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经济放缓 海外中资制造业正面临严峻寒冬(组图)

上海自贸区港口的集装箱。海外中资制造业的发展可能正面临最严峻的寒冬。中国虽然已经松绑防疫措施,但之前严格的"动态清零"政策已经造成不少外贸订单流失,再加上欧美各国自身经济放缓,这些因素都让位于越南、柬埔寨等海外劳动密集型的中资企业订单大减,面临生存危机。

据越南胡志明市工商会(HUBA)数据,以今年服装和纺织业出口而言,来自美国的订单与去年相较同比减少30%至40%,欧洲则大减60%。此外,越南劳动总联合会(VGCL)指出,自今年9月以来,越南已有1200多家企业裁员或缩短工时,主要分布在出口导向型的服装、鞋类、家具工厂。

另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CNBC)12月4日消息,CNBC自己的供应链数据库显示,美国与中国签约的制造业订单量减少了40%,跨国的环世物流集团(Worldwide Logistics) 预计,2023年农历春节前,中国多数工厂将在明年1月初就放假,这比2022年提前了2周。

此外,香港的远洋运输公司鴻安船務(HLS)也警示,国际航运业生意极差,随着更多新货船上市,正面临需求下降和产能过剩双重压力。

多国央行目前试图通过加息来抑制通货膨胀,这造成了需求下降或经济增长放缓,也对中国的制造业形成不小冲击,不论是设厂在国内或海外。

制造业在越南面临各种内外环境挑战

越南胡志明市台湾籍资深贸易商桂齐伟以书面方式告诉本台,越南自第三季开始受到自身土地及金融坏帐的影响,国内经济大幅滑落,再加上欧美库存太多,外贸形势也恶化。

他说,今年除了鞋子、成衣等传统产业订单减少外,家具业及自行车更是受欧美库存大量积压的影响,家具厂从年中就发生撤厂及倒闭潮,从第三季度开始波及下游供应商,目前,债务危机的影响已经趋缓,但是订单尚未回流。胡志明市周边的少数家具厂,在上周末已经开完年终总结大会,预计本周末开始休年假至一月底,这说明了明年第一季的订单情况同样不佳,估计要到第二季度开始才会好转。


胡志明市一家包装工厂的员工,正被迫减少工时以应对东南亚订单的缩减。摄于2022年12月2日。(法新社)

桂齐伟还指出,裁员潮则多发生在越南北部的电子加工业,越南南部劳动力密集产业因为本身的用工量就大,相对来说,裁员的影响比较不明显。

他还发现,在中美贸易战、高关税及更严格法遵的要求等背景下,中资企业即便搬迁到东南亚,仍然难逃美国的监理。现在都有网上贸易商公开系统,采购商很容易追查到生产商的背景资料,如果发现业主是中国人,美方人员会尽量避免接触,从而造成中国厂商的订单减少甚至经营困难。

美国今年6月实施《防止强迫维吾尔人劳动法》以来,像是位于越南的台资制鞋业,就面临来自美国品牌商的庞大压力,必须尽量避免使用中国特定的供应链、或是产自新疆的原材料。

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上名为“雨哥”的资深外贸人士指出,中国近年的多次停电、环保治理、疫情严控,都造成中国企业在外贸圈的商业信誉严重受损。

官方组团出国抢订单?业内人士质疑“公款游玩”

而随着疫情解封,中国沿海多个省市政府以“出国抢订单”名义,组织外贸企业出国考察,这被许多人批评没法吸引订单,只是借机出国游玩。


北京当局从12 月7日起放松了动态清零的疫情管制,街头见到一名工人搬动货物经过一处拆解了的核酸检测亭。(美联社)

小红书的雨哥就指出,“你今年8月份在封控,老外给你下圣诞节订单,12月你没法交货,老外商场没东西卖。他们绝对把订单下到东南亚去,东南亚无非交货期慢一点、价格高一点”。

印尼总统大学(President University)国际关系学系助理教授赖剑文(Harryanto Aryodiguno)就告诉本台记者,目前时间点,无论去冰天雪地的欧美,还是已经进入旅游旺季的东南亚都不太合理,因为当地人要么在过圣诞新年,要么在忙着政治大选,根本没空招待。他说,中国该做的是开国门并稳定国内经济,重新获得外资的信任。

印度的尼赫鲁大学(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助理教授康婧(Geeta Kochhar)则告诉本台,这种“出国抢订单”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思维,许多外资企业的主营业务受到中国封控影响,都在等中国开放。而在外贸上,她则认为,中国商人除了要能提供“有竞争力”的价格,有时候还得面临信用缺失和产品质量的问题,这是其他国家厂商较少面对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