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冬天格外“冷”,制造业加速“大逃离”!







1

新冠疫情、供应链紊乱、俄乌冲突、能源危机,欧洲的冬天格外“冷”。

网上有些人夸张的说,欧洲民众冬天会“冻死”,接下来只能点蜡烛、烧柴火、洗澡只洗几个部位,多是调侃。

但能源账单大涨是不争的事实,维持高端工业化生活水平,和单纯活下去,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能源危机影响下,捷克、奥地利、德国都陆续有示威民众要求政府取消对俄罗斯的能源制裁,帮助他们度过即将到来的冬天。

然而,比起可能会受冻、生活成本提高的民众,欧洲工业面临的危机可能更严重,制造业的集体转移出逃,那才是灭顶之灾。

冬天最冷的时候也就那几个月,老百姓即便烧柴燃煤,忍一忍就过去了,但工厂缺了能源天然气,那事可就大了。

欧洲制造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将经历成本冲击带来的份额转移,不得不面临“去工业化”的风险。

现实是,这正在发生!



2

7月20日欧盟委员会推出“欧洲天然气需求缩减计划”,要求各成员国在今年8月到明年3月至少减少15%的天然气用量,如果出现严重的能源短缺,政府将减少对工业的供气,优先分配给家庭、医院等重要部门。

也就是说,工业要为民用让路,确保民众能安全过冬。

7月底化工巨头巴斯夫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天然气供应限制可能带来欧洲主要生产基地的停产风险,考虑通过提高欧洲以外生产基地的产能利用率来部分补偿欧洲的产能损失。

全球最大的合成氨生产商CF化肥公司已经关闭了英国因斯的合成氨和化肥厂。

欧洲最大钢厂安塞乐米塔尔因高能源价格实施选择小时制停产电弧炉,并关停了法国和德国的中型钢厂。

世界最大锌冶炼企业之一Nyrstar 9月初关闭了旗下的荷兰锌冶炼厂。

全球铝业巨头挪威海德鲁将于9月底关闭斯洛伐克的一家铝冶炼厂。

这些企业挺过了新冠疫情,却不得不向能源危机低头。

以欧洲经济火车头德国为例,能源价格的飙升已经严重影响到德国的制造业。

德国制造业能闻名全球,靠的不只是“磨洋工”的工匠精神,还有俄罗斯的廉价天然气。

《商报》21日报道称,许多工业部门现在正在减产,以节省天然气和电力,这主要影响能源密集型行业:钢铁行业减产约5%,化工行业减产8%,化肥行业甚至关闭了德国70%的产能。


3

欧洲制造业除了破产和关停的,还有大量正加速逃离出来,它们去哪了呢?

很明显,美国和中国。

美国《华尔街日报》就发文说,欧洲能源危机的大赢家是美国经济,高昂的天然气价格正在推动欧洲制造商转向美国。

越来越多生产钢铁、化肥和其他基本商品的欧洲公司正在将其业务转移到美国,因为在那里有更稳定的能源价格。

加上美国近来公布一系列针对制造业和绿色能源的刺激、支持措施,专门生产化学品、电池和其他能源密集型产品的公司将从这些政策中受益。

德国《商报》称,欧洲天然气使用成本几乎是美国八倍,美国正在“吸走”欧洲的制造业。

阿姆斯特丹化学公司OCI NV 的首席执行官艾哈迈德·霍什称,该公司本月早些时候宣布扩建得克萨斯州的一家合成氨工厂。

今年6月,大众汽车在其位于田纳西州的查塔努加工厂开设了一个耗资2200万美元的电池实验室。

宝马计划10月在南卡罗来纳州斯巴达堡工厂宣布对电动车的新投资。

在化工行业方面,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希望在2022年至2026年间在北美投资250亿美元,约占全球投资的15%。

特种化学品集团赢创工业在宾夕法尼亚州开设创新中心,投资额超5000万美元。

德国制药巨头拜耳向波士顿的一处新生物技术中心投资1亿美元。

此外,丹麦珠宝公司Pandora A/S等欧洲企业也宣布在美国扩张。


4



中国不仅具备完备的产业链体系、庞大的市场、逐渐积累的技术能力,还有能源成本优势和稳定性。

为了阻止制造业外迁,德国总理朔尔茨开始特朗普化,不分场合乱喷。

前段时间还叫嚣:“减少对华依赖”,还取消了在华德企大量的补贴和金融支持,想用行政手段逼迫企业留下来。

可是,企业和资本并不傻,有它们自己的选择路径。

今年7月份,全球第一大化工集团巴斯夫不顾德国总理舒尔茨、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的公开反对,作出最终投资决策:全面推进巴斯夫湛江项目,最高投资100亿欧元。

德国的汽车企业也是纷纷加码中国市场。

大众集团已经在新疆新建工厂;

宝马公司投资数十亿美元在沈阳开设新工厂;

奥迪公司开设了在华第一家电动汽车工厂;

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中心落户上海;

空客公司在中国当地的总装线,帮助其获得超过370亿美元的订单

……

这些企业之所以最终选择中国,不是他有多爱中国,也不是中国做出了多少让步。

对于大型企业供应链稳定和成本是致命的,也是这成为欧洲、德国企业外迁的根本原因。

最后,我想说欧洲在所谓的“政治正确”的捆绑下,几乎成功的玩死了自己,欧洲“去工业化”。

制造业“大逃离”还会继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