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纪硕鸣
记得还是在5年前去过澳门,那时的澳门正欣欣向荣; 去横琴更是十年前的访问,那时的横琴也在热火朝天中,恨不得马上掏钱买楼。 但今天,似乎都进入了冬季,感觉就是一个“冷”字。
一早到香港港澳码头买票去澳门,早上9:30的航班,无论是码头、出境还是航船上,人烟稀少,应该是我所有去澳门经历中最冷冷清清的一次。 船舱中旅客稀稀落落散坐在各处。 自然,上岸后澳门口岸过关,已经没有以往排长队的境况了。
看了几个赌场,赌台都空空的只有庄家自己坐着拍苍蝇,街上冷清也是我所有去澳门见到的最寒的一次。 因为要联络谈投资项目,约了下午5:00到珠海横琴见领导。 朋友送我去横琴关口,到了大桥边,私家车不能过去,要搭巴士才能到达横琴一边。
上了巴士,我没有澳门的交通卡,也没有小额现金。 6元交通费,手上有的最小面额是20港币。 不想浪费太多钱。 于是在车上找人兑换成2张十元的。 澳门吸引国际游客,电子化时代,外来人士都不会备当地货币,这就有些尴尬。 能不能学学伦敦,没有交通卡可以用信用卡上车刷一下呢? 这在技术上应该不难。
想不到巴士下来,已经就是横琴口岸的珠海一方了。 两地实施了一卡两检,入境澳门用香港身份证,出境却不用,只刷回乡证就进入珠海横琴。 我想到的是,澳珠两地的信息和资料已经实现了共享。
踏入横琴,依然是“冷”,那种要大变样的热情没了。 十年前采访横琴新区管理委员会领导,我撰文时第一句用的是:宾客来到横琴岛,主人都会热情推荐品尝别有风味的蚝,所以“珠海横琴岛上‘蚝’情万丈”。 可惜这只是记忆中的事了。 据说,目前横琴在试行粤澳共管,澳门主管的新合作模式。 澳门历来以“赌”为主业,现在以澳门主管引入新产业也是一种创新。 但这一次,我只感到横琴很冷。
傍晚,第一次经港珠澳大桥返港,意外地发现,有长者卡,车票可以半价。 但无论是珠海桥头、桥上的车辆及返到香港,都显得冷清。
电视上正播放香港总商会调查,发现香港企业各行各业人手不足,74%受访企业正面对人才短缺问题,当中61%表示情况已持续1至3年,主因人才寻求更高薪酬(79%)和移民(70%)。 面对人才流失,部分公司会增加薪酬待遇吸纳人才,但亦有逾两成公司已将部分或所有业务迁离香港。 有人怕冷,选择躲避。
香港总商会的调查反映,香港移民潮导致香港人才流失的情况没见放缓,劳动人口在2019年初至2022年底减少了超过21万,长远对香港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已经流失的香港劳动力不可能在短期内回流香港,而这个人才缺口还在扩大中。 总商会建议政府的输入劳工政策应该着眼于中低层员工,以及扩大和简化现有人才计划的标准。
可以看到,香港这个夏日一直没有走出人才寒冷。 当然,如果面向大中华区,不乏大有人才供你选择。 内地去年的毕业生还在等待中,今年又有一千多万大学生投放市场。
问题是,不久前的港府政策一直是鼓励年轻人投身大湾区工作,还以补贴工资的方式劝他们积极主动去湾区工作。 当时我就在不同场合提出批评,没有一个政府会鼓励自己的年轻人离开本地。 当然,这种情况只有菲律宾会做,他们鼓励菲佣出去赚外汇。
遇冷要防寒,所以束紧脖子,包裹身子,不动少做事就自然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