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中国农业银行发布公告,将对个人长期不动存折账户开展排查清理工作。排查清理范围为截至2022年底,五年以上(含五年)没有交易、存款余额为零且没有其他关联业务的活期存折。该行将于2023年7月起,陆续开展活期存折排查清理工作。
(来源:中国农业银行)
此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也纷纷对异常账户进行清理,包括长期没有交易且没有资金的“睡眠账户”以及同一客户名下的超量账户。
银行清理个人账户的原因一方面与央行监管规定有关,另一方面与2020年末开始的“断卡”行动有关。根据央行规定,同一个客户在同一银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账户的银行卡,此举旨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因此,银行清理个人账户旨在确保账户与资金安全,合理利用个人银行账户资源,并配合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严控信用卡资金流向!多家银行出手
近日,广发银行发布公告,对信用卡资金用途规范进行明确,要求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房地产领域、投资理财领域、购买非消费型保险等七个方面。自信用卡新规发布以来,陆续有银行发布公告严控信用卡资金流向。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还有海口农商银行、北京银行、光大银行发布相关公告。
业内人士认为,严控信用卡资金流向,有助于更好保护持卡人合法权益。
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房地产领域等
近日,广发银行发布公告称,为营造良好的信用卡使用环境,保障持卡人信用卡资金安全,根据国家监管要求,对信用卡资金用途进一步重申。
根据公告,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房地产领域,如购买房产、支付购房首付款、购买车位、缴纳房产税等;不得用于投资理财领域,如购买股票、基金、期货、理财产品、投资性贵金属及其他权益性投资;不得用于购买分红型保险、投资连结险、万能险等非消费型保险等七个方面。
图片来源:广发银行官网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还有多家银行发布公告加强信用卡资金用途管控。
海口农商银行于4月底发布公告管控信用卡在分类别商户的交易,同时加强信用卡异常用卡行为的管理。今年1月,光大银行、北京银行发布公告,加强信用卡消费和现金分期资金流向管控。
图片来源:海口农商银行信用卡微信公众号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银行发布的公告中,均提到对出现非消费领域交易行为的管控措施。比如,根据广发银行公告,若持卡人信用卡资金用于上述或其他非消费领域,可能导致交易失败;该行将对涉嫌非消费领域交易行为持卡人采取包括但不限于限制交易、降额、停卡、终止分期等相关措施。
保护持卡人合法权益
对于规范信用卡资金用途的原因,多家银行表示,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保障持卡人信用卡资金安全。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有助于规范信用卡市场秩序,更好保护持卡人合法权益。
去年7月,原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准确监测和管控信用卡资金实际用途。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偿还贷款、投资等领域,严禁流入政策限制或者禁止性领域。
自《通知》发布后,陆续有银行发布相关公告,严控信用卡资金流向。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翁梓驰表示,银行发布公告对信用卡资金用途进行规范,是为了满足监管要求,能够规范信用卡业务良性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对信用卡的风控会更加严格,银行应进一步加强信用卡的经营管理。翁梓驰认为,未来银行应进一步提升内部风控能力,加强对信用卡套现、骗贷等行为的风险识别。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对持卡人来说,应理性使用信用卡,不过度透支,不违规套现,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让信用卡成为个人的“信用名片”。
清理“睡眠账户”
此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发布了类似公告,针对长期不动的“睡眠账户”展开清理工作。
今年2月2日,中国银行公告称,自2023年3月20日起,将对连续18个月及以上无主动交易、且无任何未偿还款项和存款的长期睡眠信用卡,分阶段进行信用卡降额、停用或销卡等相关处理。
随后在4月1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布《关于长期睡眠信用卡账户安全管理工作的公告》。自2023年4月11日起,针对连续18个月及以上无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为零、溢缴款为零的部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信用卡,该行将对符合上述条件的信用卡账户或卡片纳入账户安全管理范围,开始分批进行信用卡销卡销户及其他安全管理。
其实,自2020年以来,已有多家银行在行动。2021年5月7日,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将对您长期不用的个人银行账户(借记卡和活期存折)开展清理工作,对符合清理条件的账户限制部分金融服务功能。
清理范围包括截至2021年6月30日,凡连续三年以上(含三年)未发生客户主动交易,账户余额为零,且未签订信用卡、个人贷款还款及其他代收代付协议的账户(借记卡和活期存折,下同),其账户功能将调整为非柜面业务只收不付。其中金融社保卡、军人保障卡、武警军人保障卡、退役军人拥军优抚卡、公积金联名卡等政策类账户;理财金账户卡、财富理财金卡等特色账户不纳入清理。
2021年1月5日,建设银行同样发布公告称,截至2020年10月31日,连续三年以上(含三年)未发生存现、取现、转账等主动交易,账户余额为0,且无信用卡约定还款、个人贷款还款等签约关系的借记卡、准贷记卡、活期存折账户,均在清理范围内。
2021年12月3日,交通银行在官网发布公告称,为保障用户的账户与资金安全,便于合理安排和使用个人银行账户,交行将对长期不用的个人银行账户(包括个人借记卡、个人人民币活期存折以及个人活期一本通)暂停部分金融服务功能。
此外,邮政储蓄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也发布了类似公告,启动对长期不动个人银行账户的清理工作。
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保障账户与资金安全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纷纷清理“睡眠账户”一方面是希望能有效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从源头遏制电信网络诈骗,保护账户及资金安全;另一方面是加强账户管理,引导大家合理安排和使用个人银行账户资源。
2016年以来,央行全面推行个人账户分类管理制度。根据相关规定,自2016年12月1日起,同一个人在同一家银行(以法人为单位,下同)只能开立一个Ⅰ类户(为银行结算账户,含银行卡,下同),在同一家支付机构只能开立一个Ⅲ类户。此举是为了有效遏制买卖账户和假冒开户的行为,强化个人对本人账户的管理,建立个人账户保护机制。
2020年10月10日,国务院召开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断卡”行动。严厉打击整治非法开办贩卖电话卡、银行卡违法犯罪,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高发态势,切实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
随着“断卡”行动的部署及推动,银行等金融机构针对“睡眠账户”重点整治,不断加强个人银行账户的管理。
3月20日,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银行卡总量小幅增长,个人银行账户数量增速放缓。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开立个人银行账户140.74亿户,同比增长3.64%。
截至2022年末,全国共开立银行卡94.78亿张,同比增长2.50%。其中,借记卡86.80亿张,同比增长2.76%;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98亿张,同比下降0.28%。人均持有银行卡6.71张,其中,人均持有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0.57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