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1省份债务全景曝光 看看地方欠了多少钱(组图)

2022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靠前发力,通过大规模减税降费退税缓税、扩大投资等方式提高了微观主体的抗风险能力,拉动基建投资扩大总需求,有效地助企纾困、抗击疫情、保障民生、稳定经济、促进创新等。当然,一系列经济社会效果的背后是地方政府债务再度攀升。202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和“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近期31个省份陆续发布了2022年财政收支与债务数据和2023年债务化解重点工作计划等,提出要在2023年遏制隐性债务增量、化解存量。如何理性看待地方债务问题,详见《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形势与应对》。

本文对2022年地方显性债务存量、付息情况和投向做全面梳理。整体上我国地方政府显性债务风险可控,但是局部地区债务率较高、偿债压力较大,集中在经济不发达、产业发展落后、财力规模下滑的地区。

风险提示:经济恢复不及预期,财政预算执行数据更新不及时不准确。

正文

一、2022年地方政府显性债务呈现四大特征:总量大、增速快、付息激增、期限拉长

1、我国地方政府债务总量大、增速快。根据财政部预算司统计,截至2022年底,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35.1万亿元,其中,一般债务14.4万亿元,专项债务20.7万亿元。加上25.6万亿元中央政府国债,我国政府债务余额合计超60万亿元。自2017年以来,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以年均16.3%的速度快速增长,远高于同期名义经济增速的7.8%,导致负债率攀升、债务风险不断累积。

2、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政府综合财力后,政府债务风险整体可控。衡量政府债务压力主要用负债率、债务率两个指标,负债率=债务余额/GDP,债务率=债务余额/综合财力。其中,地方政府财力不仅包括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还需考虑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

2022年地方层面财政收支及债务余额数据已基本公布,但中央对各地的转移支付数据仍未公布,债务率指标仍使用2021年数据。截至2022年末,地方政府负债率为29.1%,加上中央政府国债之后,政府负债率合计50.1%,均低于国际通行警戒值,政府债务与经济增长较风险总体可控。2021年末地方政府债务率为105.8%,首次超过100%,主因地方政府财力不足,面临收入压力、支出刚性和举债收紧的三重困难。


3、地方债付息支出激增,专项债发行量大幅扩张。2022年地方政府债券支付利息1.12万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0.8%,较2018年付息翻了一番,首次突破1万亿元。

考虑到地方政府利率并未上升,因而债务规模扩大直接导致了付息支出的激增。近几年存量地方债平均利率基本保持在3.5%左右,2022年平均利率小幅下行至3.39%。2020年疫情爆发后,专项债结存限额被使用,各地专项债发行放量增长。2022年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规模首次突破5万亿,创历史新高,较2019年发行规模翻了一番。


4、地方债特别是专项债的期限明显拉长。从2018年末到2022年末,存量地方债的剩余平均期限从4.4年持续上升至8.5年。其中,专项债剩余期限从2020年开始大幅拉长,2022年末专项债期限首次突破10年。

2019年以来,专项债投向范围不断扩容,特别是允许专项债用作重大项目资本金,使得30年超长期限的基础设施专项债发行量激增,拉长了整体债务期限。

二、经济大省债务存量高、结存限额空间大,天津、吉林地方财力下降、债务风险加大,专项债偿债压力高于一般债,地方债集中投向市政园区

1、从债务规模来看,粤鲁苏浙等经济大省存量债务高。2022年末,债务规模排前五的省份为广东(25082.3亿元)、山东(23588.0亿元)、江苏(20694.1亿元)、浙江(20168.8亿元)和四川(17705.4亿元),分别占地方政府债务总额的7.2%、6.7%、5.9%、5.8%和5.0%。

2、从债务限额来看,上海、江苏等地结存限额用以举债的空间较大。截至2022年末,31省份地方债限额与余额之差合计超2.2万亿元(云南省尚未披露2022年末地方债限额)。

分地区来看,上海(2765)、江苏(1900)、北京(1637)、河北(1410)、河南(1330)、广东(1176)、安徽(1067)七个省市的限额空间超1000亿元,黑龙江、重庆债务余额与限额最为接近,举债空间不足。分类型来看,一般债限额空间1.35万亿元,专项债限额空间达0.85万亿元,一般债限额空间排名前三的依次是上海(1326)、江苏(1061)、河北(1044.8),专项债限额空间排名前三的依次是上海(1438)、江苏(839)、北京(692)。去年11月开始中央提前下达2023年专项债限额,实际可用于今年的地方债额度将会更高。


3、从债务指标来看,疫情冲击地方政府综合财力,导致地方债务率上升。以负债率(政府债务余额/GDP)衡量,截至2022年末,青海和贵州负债率超过60%,分别达到84.3%和61.8%,而江苏、上海和广东经济实力强劲、负债率低于20%,分别为16.8%、19.1%和19.4%。

由于河北、黑龙江、甘肃、江西4省尚未对外披露2022年末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数据,无法计算地方综合财力和债务率。以债务率(政府债务余额/地方综合财力)衡量,本文计算的27个省份中,有23个省份的债务率高于100%警戒线,其中,天津高达295.7%,吉林、云南、辽宁、贵州、福建、重庆、青海债务率超过150%,显示地方债务形势与财力不匹配。债务率最低的是江苏(73.3%)、上海(65.7%)、西藏(21.3%)。部分地区地方财力受疫情冲击严重,导致债务率大幅上升,天津、吉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滑超10%,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滑超60%。

4、从还本付息来看,专项债偿债压力较高。地方债还本资金主要来自于再融资,“借新还旧”较为普遍,因而付息支出对地方财政的压力相对更大。2022年,江苏、山东、浙江、广东地方债还本付息支出超2000亿元,还本支出全国最高的是江苏(2080亿元),付息支出最高的是广东(769亿元)。

偿债率指标方面,受限于数据可得性,河北、黑龙江、甘肃、江西4省无法计算综合财力,其他27个省份可计算综合偿债率;又因为内蒙古、河南付息数据明细以及陕西还本数据明细暂缺,剩下24个省市区可分别计算一般偿债率与专项偿债率。

2022年综合偿债率高于20%的省份有5个,分别是天津(32.9%)、辽宁(25.8%)、贵州(25.1%)、云南(24.2%)和吉林(20.7%)。2022年仅有贵州、辽宁两省一般偿债率超过20%,分别为21.1%和20.2%,总体来看一般债务还本付息压力不大。

2022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普遍下行,29个省份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负增长,导致专项偿债压力加剧。19个省份专项偿债率超过20%,其中天津专项偿债率超150%,云南、青海、辽宁、吉林、山西和宁夏专项偿债率超过50%,分别达到88.1%、86.8%、86.5%、85.5%、55%和50.6%,专项债务还本付息压力较大。




5、从资金投向来看,专项债集中用于市政园区以及交通基础设施领域。2020年以来,新增地方政府债务投向重大项目建设,主要用于铁路、轨道交通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林水利、市政和产业园区建设等,疫情需求还增加了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投入。

根据企业预警通数据,2022年度专项债第一大用途集中在市政和产业园区,规模大幅增长至1.22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7%。其他用途规模增长较多的主要有医疗(3504亿元)、农林水利(2826亿元)、铁路(1577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30%、32%、133%。

分省份来看,22个省份第一大投向都用于市政和产业园区建设。此外,交通基建领域专项债投向较多,内蒙古、甘肃、青海的第一大投向收费公路,上海第一大投向轨道交通,另有14个省份第二或第三大投向用于医疗卫生。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