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的三大支柱 都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中美两国高层官员于当地时间2019年1月30日在华盛顿展开为期两天的贸易谈判,双方在谈判中取得一系列进展。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通过社交网络推特(Twitter)表示,在美国规定的到2019年3月1日为止的期限前,希望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再一次会谈,争取中美达成真正的共识。

持续已久的贸易摩擦使中美关系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出发生重大变化。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为大国合作巩固“地基”——中美人文交流四十年的历程、经验与前景》研究报告发布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巍更是从历史的角度指出,中美关系的三大支柱——政治、经济、社会,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以下为讲话实录。

周恩来通过把政府和人民分开的方式衡量国家关系的做法至今依然有借鉴意义,图为1972年9月28日周恩来回见时任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图源:VCG)

中美关系有三大支柱,现在这三大支柱(政治、经济、社会)都岌岌可危。政治,过去有几个周期,《八一七公报》之后,1984年至1988年,中美的政治关系有个比较好的时期;90年代,从1997年克林顿访华到2000年有个比较好的时期;“9·11事件”之后的2002年至2009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时期有个比较好的周期,其他绝大部分时期都是磕磕绊绊的。

经贸关系是中国最引以为豪的,过去中美经贸关系长足发展,中美在很短时间内取代国际上很多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一对贸易体,成为世界经济的压舱石。2018年,史无前例的贸易战打响,中美经贸关系压舱石的作用动摇,美国人认为是麻烦的问题,很多人提出脱钩的问题,先不说经贸,科技的脱钩是个问题,现在谈判能不能成功,谈判之后能不能执行是个最大的问题。经济不是压舱石,社会上再对抗,中美关系的“战争”可能会打响。中美之间没有贸易矛盾,避免社会敌对,如果不出现社会敌对关系,中美新冷战就打不起来,这点上,中美人文交流可以说是捍卫中美正常关系最后一个纽带。

周恩来衡量国家关系有个最重要的表述,把政府和人民分开,处理和日本的关系,政府是政府,人民是人民,中国今天要重温周恩来这句话的含义。

我最近比较关注华为,也正在做一项华为国际扩张的研究,仔细看了任正非接受媒体的采访,任正非面对女儿被抓,有可能引渡到美国,有可能判处多年的监禁,面对这样的情况,任正非的处理非常冷静和客观,当然媒体需要不断调动他的情绪,会问:“你想你的女儿吗?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任正非反复强调不是很担心,当然,他说的不一定是真实的,“反正女儿翅膀也硬了,我们平常也见不了几面,我们要从法律角度解决。”

我认为,任正非不打算通过这个事件搅起民族情绪。尤其看到华为内部高管写的邮件,不要因为这个事件出现整个公司的反美情绪。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和中国的差距仍然是非常大的,中国要向美国学习。我认为,华为这个公司能走到今天,成为让美国和整个欧洲国家感到非常尊敬,另一方面又害怕的公司,是有原由的。

今天政治和经济上,中美关系面临很大的困难,但不能把这个困难轻易蔓延到两个国家的社会和人民,美国现在出现一些不好的苗头,有一点类似于麦卡锡主义(McCarthyism)的苗头。我认为不要使两个国家的人民陷于的不好关系。

人文交流的主体应该是个人、家庭、大学、智库以及媒体,相关的文化机构,比如博物馆、艺术机构,所以,政府在人文交流当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应该是搭台的作用,不宜冲到人文交流的前列,不能把人文交流变成政府之间的交流。不是政府不起作用,而是提供好的政策保障和政策环境,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恐怕才是人文交流应有的本意所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