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内卷的尽头 是外企吗?外企迎来就业“回潮”

这两年,外企迎来了一波就业“回潮”。

社交平台上,年轻人们纷纷逃离大厂,转行外企——一个被称作内卷时代“乌托邦”的地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996文化盛行的当下,外企的工作环境听起来像在另一个世界:没有996、双休不工作、不加班、女性友好、提倡WLB(Work Life Balance)……

怪不得网上盛传:外企,才是工作的尽头。

所以那么多人想去养老的外企,真的不卷吗?高贵的外企,又为什么可以不卷?

进了外企才知道,班还可以这样上

如果你问:外企“香”在哪?必不可少的一点肯定是:外企不加班。

在这个时代,你可能很难想象,还有公司有双休,能准点下班,甚至还能早下班。

外企就是如此。

根据谷雨数据对Github上名为WorkingTime项目的统计,超过80%的外企人在晚上8点前下班。而在民企,只有一半人8点前下班,近20%的人在10点后才下班[1]。

而对多数国内职场人来说,加班已成常态。北大的数据显示,2010~2018年,我国22-45岁的已婚群体每周平均工作时长约49个小时。按照每周双休日算,每人平均每天工作9.8个小时,也就是加了两小时班[2]。



傍晚灯火通明的写字楼。国内职场打工人加班已是常态 / 视觉中国

而外企人呢?“从不加班,加班需说明原因,下班时领导会来催下班”、“不提倡加班,加班过多的部门会被HR找谈话”、“不需要加班,你真的可以先走”……

这么一比,外企人好像真的活在天堂。

不仅如此,外企还很早就实施了弹性工作制,也允许员工“WFH”(work from home)。



很多外企提倡居家办公 / 图虫创意

例如,2008年起,快消类外企宝洁就已经在推行“弹性工作制”,允许员工每周一天居家办公[3]。

这样一来,员工就省去了通勤时间,可以美美睡个懒觉。

不加班只是基础,福利好才是王道。

外企的最大福利,是休假真的多。

很多欧美国家的法定年假普遍在20天以上[4],因此,绝大部分欧美企业本身就有长期带薪休假的规定。

与之相比,我国法律规定的年假天数本就较少[5],更遑论很多企业还会在放假这件事上“偷工减料”。

中青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7人的调查显示,受访者中,近90%的外企人有带薪休假制度,而只有64%左右的私企员工会放满假期[6]。

外企年假能休多少天?举例来说,宝洁入职年假可达18天[7],雀巢的年假在12~20天[8],罗氏公司的年假在15天以上,还有24天的带薪病假[9]。

小红书上,甚至有外企人一年的休假加起来达85天。

又不加班,假期还多,算下来外企虽然每月工资不高,但小时薪资很可能胜过大热产业。

怪不得人家说:互联网那些“加班的穷人”看似拿着“少爷的年薪”,实际则是拿着“跑堂的时薪”。

对女性来说,外企更是个好去处。

对婚育女性,外企给足福利。外企的产假很长,在雀巢,女性员工的全薪产假达18周[11];化学公司陶氏的产假也达16周,不仅适用于女性和男性员工,还适用于养父母员工[12]。

而在本土企业,女性进入职场本身已困难重重。

未孕者,企业担心怀孕就没法干活;生了一个的女性,在职场上会变成“随时生二胎的定时炸弹”;已经生完二胎的女性,就会被认为“没有精力投入工作”[13]。



在本土企业的职场中,女性员工往往困难重重,很难平衡工作与婚育 / 视觉中国

更不用提我国法定产假只有98天[14],而且有的本土企业中,女性刚请产假,公司就立马换人[15];有时女性入职公司,还要签合同承诺不会生育[16]。

比起来,外企简直是女生工作天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事实上,外企对福利的投入本身就很高。

咨询公司美世报告显示,2022年,三分之一的外企将10%及以上的薪酬投入在员工福利待遇上,而只有五分之一的民企有类似投入[17]。

因此近两年,很多人纷纷跳槽去外企。根据第一财经2021年的报告,外企已经成为打工人们跳槽的首选目的地[18]。

只是可能很多人一边期待着进外企躺平,也会一边纳闷:在内卷的社会浪潮之下,外企为什么可以不用卷?

为什么外企可以不用卷

外企不用卷,是因为他们的盈利关键不是依靠内卷。

大部分外企从事的主要行业,恰好是中国企业的软肋。也就是说,外企只需要维稳和保持,本土企业却需要百米冲刺。

根据2022年外资统计公报,外企的行业分布集中在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业,及批发和零售业等[19]。

其中,外企占据的大头在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80年代到本世纪初,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第二产业中都占据很大比重,而这其中外商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大于一般产业[20]。



外企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占据先发优势 / 图虫创意

在2000年初,高技术产业里外商资本金占总资本比例近50%[21];同时间段内,国外企业发明专利授权在所有高新技术领域均处于优势地位[22]。

几十年时间里,很多行业,外企早就筑起了技术壁垒。

以工业方面的西门子为例,作为一家老牌工业企业,西门子在工业数控系统方面占据领先地位。在PLC——一种工业运算用的可编程控制器——的市场里,西门子的市占率超40%[23]。同一个赛道的本土企业,加起来只有11%的市场份额[24]。

通信设备的行业中,游戏硬件市场里,索尼(中国)占据53%的份额,其他中国公司加起来,市占率也不到它的一半[25]。

在汽车行业,半导体芯片主要也由来自美、日、韩、欧的外企生产,国内芯片企业大多集中在功率器件等领域,未能覆盖到芯片制造本身的领域[26]。

如此以往,外企既对技术有专利,市场份额又多达半数以上,他们何必卷呢?

在其他行业,本土企业仍然很难穿过那层“玻璃天花板”。

比如医疗行业。如今的医疗设备市场上,西门子医疗、GE医疗、飞利浦三家外企垄断了高端医疗设备,占国内CT市场的53%,MR市场的70%[27]。



在医药市场,辉瑞、默沙东等外资药企常年盘踞头部市场 / 图虫创意

医药市场上,辉瑞、阿斯利康、赛诺菲、默沙东等外资药企也常年盘踞头部市场。2018~2020年,TOP10 的外资药企的市场份额一直高于 TOP 10 的内资药企[28]。

创新药中,跨国药企的占比也更高。2010~2012年上市的24种创新药里,22种来自外企,只有2种来自本土药企[29]。

百年来的技术沉淀,就是这类外企不卷的资本。

即便无需技术,在日常消费品市场里,外企也有不卷的理由——品牌。

虽然最近几年兴起国潮热,但跨国品牌依旧有很大市场。

比如,耐克和阿迪一直占据运动服装类40%及以上的市场份额[30]。化妆品市场里,宝洁一直保持着10%及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国产企业中占比靠前的百雀羚和伽蓝集团,市占率也仅有不到2%[31]。



开在上海南京西路的阿迪店铺 / 图虫创意

本土企业和外资企业,就好像一个是小镇做题家,一个是海淀谷爱凌——前者只能努力卷,后者大可以高呼“WLB”(work life balance)。

退一万步讲,即便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大部分外企也不像本土企业那样卷。

一方面,这和外企的工作文化有关。

外企人有句老话:work smart,not work hard。因此,外企的企业文化尊重员工本身,提倡work life balance。



在外资企业,work life balance 理念让员工有充足的时间享受生活 / 图虫创意

而在本土企业,员工则被教导着像“狼”一样:忠诚、奋斗、不屈不挠,以及晚上不睡觉。

另一方面,外企不卷,也是因为他们有相对成熟的劳工保护制度——比如国外的工会。

几年前,当996文化在我国流行得风生水起,出海企业甚至想出口996文化的时候,国外工会就曾为员工撑腰,抵制这种恶性加班和内卷[32]。

总而言之,外企不卷,主要是因为呆在不卷的行业,拥有不卷的资本,还有文化加持。

只是,没有地方能完全让人养老——外企,也有外企的缺点。

彻底躺平,不存在的选项

外企很好,但也不是毫无缺点的完美工作。

想躺平,首先得接受躺平的另一面:没啥“钱”途。

外企不要求员工内卷,自己在给钱时就也很不卷。

相较于互联网等新兴行业,外企的薪水其实不算高。根据中智咨询在2021年的调查,本科、硕士或博士以上毕业生在外企的起薪都不如民企和国企。博士毕业生在外企入职每月才不到一万二,而去民企则可以拿到将近一万五[33]。

而且,外企的薪资涨幅和上升空间有限,民企反而薪酬涨幅更高。2019年,民企调薪率为7.9%,而日企调薪率仅为6.8%,欧美企业稍微高些,但也只是7.5%[34]。

外企也不像国企那样,是个“铁饭碗”。外企更容易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因此,随着最近全球经济形势变差,外企也都开始裁员。

例如,国外互联网企业迎来裁员潮,2022年初以来,美国1000多家科技企业裁员超过15万人[35];海外多家医药企业也纷纷裁员,包括飞利浦、安进、默克等[36]。

全球经济形势影响下,越来越多人面临失业危机 / 图虫创意

受到国际形势影响,外企在国内也就不再需要那么多员工。近两年,外企每年的员工增长率都比本土企业低10%左右[37]。

外企裁员背后,不只是全国经济低迷,也可能是因为卷不过本土企业。

要知道,没有谁能一直躺平。外企如此安逸的后果,就是被本土企业慢慢超过。最近,各行各业内都有“国潮”涌现,尤其在新兴的科技产业中,外企市场份额正在经历下滑。

比如汽车行业里,国产品牌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比近90%,远远超过合资和外资品牌[38]。

广西省柳州市,新能源汽车工厂里,汽车整装待发 / 图虫创意

在近年高速发展的智能制造业里,无论硬件软件,中国厂商都在逐步崛起,国产替代率逐年上升[39]。

随着国内企业越来越卷,很多外企只有两条路可以走:要么跑,要么卷。

不少企业选择跑。很多美国的互联网公司,包括爱彼迎、亚马逊、领英、微软、雅虎、谷歌等互联网巨头,都在撤离中国市场[40]。由于中国的运营成本越来越贵,科技类外企都逐渐将在中国的供应链转移到印度、越南等地[41]。

还有另一些外企,还想留在中国,而基于和中国企业竞争的需求,他们逐渐“中国化”了。

也就是说,在中国的外企,不少也开始内卷。

最典型如快消行业,管培生招聘录取率低得令人咂舌。每年玛氏综合管理培训生的申请数量超过3万,但2015年仅录取15人;宝洁每年校招申请超10万,最后也就录取不到20人[42]。

外企这样一个“不卷之地”,终究成了卷王才能来的地方。

最后,其实不是所有外企都能躺平。奔着躺平去外企的打工人们,也可能误入虎口。

相传,外企有这样一条鄙视链:欧洲>美国>日韩。其中,日企有着非常悠久的内卷历史。1970年前后,日本就因加班文化闻名遐迩,据国家数据统计,2000年初,日本超过600万的人每周要工作60小时以上。如果按照一周休两天算的话,他们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几乎和996一样“恐怖”[43]。

东京街头,上班族们正赶往公司 / 图虫创意

只能说,外企有卷的,也有不卷的;有活少钱多的,也有活多钱少的。但无论如何,即便在外企,也有竞争存在;只要有竞争,就会有内卷。

要想彻底躺平,你大概只能选择不工作了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