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福布斯》首次公布了“亚洲十大最富有家族”,其中,韩国三星的李在镕家族、中国香港的李兆基家族均榜上有名。然而,与这些备受媒体关注的大佬们不同,榜单中还有一个家族,一直以来都非常低调,他们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如果不是这次榜单公开,或许很少有人会关注他们。
这个家族,就是丰隆集团背后的郭家。
很难算清郭家一共有多少财富,因为他们横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国——
在新加坡,集团主席郭令明一度登上该国首富宝座;而在马来西亚,郭令明的堂弟郭令灿,也常年占据着大马富豪榜第二的位置。
● 郭令明(左)、郭令灿(右)
这还仅仅是他们在新马两国的布局。家族企业遍布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人分析,若合起来,丰隆郭氏很可能会成为亚洲第一豪门。
那么,这样一个神秘的华人家族,当年为何从中国前往东南亚?他们又是如何在新马两地,打造千亿财富帝国的呢?
郭氏家族的崛起,还得从第一代掌舵人郭芳枫说起。
● 郭芳枫
上世纪20年代,祖国大地兵连祸结、战火纷飞,沿海地区出现了大规模下南洋的大潮。
为了讨生活,年仅15岁的郭芳枫离开福建同安老家,独自背着一卷草席、捏着一张8块钱的儿童半价票,踏上了前往新加坡的渡船。
临行前,父母千叮咛万嘱咐,当中一句“望你出人头地”,深深地烙在他的心里。
来到新加坡后,郭芳枫在社会的最底层摸爬滚打,只要能有口饱饭,什么活儿都愿意干。
他在一家五金店当学徒,为了省钱,每天晚上忙完,就把草席往地上一铺,席地而睡,天没亮又起身整理店铺、打扫卫生,再徒步赶往码头,抢先登上货船放货。
当时,新加坡作为英国的殖民地,出口货物多,船却很少,如果不能赶早发货,对店铺来说就是大事故。
为抢货位,身材瘦小的郭芳枫常常挤在人群中,冒着生命危险“走近路”,沿着船舷、拽着粗大的缆绳爬到货船上。
一次,郭芳枫攀爬时不慎从高处摔下,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才恢复过来。
躺在床上的那段时间,郭芳枫开始思考,他觉得这样干下去不是办法,于是说服老板,同意他在下班后到当地的夜校进修。
此后,他白天工作,晚上读书,恶补文化知识,不仅懂得了各种五金器具的性能和用途,还掌握了进出口贸易的运作程序,学会了与各行各业的顾客接洽生意。
由于工作出色,郭芳枫深受老板赏识,经过多年的努力,他从当年的小学徒,一步步晋升为文员、经理,最后又被委以总经理重任。
这对于一个出身贫穷、在异国他乡孤身奋斗的孩子而言,是何其不易。
1941年,28岁的郭芳枫手里攒下了一些钱,也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和人脉,决定另立门户。
在他的邀请下,哥哥郭芳来,弟弟郭芳改、郭芳良,先后从老家来到新加坡,兄弟4人合办了一家五金建材店。
店铺取名“丰隆”,专门从事建材、五金、油漆、轮船用具、采胶器材等生意。
那时的他们大概不会想到,就是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店,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浮沉变迁后,会成为整个亚洲最大、最成功的集团之一。
丰隆五金店成立初期,二战炮火正盛。
经历过家乡战乱的郭芳枫,敏锐地预感到物资必会出现短缺,于是投入大笔资金,囤积了大量的军需剩余物资。
很快,这些物资成了抢手货,价格飞涨,郭芳枫由此赚到了数额不菲的第一桶金。
此后,随着战争的结束,各国经济开始回暖。郭芳枫凭借着前期积累下的货源渠道,紧紧把握住了这个机会。
他近乎孤注一掷地掏出全部家底,在新加坡和周边地区大量收购五金、建材、轮船用具等,再借着新加坡港口的便利,将这些货物源源不断销往各地,获得了巨额的盈利。
手握大把现金,郭芳枫不再专注于五金建材领域,他开始寻找经济发展的下一个风口,认为随着战后重建、经济复苏,未来的地皮肯定值钱。
于是,他用手里的资金,廉价买下了大片大片的土地。
当时,郭芳枫的做法让很多人不能理解,认为他放着如火如荼的五金建材不做,却跑去买了那么多荒地,简直是个“疯子”。
可到了70年代,随着新加坡经济的强势崛起,这些地块全部升值几十倍、上百倍。把持着大量私人土地的郭芳枫,一举成为“新加坡地王”。
他专门成立丰隆实业有限公司,一边出售地皮,一边自己做房地产,逐步成为新加坡城市建设的中坚力量,也成了新加坡乃至整个东南亚举足轻重的地产巨头。
● 1976年于新加坡核心商业区落成的45层丰隆大厦
同时,郭芳枫意识到,地产开发要想运作自如,背后需要强大的金融支持,这条“命脉”一定要抓在自己手里。
于是果断投资金融业,创办丰隆金融有限公司,作为集团发展的另一大支柱。
到了80年代,丰隆集团已成为新加坡最大的私人财团,郭芳枫头顶“地产大王”与“金融大亨”两个头衔,风头无两。
昔日那个一穷二白的小学徒,在长达几十年的创业生涯中,凭着过人的眼界和魄力,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为自己争得了极高的地位与尊重。
1994年11月,劳碌一生的郭芳枫在新加坡去世,享年81岁。
时年52岁的长子郭令明正式接管丰隆集团,成为郭氏家族的第二代掌舵人。
● 郭令明
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郭令明是令无数人羡慕的富二代精英,但实际上,直到步入中年,他也从未享受过富二代的待遇。
父亲郭芳枫为人极其严厉,严厉到让郭令明感到害怕。
他回忆:“父亲是教我吃苦的导师。他要我做一件事,从来不告诉我原因,只叫我跟着他的指示做。那时真的觉得他很专制、很无理!
“他可以摇个电话来,叫我做这做那,说完马上挂断,10分钟后再拨回来,问我进行得如何。如果我说:我正在忙别的。他就会说:我叫你做的事情,当然比较重要!”
郭令明在父亲的手底下工作,30岁之前每月只能拿到150美元的收入,这让他在生活上非常拮据,不得不精打细算。
尤其是遇到朋友聚餐之类的社交活动,堂堂丰隆大公子,常常因囊中羞涩而感到非常尴尬。
他向父亲抱怨,说他是个守财奴,父亲却不给任何解释,只告诉他:“按我说的去做,不要抱怨!”
郭令明十分恼火,甚至一度想逃离家族企业。
他“逃”到马来西亚槟城,想靠着自己的能力多挣一点钱,但没多久就被父亲抓了回去。
“现在回想起来,父亲是对的。”多年以后,当从父亲手中接过丰隆集团,郭令明才渐渐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创业容易守业难,父亲的严厉和刻薄,削去了一个富二代嚣张跋扈的棱角,培养了他坚韧内敛的品性,让他能够站在生意场上独当一面,毫不畏怯地应对商战中的各种挫折与艰险。
这位由郭芳枫一手培养出来的接班人,有着和郭芳枫一样的远见和魄力。
● 郭令明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郭令明提前预判区域经济将出现大震荡,于是采取稳健的收缩策略。这令丰隆集团不仅没有像其他企业那样受到牵连,反而维持了不菲的盈利。
风暴褪去后,保存实力的郭令明立即出手抄底。
他进行了一系列的并购措施,抛出50亿巨资,一举收购了28家美国富豪酒店,成为业内极具盛名的“商界猎人”。
在郭令明的带领下,丰隆集团旗下豪华酒店已超过150家,遍布伦敦、纽约、巴黎、迪拜、北京、东京、首尔等全球一线城市,成为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团之一。
其在中国内地也有不少投资。
早在2006年,郭令明便斥巨资3.8亿元,在上海建造了一家豪华五星级酒店——上海千禧海鸥大酒店。
● 上海千禧海鸥大酒店
又投资18亿美元,在成都购地405亩,打造千禧河畔国际社区。
此外,还在青岛、无锡、厦门等城市,投资建设了一系列豪华酒店,并控股了新飞电器、广西玉柴等多家知名企业。
随着郭令明的一次次出手,其在资产上也达到了父亲从未有过的高度,一度问鼎新加坡首富宝座。
多年来,尽管新加坡富豪新旧更替、郭令明财富屡有震荡,也从未缺席过富豪榜前十。
而在一水之隔的马来西亚,比郭令明小2岁的堂弟郭令灿,也颇具传奇性。
● 郭令灿
早在70年代初,随着新加坡独立、新马两国分家,丰隆集团被迫分成了两部分,马来西亚部分交由郭芳枫的哥哥郭芳来打理,之后又由其长子郭令灿全权接管。
那时的马来西亚丰隆集团并不大,加起来只有一家贸易公司和3家小工厂。
但在郭令灿的苦心经营下,马来西亚丰隆仿佛脱胎换骨,在制造业和金融业蓬勃发展,甚至比新加坡丰隆发展得还要好。
郭令灿也长期占据马来西亚第二富豪宝座,与首富郭鹤年家族分庭抗礼,成为大马经济的主宰者之一。
如今,丰隆集团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及全球多地已拥有300多家公司、25家上市公司,郭氏家族也凭此成为“亚洲十大最富有家族”之一,在东南亚政经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但郭氏家族并没有忘本,依旧保持着乐善好施的中华传统美德。
他们在老家福建同安捐建澳溪小学、澳溪中学、丰隆桥等,又捐资300万元,成立“郭芳枫教育基金”,为家乡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厦门市同安区澳溪小学
身居海外,心系祖国,这也是许多像郭氏家族一样的海外华人的底色。
曾在新加坡首富宝座霸榜多年的黄志祥家族,祖籍中国福建,很早就开始回国投资,多年来慈善捐款高达80亿。
泰国首富谢国民,祖籍广东汕头,多年来在中国累计投资超过千亿、慈善捐款超过15亿,武汉疫情,河南洪灾,每次都是积极捐款捐物。
印尼前首富林文镜,当年回到福清老家,看到家乡十分落后,决定用自己的能力推动家乡经济发展。他自己投资建设了一个产业园,为了吸引海外企业到福清发展,甚至提出如果公司来福清后亏损,全部由他承担。在他的努力下,福清经济开始腾飞,如今已成为福建最富有的地方之一。
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更是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年为了突破封锁,为国家采购了大量的食糖,这些年又在国内投资了金龙鱼、北京国贸、香格里拉酒店等,总投资超过千亿,武汉疫情、汶川地震、河南洪灾同样有他的身影……
穿梭蕉风椰雨之间,一代代华人在异国他乡主流社会的缝隙中努力扎根、开疆扩土,经过几十年的砥砺深耕,在东南亚成就了华人海外最大、经济最成功的群体。
丰隆郭氏家族,是东南亚华商的一个经典而生动的案例。
一卷草席、一张8块钱的儿童半价票,以及一个少年“出人头地”的决心——这是郭芳枫当年的全部身家,也是一段“华人下南洋”历史的艰苦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