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蒸发4000亿 长城汽车为何跌跌不休?(组图)

没出意外,长城汽车销量又下滑了。

这已经不知道是长城汽车连续第多少个月销量下滑了。

根据3月销量报告,长城汽车一共卖出90240辆,同比下滑10.59%,包括海外销量22293台。也就是说,长城汽车3月份的国内销量已经下滑至67947辆。

承担长城汽车销量支柱的仍旧是哈弗、坦克、长城炮皮卡三大品牌、哈弗作为创造长城巅峰的SUV品牌只卖了47419辆,颓势尽显。在2020年以前,一款哈弗H6的销量都不只这个数。

坦克和炮系列表现稳定,分别卖出11950辆、19981辆。虽然坦克、炮系列销量稳定,但增长空间也非常有限。这两大细分领域都过于小众,可以为长城汽车托底,但难以实现高速增长,严重拖累长城总销量的是魏牌。

为了打造魏牌,魏建军说过:“我把姓氏都赌上去了,魏牌只能胜不能败。”可现实是惨淡的,魏牌3月销量1273辆,同比暴跌73%,正式沦为边缘品牌。为了做好魏,长城还和比亚迪交换了商标,用商标“登陆舰”换了比亚迪的“魏”。可这个“魏”的商标却是砸在长城手里了。

和长城相比,奇瑞也是一家在新能源转型上慢半拍的传统车厂。可是,奇瑞的表现却比长城要均衡得多。长城最大的失误就是在哈弗汽车声名鹊起的时候,没有把海外市场铺开。在整体销量结构中,奇瑞已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在3月份,奇瑞总销量12.5万辆,同比增长52.7%,一季度卖出33万辆,创下历史新高,连续第10个月销量破10万。奇瑞还是一个另类,它不是依靠新能源实现高速增长的,而是依靠燃油车不断逆袭的。

队长多次强调过,未来是燃油车和电动车并存的时代。除了中国、美国、欧盟三大地区存在较大的新能源市场,南美、俄罗斯、中东、东盟、非洲等地区,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燃油车为主。因为这些地区在推广电动车方面有两大阻力:

一是,中东、俄罗斯这样的地区,油气是赖以生存,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不可能用新能源自毁长城。况且,他们的油价非常便宜,电动车在使用上没有成本优势。

二是,非洲、南美、东盟、南亚等地区过于贫穷,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财政无法支撑建设遍布全国的充电桩服务和储能设施。

奇瑞能够依托燃油车逆袭,主要就是抓住了俄罗斯、中东和南美洲的燃油车市场。在新能源汽车大潮中,很多中国人忽视了中国自主燃油车的进步,仍旧认为,中国的燃油车在国际上无法与德系、日系、韩系相竞争。奇瑞证明: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只要把海外渠道铺开,中国汽车一样可以在海外畅销。国内已经有两个成功案例,一个是奇瑞,另一个就是上汽。这两家国营车企是最早在海外拓展销售渠道的中国车厂,但区别在于,上汽主攻的是英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市场,而奇瑞主攻的是俄罗斯、中东、南美等欠发达国家市场。

上汽和奇瑞相比,还有一大优势。在出口方面,上汽是燃油车和电动车两条腿走路,而奇瑞主攻燃油车。中国80%以上的出口汽车都是燃油车。中国燃油车的国际竞争力被严重低估了。

长城最吃亏的,就吃亏在不够重视国际燃油车市场,国际燃油车的销售渠道建设不如奇瑞。这让长城汽车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进则难以迅速扩大出口,退则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中流血内卷。

同样是打中高端品牌,奇瑞旗下的捷途、星途虽然起步不如长城魏,但在增速上,却全面反超,碾压了长城。当魏牌月销只剩1000余辆时,星途卖出了6458辆,同比增长92.9%。星途还有一大优势,它从诞生开始,就可以进入奇瑞的国际销售渠道。

国际燃油车市场既能为奇瑞赚来真金白银,反哺新能源技术研发,又能帮助奇瑞提升国际品牌声量。从燃油车和电动车并存的判断来看,燃油车、电动车两条腿,国内市场、国外市场两条道,一起走才是更健康的。

可长城汽车仿佛陷入了迷茫。主打女性市场的欧拉品牌,原本是宝马mini的最佳国产平替车型。它品质碾压五菱mini,价格又比宝马mini便宜,抢占了一个女性新白领的细分市场。

可是,开门红的欧拉品牌硬生生被玩砸了。一是芯片门曝光,用英特尔老旧芯片代替高通芯片。二是停产黑猫、白猫两款平价车型,全面走向闪电猫、芭蕾猫高端车型,价格拉升到20万级别。这不仅极大地缩小了目标用户,还把用户口碑给干砸了。

欧拉品牌由盛转衰,就是从黑猫、白猫停产开始的。和奇瑞相比,长城的技术并不差。但是,奇瑞胜在中庸之道。

它很传统,严重遵守传统车厂的发展路径。从平价车开始做,把平价车做稳了,再做中高端。做中高端时,不急不慢,不乱取名字,不瞎请代言人,不搞花式营销。它就把车做出来,再建渠道,没有互联网营销,也没有惊人的网红语录。在定价策略上,还是以性价比为主。即便是做中高端的星途品牌,在定价上也是中规中矩,没有新势力那么激进。

在外人看来,奇瑞就是太平庸了,缺乏亮点,没有狼性。可这样平庸的奇瑞,却在国内汽车卷成一片红海时,它在国际市场上风景独好。

长城汽车最大的毛病就是瞎折腾,品牌内耗,缺乏战略定力。

一手好牌,真的是被打得稀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