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底1月初,新势力们集体交卷。
特斯拉神话破灭,蔚小理没完成销量KPI,还是卖一辆亏一辆。
2023年,将会有超过100款新能源汽车上市,注定更难更内卷。
但至少还能活着,能分口汤喝。
那些倒在2022年的一帮车企们,可就没这个“口福”了。
金杯汽车,1987年“出生”的业界鼻祖,当年热度不比特斯拉差,在2022年最后一天,被下发了“死亡通知书”。
在国民认识度里,金杯排老二,那就没车敢自称老大。
你可以不认识阿斯顿马丁,对劳斯莱斯飞行女神视而不见。但金杯车,绝对是全中国人远远就能一眼锁定的车子。
对它的熟悉度,已经刻进了DNA里。
在国产影视剧里,金杯是黑道打手的专属座驾,破车门哗啦一开,从里面窜出一帮光膀子的纹身哥们;
在现实生活里,它又是拉货、搬家的“梦中情车”,后排座椅一拆,“大胃王”金杯是打工人换蜗居的不二选择。
上至60岁大爷,下至20出头的搬砖社畜,金杯车已经融进了大家的血液里,跟一天三顿饭一样稀松平常。
然而前不久,金杯汽车却昭告天下:没钱了,破产了,不装了。
一代“国民神车”,怎么沦落到这个地步了?
“国民神车”扑街,沦落成润滑油赠品
有句话叫“360行,行行用金杯”。
为什么这么受欢迎?
关键在于便宜、能装、耐造。
你永远不知道金杯车里装了多少人,堆了多少货。
去年,重庆一辆金杯车从交警身边呼啸超车,被拦停后发现,准乘8人硬塞了13人,大家前胸贴后背叠在了一起。
还有一辆北京的金杯,9个人的空间里,蹲着、躺着、撅着18个人。
秦皇岛的金杯面包车更狠,核载10人,沙丁鱼一样挤了22个人,吓得民警赶紧甩出罚单。
在拉货这方面,金杯车就跟橡皮泥捏的一样,没有它装不下的。
交警一掀开后车门,100只装着石头的麻袋,严丝合缝顶着车顶;
要么就是整整齐齐码着150桶纯净水,足足2.8吨,车轮胎都被压出了褶子。
当年,金杯汽车是“别人家孩子”一样的存在,在业内是当之无愧的大哥,甚至远销到俄罗斯、叙利亚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很多很多老照片里,金杯的出镜率非常高,甚至很多企事业单位还把金杯旅行车作为标准采购产品。
消防车、警车、救护车,甚至残疾人车,都有金杯海狮的身影。
从1997年开始,金杯的产销量拿了19年全国第一,巅峰时期保有量达100万辆。
说它是一代“国民神车”,没有一点水分。
尤其是千禧年,全国中小商家们还没通过阿里赚钱,但已经开上了金杯车。
在大街小巷掀起尾气的面包车里,十辆里有一半都是金杯汽车。
70多亿元的销售额,没有一分钱是应收账款,65%是银行汇票,剩下的全是花花绿绿的现金,净利润仅次于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
新势力车企挤破脑袋想上市的时候,这都已经是华晨中国的前身——金杯汽车,800年前就玩剩下的。
但是这辆最能拉的“中国神车”,随着江铃汽车、五菱宏光开始崛起,一眨眼成了没人要的拉胯车。
2015年,金杯卖出去9.6万辆车,次年暴降到了2.3万辆,之后一年比一年惨。
金杯车沦落到什么地步了呢?
前两年有家公司,策划了一场活动,买多少钱的润滑油,就送多少钱的面包车。
和长安、五菱谈了两个月没成功,最后因为金杯比较好谈,给的优惠力度还很大。
最终公司每卖出去一笔33900元润滑油,还倒赚了5000元。
金杯汽车的负债率也是高得吓人。
2013年以后,金杯的负债率就没低过90%;
2017年上半年,24家上市车企总负债8789亿,金杯汽车负债113亿,以负债率98%的成绩傲居第一。
在网上,对金杯油耗高、两三个月卖不出去一辆的吐槽到处都是。
当年买回来有多香,如今当废铁甩卖砸手里就有多愁。
一路滚下坡,越来越拉胯的车企有很多,但像金杯汽车这样,作到把自己混到退圈的,却没几个。
金杯混成今天这样,很大程度是搬石头砸自己脚造成的。
扶不起的阿斗,混到退圈全是自己作的
能把自己从牛X顶峰拽下来,混成扶不起的刘阿斗,金杯汽车本身“功劳”不小。
1.用内斗,熬“死”自己人
1995年,沈阳金杯被仰融接管,大半资产被装进了他在百慕大成立的华晨汽车公司。
金杯汽车也顺理成章,成了华晨汽车旗下三大自主品牌之一。
就在华晨汽车准备走出东北,走向全国再创辉煌的时候,仰融被“斩落下马”。
权利落到了和他同时期的“四大金刚”手里。
可惜这四个人光顾着内斗,公司各方面竞争力雪崩下滑,金杯海狮痛失全国销量冠军的宝座。
华晨两年就亏了30亿,“四大金刚”见形势不妙,拍拍屁股套现走人。
这也导致金杯负责研发的赵福全投奔了吉利,负责销售的杨波去了奇瑞,刘志刚带着大波亲信,去了比亚迪。
那几年中国GDP高速发展,但整个华晨集团,沉迷内讧无法自拔。
2.技术拉胯,被一块钱贱卖
2005年,华晨集团迎来了第三任老板,祁玉民。
祁大炮的做事方式比较简单粗暴——狂抱宝马大腿。
在他认为,整车发展就是整合技术,所以对研发自主技术并不是很重视。
和宝马合资,让华晨集团的4.7万员工,34家子公司,抱着“华晨宝马”这个利润奶牛猛吸了13年。
华晨引进了宝马的发动机生产线,但是在发动机、变速箱等方面并没有投入精力。
这直接导致缺乏核心技术支撑的金杯汽车,很快就被大部队甩到了后面。
最终,在上汽大通、江铃等竞争对手的不断赶超下,金杯被华晨以1元价格,连同债务一起“送”给了雷诺。
但雷诺入场,既没有将钱用在开发新产品上,也没有投入技术。
直到2020年底,华晨雷诺金杯的首款合资产品金杯海狮王才上市,但没什么用。
因为到第二年,华晨雷诺金杯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
3.当了半辈子舔狗,结果一无所有
华晨汽车曾经也是登上过中国企业500强榜单的龙头之一,手里的中华和金杯这两大品牌,当年也是能打善斗的。
结果只剩合资的华晨宝马还在勉强支撑。
过去几年,华晨宝马贡献了高达270亿利润,华晨每年轻松分走几十亿。
这么大一头“奶牛”抱着,华晨更没理由逼自己去研发技术了。
但剔除掉这部分利润,金杯这几个自主品牌亏了35亿。
当初为了傍上宝马这个大款,华晨把重心放在了引进外资上,甚至把手里的财务权和销售权拱手相让。
这也直接导致股权被宝马集团进一步蚕食。
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华晨汽车负债超1300亿元,被申请破产重整。
舔了宝马半辈子,结果一无所有。
被五菱神车吊打的“东北面包王”,不值得同情
同样都是“中国第一神车”,金杯让自己无路可走,五菱却做到了“走自己的路,让对手无路可走”。
2022年,上汽集团卖掉了530.3万辆车,其中五菱以160万辆的销售成绩,依然位列榜首。
而金杯,2019年总共卖出去不到2万辆;到2021年,金杯海狮王只卖了7000辆,之后9个月后再无生产。
在满足人们需求的路上,五菱是忠诚地需求搬运机,指哪儿打哪儿。
知道自己的车子在三四线城市用的最多,所以在性能,油耗、拉货拉人二合一上做到了极致,而且便宜,老百姓们都买得起,妥妥的人民好兄弟。
五菱在打江山的时候,金杯汽车却常年靠政府补助过活。
2001年之后,金杯汽车连续8年亏得一年比一年狠,但拿到的政府补贴能堆成一座小山。
2007年,政府补贴了779万,到2016年,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1.92亿。
10年时间里,金杯汽车共获得4.7亿输血金。
靠着政府补贴,金杯汽车偶尔也会有盈利两千万的年头。但以2016年举例,扣除1.92亿的政府补贴,金杯汽车实际巨亏4.24亿。
很显然,补贴已经满足不了这个无底洞。
在产品质量上,金杯汽车屡次陷入召回门。
2017年,因为安全隐患问题,召回650辆金杯汽车,被新华社公开报道。
金杯从刚成立,到后来引入股权,公司上下人心不齐,打着各自的小九九愈演愈烈,真正的目的不是把金杯做大做好,而是借着合资各取所需。
这其实并不是金杯一个品牌的问题,而是整个华晨的通病。
不管是初期和丰田合作,还是和宝马合资,华晨本质上打的是“拿来主义”的脑筋,并没有把心思放在核心技术的发展上,反而自愿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
这样的企业,想成为行业老大,等于和尚做梦抬嫁妆——想得美。
当年赵福全放过一句狠话,说“我们不可能让金杯这个品牌倒下去”,现在回头再看,牛皮吹得真大。
结语:
以前,金杯汽车对比亚迪不屑一顾,如今,比亚迪成了最靓的仔,2022卖了186万辆车,是当之无愧的销量王者。
比亚迪能甩掉特斯拉、蔚小理的底气,就在三大核心技术上。
金杯的破产,错就错在忽视了核心技术,没有自主创新技术。
吉利李书福说自己“每天如履薄冰”,可见汽车行业竞争有多激烈。
对于金杯汽车这样的边缘车企,要么等死,要么自救。
“国民神车”选择了坐以待毙。
金杯曾经搭上了时代红利,但没有苦练内功,构建产品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为车企,归根结底还是要死磕自主技术研发,才能变成王者。
钱解决不了金杯的问题,没有自我造血能力才是最大的死穴。
自己不争气,别人递来的奶瓶,装的只能是毒奶。
金杯破产,既不意外也不可惜,更不值得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