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定义月入3000就是中产 为何老百姓不认同?

中国专家重新定义了中等收入群体。他叫李实,是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院长,曾三次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从他的名字可以看出来,给他取名为“实”的人,一定是希望他能够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知。

可是,这位李实教授在办公室里研究出来的结论,却是在舆论场掀起了轩然大波。李实提出,月入3000,就算是中等收入群体了。

这一结论,引起民众普遍的质疑。月入3000,在外面打工,交完房租,恐怕连饭都吃不饱,怎么还算是中等收入群体了呢?难道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这么低的吗?

李实额外指出,月入3000,已经高于世界银行划定的发展中国家中等收入标准。那么,世界银行划定的发展中国家中等收入标准是什么呢?队长特意去查了一下,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成年人每月收入在10-100美元,即年收入在3650-35600美元之间,就算是中等收入群体。以最新的人民币美元汇率计算,世界银行的中等收入最低入门标准就是年收入26122元。只要个人年收入超过26122元,就可以进入中等收入群体了,月薪就是2176元。

这么说,李实教授给出的标准确实比世界银行更高。可为什么网友们不买账呢?难道是李实教授和世界银行都错了吗?

在队长看来,关于中等收入群体的定义,大家存在巨大的分歧。在李实教授和世界银行的眼里,中等收入群体是指收入水平位于所在地人均收入水平偏上的人群。世界银行划定的标准为什么会这么低?因为它的范畴是放在全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国家阵营中,中国属于头部力量,在人均GDP上已经超过了传统的俄罗斯、巴西、阿根廷、马来西亚等领先的发展中国家。

当世界银行拿中国与俄罗斯、巴西、阿根廷、马来西亚,还有印度、巴基斯坦、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放在一起时,得出来的中等收入标准就是远远低于中国的人均收入。

李实教授是怎么算出来的月入3000,就是中等收入群体呢?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883元,月均可支配收入为3073元。中国工资收入的中位数是31370元,月均工资为2614元。

如果一个人月入3000,那么你的月收入就超过了一半中国人的平均工资收入,也达到了全国月均可支配收入水平。这时候,你就不算低收入群体了,怎么都算是中等收入群体了。

李实教授特别指出,中国的农民工、非技术人才、自主创业人群是最有潜力成为中等收入群体的。言外之意就是,农民工、非技术人才和自主创业人群,还达不到月入3000的中等收入水平。

因大基建放缓,很多农民工都回农村了,创业者这年头别说赚钱,不亏就是好事。李实教授拐个弯,还是说出了一些不方便说的话。

为什么我们月入3000,依然感觉不到幸福呢?这就是网友们对中等收入群体的理解出现了偏差。中等收入不代表生活幸福。

世界各国对中等收入群体的标准都不一样。美国的中等收入标准是家庭年收入在3万-20万美元。按这个标准,美国80%的家庭都进入中等收入群体了。可是,一个家庭在美国年入3万美元,就真的幸福了吗?折合月薪只有2500美元。月入2500美元,就能养活一个美国家庭了吗?除了衣食住行,房贷、车贷、助学贷款等,能支付得起吗?

印度的中等收入标准是年入3.375万卢比到15万卢比,折合人民币就是3276元到13107元,月入273到1092元。这个标准比世界银行还要低。在印度,只要每天支出超过2美元,就算中等收入群体了。

从这些就可以看到,各国专家、各国政府眼里的中等收入群体与老百姓眼里的中等收入群体,完全是两个概念。在普通人眼里,中等收入家庭起码有一套房,有辆车,可以养活一到两个娃,收入稳定有保障,不用担心失业,还有几十万的存款,每年可以定期出去旅游一两次,生活质量远远超过普通打工人。

这才能叫中等收入家庭,这才能叫中产阶级,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公务员、教师、医生、程序猿、互联网大厂员工、新闻记者等。

可广大农民工、私营企业制造业工人、还有广大灵活就业者,在收入稳定性这一块,就已经输了。

在队长看来,李实教授得出的结论过于书生化,缺乏实践性的认知。中国的人均GDP与马来西亚处于同一水平,我们可以以马来西亚为参照。根据马来西亚政府的规定,月入3000马币,为低收入群体,月入6275马币,为中等收入人群,月入13148马币,则为高收入人群,折合人民币分别是4642元/月,9710元/月,20346元/月。

从这就能看到,马来西亚的中等收入标准更符合实际。低于4642元/月的属于低收入群体,9710元/月为中等收入群体,20346元/月为高收入群体。

同时,马来西亚的房价比中国要便宜得多,首都吉隆坡的房价约在1.5到2万人民币/平米,远远低于中国的北上广深,其他城市就更便宜了。要是把房贷也算上的话,中国的中等收入标准应该比马来西亚再高一点,就更能贴合中国的实际了。

在专家眼里,中等收入群体是一个数字,在老百姓眼里,中等收入意味着美好生活。定义不同,标准才会不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