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被回国” 阿里被分拆 中国经济会好起来吗



阿里巴巴集团北京总部

近日,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在该企业创办人马云返回中国后,阿里巴巴随即宣布将把六大业务分拆。有评论认为,当局对此似乎早有部署,是等马云回国后才公布消息。

中国电商龙头企业阿里巴巴在创始人马云返回中国的消息公开后,在周二(3月28日)宣布"1+6+N"的新重组方案,把集团的六大业务分拆,各自成立董事会。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10多分钟的问答视频中,解释了重组原因。他表示,阿里巴巴的体量要适应市场变化必须要走这一步。

张勇:"过去几年我们做了一些铺垫,让我们今天有底气,可以跨历史性的一步,这也是面对市场瞬息万变变化的必须反应。因为我们今天这个阿里的组织太大了,我们怎么样真的让组织变简单、变得敏捷,我觉得还是要从头部入手;同时通过这个方式,能够真正使大家能够根据各自战场的需要来确定策略。不是说所有问题都只是阿里巴巴集团大家庭当中的一员,孩子大了,还是要走出去,要独立面对市场,我们必须要走这一步。"

中国媒体引述张勇在全体员工的信中提到,"不改变自身就会被时代打败",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具备条件的业务集团和公司将有独立融资和上市的可能性。

评论:重组方案等同把阿里巴巴"肢解" 是马云求自保与中共的交易

经济学者司令表示,阿里巴巴多年来的经营稳定,这次重组应结合马云返国的事一起分析,相信马云是看透在中国式现代化下,民企只有走公私合营被国有资本吸纳的路,选择把自己建立的集团帝国分解,以求平安。

司令:"中国政府等同是杀鸡儆猴,把阿里巴巴彻底肢解,就好像是任中国政府摆布的鱼肉剁成六刀,可以水煮、有的要清蒸类似的方法,把它消化掉。其实,马云回国绝不是巧合,恰恰是向外界宣示,马云和中国政府达成某种交易,回来是在求自保。在中国现在向左转、公私合营的体制生态之下,至少早交比晚交在政治待遇上会好受一些,就像当年荣毅仁的荣氏家族,马云上了一堂无奈的课。 "

司令形容,分拆行动后,中国政府已把体量最大的韭菜田收割,估计阿里巴巴日后会变成中国宏观调控的部分,资本会被转移至当局喜欢的投资领域,变成解决中国财政危机的工具。

评论:阿里巴巴被"肢解"正反映中共视龙头民企为威胁

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教授谢田表示,该事件反映出中共怕民企坐大成为威胁,分拆阿里巴巴可能早已规划,等马云回中国后才公布。

谢田:"中共不愿意看到一个民企影响力那么大,对中共来说是个大的威胁,它宁可小一点,便于掌控。等马云回去,他们才把分拆的事情公布出来。因为分拆的话,对马云来说等于是公司被迫肢解的做法,如果马云仍在海外没法说好话,一旦出现那种状况的话,中共肯定就下不来台。所以把他叫回去再公布,又把他羞辱一番。"

评论:马云回国和阿里巴巴分拆 将对中国民企造成寒蝉效应

谢田表示,阿里巴巴在分拆后股价上扬,不代表是民企重拾经营信心,反而突出其反效果。

谢田:"如果马云可以不回来,对这个民企来说会放心一点,因为他们以后也可能被中共割了韭菜,至少可以拿了钱和跑出去。但现在马云有那么多的钱、手眼通天,有很大影响力的人物也得乖乖地回来,那就说明中共的控制有多么严厉。这些民企对他们来说,会信心大跌,他们以后恐怕也跑不出,进入寒蝉才对。 "

财经评论人利世民也表示,阿里巴巴的业务是一环扣一环,这次重组在财务和经营方面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配合马云回国的时间对外发放消息,这是不得不做的选择,也显示中共对民企的不信任,容不下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大民企。他认为,在这种背景下,分拆也无助阿里巴巴换取当局更多的信任。


马云"被回国",中国经济会好起来吗?

"马云回国"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将走出困境?时评作家长平认为,如果没有制度建设,再多"马云"一起回国,也不能刺激出经济发展,而只能刺激出"反右"劳改农场和"心肌梗塞"。

本周中国最抢眼球的新闻,不是马英九祭祖,而是马云回国--哪怕马英九一行浩浩荡荡,跨省过市,而马云只是"被拍摄到"在杭州的一个非正式现身。

这背后的原因,一是近些年来中国企业家一个接着一个"失踪",恍如恐怖电影情节;二是大家都在焦虑:陷入困境的中国经济,还有机会好起来吗?

这些"恐怖电影情节"告诉我们,一个人不需要像马云这样聪明,也知道在国外呆着更安全。根据彭博社报道,知情者透露,中国政府之前努力说服在中国境外旅行的马云返回国内,以展示政府对商界的支持。但是,马云希望留在海外。由此可见,马云回国非他所愿,是一种"被回国"。当然,我们都乐见马云出现的阳光明媚的云谷学校,而不是某个阴暗潮湿的牢房。但是,从权力操弄的意义上说,让一个大活人人间蒸发,与让一个想"云游"海外的人"被拍摄到"现身国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有人联想到十年前的徐明回国。徐明也曾经是中国风光一时的企业家,同时被外界认为是薄熙来的"家臣"。薄熙来与王立军反目之后,他曾与另外两名"家臣"前往重庆劝和,无果,预知大事不妙,三人遂乘坐徐明私人飞机逃往澳大利亚。十天之后,他们又飞回来了。回来之后不到一个月,三个人就和薄熙来一起被捕了。随后徐明被判刑入狱,并于刑满前一年(2015 年)因"心肌埂塞"死在狱中,终年 44 岁。

徐明是迫于压力"被回国",还是自己研判了形势主动回国,我们无从得知。从故事的结局看,他似乎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我认为马云的故事很不一样。其中一个区别是,徐明回国的背景是,当局正在全力以赴"搞政治";马云回国的时候,据称当局想要"搞经济",甚至这被认为是他"被回国"的原因。

2021年10月马云被拍到在西班牙度假

马云为什么"出国"?

中国媒体对"马云回国"高调报道,但是几乎都不能向读者解释他为什么"出国"。2020 年10 月,马云在上海一个金融论坛演讲,"吐槽"了中国政府对金融业的控制。很快,马云为实际控制人的金融科技公司蚂蚁集团的首次公开募股(IPO)被叫停,当局宣布对马云创建的阿里巴巴集团进行反垄断调查。随后,行事高调的马云几乎从公众眼中消失了。

媒体捕风捉影,显示他可能正在低调地"云游"海外。

在此后的几年里,从房地产到互联网平台再到教育等行业都遭到中国当局政府的无情打压。因此,正如我在《长平观察:马云的中国智慧》

一文中指出的那样:"有人会说,如果马云再聪明一点,再低调一点,对于金融系统的问题'看见了当没看见',是不是就能够平安无事呢?当然不是。领导震怒只是表面现象,背后是专制理性。专制理性告诉当权者,绝不允许民营企业一家独大,所有资本都要控制在政府手里,所有垄断企业都必须是国有企业。"

问题在于,"所有资本都要控制在政府手里,所有垄断企业都必须是国有企业"那不就是"改革开放"之前的经济状态吗?它的另外一个更让人熟知的描述是"贫穷落后"。根据媒体报道,各地经济衰退到"搞政治"都难以为继了--"文革"后期正是如此--因此当局转念一想,既然政局大定,何不"搞经济"呢?

2020年10月马云在上海"吐槽"了中国政府对金融业的控制

"中国金融基本上没有系统"

从近几日的舆论反应和股市涨跌看,"马云回国"的确刺激了市场,释放出当局要"搞经济"的信号。但是,这个刺激能够持续吗?四十年来,中国经济的起死回生,靠的是对劳动力和企业家的松绑;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则是中国因为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受益于国际规则、全球资本和西方科技。

作为一个媒体外行,马云在购买《南华早报》之后训诫编辑记者"看见了当没看见",那是自以为是,为虎作伥;但是,作为一个涉足金融领域的企业家,马云在"出国"前对当局的批评是非常到位的。他说:"中国不是金融系统性风险","中国金融基本上没有系统"。

不仅中国金融,整个中国经济都"基本上没有系统"(制度建设)。对于这样的经济,不要说一个"马云"回国,像 1949 年前后那样,多少个"马云"一起回国,也不能刺激出经济发展,而只能刺激出"反右"劳改农场和"心肌梗塞"。要建立"经济系统",首先要解决的是"马云出国"的问题。


相关评论:马云回国,中国企业家或迎来一个政策小阳春

马云回中国了,接下来外界在观察他会呆多久。尽管中国的企业家们会遇到各种各样具体的困难,但整体上或会迎来非常重要的政策环境的小阳春。


2015年习近平访美时与马云和思科总裁钱伯斯(John Chambers,左)一道访问微软公司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商界的领袖人物马云的去国和归国都牵动市场神经,让人浮想联翩。这反映马云虽然已经隐居三年,但依然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在中国两会结束半月,新政府正式运作之际,马云回国了,而就在他回国的前一刻,彭博社还援引消息人士称,马云表示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留在国外,并强调自己已经从阿里卸任,将专注于研究农业技术。

笔者可以确认彭博社这个消息的准确性。前段时间,有友人从日本来访,他同马云相熟,来美前刚同马云见过一面,问马是否有回国打算,告知暂时没有。那种在私人场合说的话应该是马云的真实心态。换言之,至少在半月前,马云确实还不想回国。那么促使他改变注意的也就在这半月内。根据路透社报道,李强自去年底以来就要求马云返回大陆,希望这能提振企业家的商业信心。很可能马云的回国跟浙江派去的游说人员加强了游说力度有关,甚至不排除他们直接受命于李强。

马云的回国也跟下面这条新闻有关。在马云回国信息曝光的当天,阿里巴巴宣布,在集团之下,将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菜鸟、国际数字商业、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将分别成立董事会,实行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 CEO 负责制,阿里巴巴集团则将全面实行控股公司管理。集团现任董事长张勇称,阿里将迎来"创办 24 年来最重要的一次组织变革",之所以要进行这样一次变革,用张勇在写给阿里员工的公开信中的话说,"新财年伊始,我们全力响应国家'拼经济'的号召"。

马云虽然已经淡出了阿里集团的管理层,但他仍是单一最大股东,尤其是某种类似精神领袖的角色是现在的管理层成员不可替代的。因此,有理由认为,阿里的这次组织变革,是经询了马云的意见并在他的同意下做的,而变革的目的,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也就是说,马云和李强这位新任总理,在这一点上找到了契合点,从而使得在习近平那儿马云的回国有了正当性。

马云的回国更多表现在作为一个商界领袖的象征价值

为拼经济,请回马云

笔者自去年中共 20 大以来,多次说过,今年会是新政府全力拼经济的一年,要拼经济,就得拥抱私营企业,恢复企业家们的信心,而如果把马云请回国,将有助于达成这一目标。作为中国商界的一个标杆式人物,过去几年频受习的打压,如何对待马云,企业家们都在观望,这是检验中国政府真正有诚意对待企业家,重视民营经济,保护私有产权的试金石,胜过政府的一打文件以及中国领导人空洞干巴的信心喊话。当然,这并不是说,马云不回国,就不表明中国政府不会重视民营经济,不想全力去拼经济。可对企业家而言,效果还是要差很多,很难让他们打消对中国政府的疑心。

现在马云回来了,接下来外界在观察他会呆多久,行动能否自由。去国相信不是马云的本意,尽管作为亿万富豪,他不存在一般去国者会遇到的生计困难,但也难免不会没有自我放逐的心态,故在条件适当的情况下,回国亦是选项。笔者说的条件适当,不是指安全问题,而是自由度的问题。中国政府能够给马云多大的自由行动的空间,应该是两者交易的条件。有看法认为,只有马云证明他可以自由地出入国门,才能说明中国政府真有诚意。言下之意,马云回来了,可能就再也出不去。但笔者觉得这种可能性应该不存在。因为如果再限制马云出国,性质将非常非常恶劣,比他不回国对企业家们信心的打击要严重得多,对李强的信誉也是一大打击。中国政府对马云的承诺可能是来去自由,当然,未必是交换条件,马云也会做到谨言慎行,不会再放炮。毕竟中国的整个政治和社会生态发生了本质改变,马云不可能不明白这一点。

不过,马云的回国更多表现在作为一个商界领袖的象征价值,对企业家们的信心有着鼓舞和激励作用,但对解决中国经济目前遇到的实际困难,甚至是阿里自身的发展,作用可能就有限。信心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固然重要,尤其在困难时期,然而,要启动当下的中国经济,尚需从各方面使力。

只要有钱赚,对政府昨天的打压会选择暂时忘记。2014年9月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

更多的企业家会结束观望

因此,外界看到,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高官日前利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和博鳌亚洲论坛这两个平台,对国际社会特别是外资密集发布中国将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信号。无论是习的贺信,还是李强和丁薛祥的致辞,以及相关经济部门的部长们在两个论坛年会的演讲来看,重点表述的都是中国将扩大市场准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性开放,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商务部长王文涛更是在短短三天,接连会见了苹果公司、溢达集团、雀巢集团、宝马集团等 11 家跨国公司高管,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还分别受到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和国家副主席韩正的接见。这种频率和对外资的重视,在习近平统治的前10年罕见。

原因无他,就是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年里实在太差,尽管目前看来开局不错,但今年要实现 5%左右的增长目标,也不那么轻松。问题还在于,经济增长不能只是一年或者两年,要有持续性,而在中美对抗的大环境下,要保持这种持续性非常困难,随时可能中断。这就必须激活内资和外资对中国的信心和积极性。相对外资,中国私人企业家对中国政府的信心和信任度尤差。

虽然资本的本性有见利忘义的一面,只要有钱赚,对政府昨天的打压会选择暂时忘记,总有人跃跃欲试,你不想吃这块肉,自有人惦记它。然而,对很多企业家来说,对政府的打压会让他们记忆尤深,心有余悸,要消除这些企业家的忧虑乃至恐惧,就需借助某些特定人物和事件。马云注定了是这种特定人物。可以预期,他回国后,更多的企业家可能会结束观望状态。

尽管在做企业的过程中,中国的企业家们会遇到各种各样具体的困难,但整体上或会迎来于企业发展而言非常重要的政策环境的小阳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