来将逐步释放,让中国经济在中长期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部分行业存在问题,不可否认,目前看,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行业。例如,房地产行业低迷;消费互联网行业的“红利期”已经告终,中国互联网“巨头”除了国际化外,在中国市场飞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外贸相关的行业受外需下降影响较大等。这些行业的问题,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创新来解决。中国的企业不妨多向微软学习,多向特斯拉学习,多向苹果学习。抱怨是没有用的。美国经济形势那么不好,还是有一批创新的美国企业日子过得很好,包括人工智能芯片巨头英伟达、Chat GPT背后的Open AI等;
——在最坏的时代,也有无数的投资机会,更何况在今天的中国?我个人强烈看好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相关的产业。我过去一两年,在全国各地跑,肉眼可见,汉服文化在蓬勃复兴,全国各个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夜经济、传统文化演艺等都在快速发展。未来,跟传统文化相关的服装、服饰、演艺、电影、电视剧、话剧、婚庆、旅游等,一定会有几万亿的大市场机会。这一次追光动画制作的《长安三万里》动画电影火爆暑期档,就是明证。大家只要去西安的大唐不夜城看看,只要去平遥的《又见平遥》沉浸式话剧看看,只要去苏州、无锡、扬州的景点去看看,就能知道传统文化复兴有多么火爆。
悲观者可能是对的,但是,只有乐观者才能开创未来。
天行健,君子应自强不息。
出于种种原因,有意或无意去“唱衰”自己国家的人,是可耻的。
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