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商韬略 青蓝
你可能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冷知识:我国高铁动车组的国产化率已达90%以上,但高铁轴承作为关键零件,至今仍完全依赖进口。
注:图片来源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30)》
轴承,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基础件,小至机械手表,大到高铁、汽车、机床、风机,以及航空航天、船舶等都离不开轴承这一隐形“关节”。
上述领域应用的高端轴承,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几乎完全被欧美日等海外企业垄断。
在运转过程中,轴承需要承受1500-5000MPa的压应力,相当于高达数十吨的物体作用于微小的接触面积上,对轴承的冲击和考验可想而知。
这也对轴承的关键原料——轴承钢,提出了超高要求。其被誉为钢铁产业皇冠上的明珠,必须符合超高纯净度、耐高温、高韧性、高耐磨性、抗腐蚀性等严苛标准。
毫无疑问,好钢才能造出好轴承。轴承钢,因此与一个国家的科研实力与工业水平,牢牢挂钩。
2018年,轴承钢被《科技日报》列为“我国35项卡脖子技术”之一,我国的高端轴承钢几乎全部依赖进口。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每年需进口高端特钢300万-400万吨。
高端轴承钢制作工艺严密,核心技术壁垒较高,工艺较为复杂。而我国的轴承钢生产仅有40多年的历史,研发底子薄,总体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不过,国内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企业、科研人员,都在铆足劲助推国产高端轴承钢的发展。
随着高端轴承被提升到战略地位,国家层面不断出台扶持政策。在国务院最新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高端轴承钢和高端轴承均被列为鼓励类目。
目前,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我国高碳铬轴承钢已经在含氧量上突破了极限,低于5ppm,纯净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此外,中科院金属所也破解了“稀土炼金术”,能够通过添加稀土元素,显著改善钢材性能。
如今,我国一共有20多家特钢企业拥有轴承钢生产能力,其中不乏领军企业。
2019年1月,采用大冶特钢轴承钢的国产首台直径11米级盾构机主轴承在河南洛阳下线,打破了大直径主轴承的国外技术垄断。大冶特钢为中信特钢成员企业。
从2003年开始,中信特钢就逐步为世界前八大轴承巨头如SKF、SCHAFFLER、NTN大批量供货。中信特钢的轴承钢产销量已连续11年领先全球,2021年销量突破了200万吨。
注:图片来源中信特钢财报
经过多年追赶,我国的一些高端轴承钢产品已经非常争气。但受制于产业链不完善,中国高端轴承钢主要用于出口。
墙内开花墙外香,沦为他人嫁衣。
回到开头的高铁轴承案例,中国进口的高铁轴承,原料轴承钢就来自中信特钢旗下兴澄特钢。
也就是说,国外轴承巨头用“中国面粉”制成“外国面包”,再卖回中国,赚取了10倍以上的巨大差价。
这背后,突显了国内高端轴承上下游协同能力的脱节。由此可见,国产轴承的高端化,需要整个产业链的联动升级,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