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8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引发关注。
8月经济数据为何好于预期?有哪些超预期因素?来看21记者的最新解读。
8月经济数据为何好于预期?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回应21记者
面对国内多点散发疫情、南方高温干旱天气、部分省份工业限电影响因素,8月经济数据并没有走弱,多数经济指标好于上月,8月国民经济回升向好。
具体来看,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比上月加快0.4个百分点。8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1.8%,比上月加快1.2个百分点。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58亿元,同比增长5.4%,比上月加快2.7个百分点。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67106亿元,同比增长5.8%,比1-7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年内首次回升
从8月数据可以看出,即便国内多点散发疫情影响仍在,但是8月消费在加快恢复。其中,带动消费回升的因素有汽车、餐饮。8月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5.9%,前期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在持续显效。8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8.4%,一改前几个月负增长态势。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年内首次回升。今年开年,重大项目提前开工力促一季度开门红,4月以来稳投资政策持续推出,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整体呈现下行态势,直到8月出现年内首次回升。分类别来看,基建投资、制造业在加快回升,但房地产投资延续回落态势。1-8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3%,比1-7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连续四个月持续加快;制造业投资增长10.0%,加快0.1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4%,降幅比1-7月扩大1.0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依然处在下行过程中。
9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制造业投资增速较快,主要有几方面因素。受制造业补链强链影响,各方面加大对制造业补链强链的投资,比如1-8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了20.2%。中国制造业升级发展态势比较明显,包括产业转型投资增长较快,今年以来绿色低碳转型投资在加快。对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加大,比如银行对于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
就业形势在持续改善,青年群体就业也有所改善。8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3%,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18.7%,比上月下降1.2个百分点,这也是年内首次改善;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3%,与上月持平。
需要指出的是,此前公布的8月PMI指数仍处于景气区间之下,8月进出口增速较上月有明显回落,加之8月多点散发疫情以及部分省份工业限电等,此前市场上不乏悲观声音,预计8月经济较7月可能继续走弱。实际情况是,8月多数指标都在改善,超出市场预期。
有哪些超预期因素?
如何看待8月实际数据好于市场预期?是否跟去年同期经济增速走低有关?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发布会后回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去年基数因素是存在的。但是,8月汽车行业、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带动较为明显。8月东部大省经济恢复态势较好,对于推动经济回升作用比较明显。8月PMI虽然低于景气区间,但是在回升,说明大家的预期在改善。
的确,汽车、装备制造业生产、投资数据整体表现亮眼。
其中,8月装备制造业同比增长9.5%,比上月加快1.1个百分点。1-8月份,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9.6%。8月汽车行业在加快恢复,8月份汽车产量增长39%,汽车行业增加值增长30%以上。分析背后的原因,随着产业链供应链的逐步稳定,物流保通保畅持续恢复,这些因素有利于汽车行业发展;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汽车消费政策,包括车购税减半等政策,带动了汽车行业恢复。
与此同时,东部经济大省起到稳住经济大盘的作用。
付凌晖表示,8月份,面对部分地区疫情散发、极端高温天气冲击,受极端高温天气影响的四川、重庆等地的工业生产出现了较大下滑。但同时,一些经济大省,比如江苏、福建、浙江,经济恢复态势较好,对整个经济稳定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付凌晖表示,8月份,国内多地出现了散发疫情,对正常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但是影响程度相对有限。8月份,主要的生产需求指标都有所改善,说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举措是有效的。为了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促进经济稳定恢复,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及时推出,合理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发挥组合效应,增强发展后劲。今年以来,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比2020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一方面国际主要经济体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另一方面国内疫情防控难度比2020年更大,企业生产经营难度有所加大。但也要看到,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助企纾困、扩大国内需求、稳定经济运行,相信随着这些政策措施的逐步显效,经济会保持恢复发展的态势。
8月规上工业增速回升:
汽车制造增速超30%,制造业、基建投资加速工业回暖
9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份规上工业数据,整体好于预期。
数据显示,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2%(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从环比看,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32%。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制造业增长3.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3.6%。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8月份新产业新产品增势较好。1-8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2%。8月份,新能源汽车、移动通信基站设备、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17%、25.7%、21.6%。
受访专家表示,尽管8月有疫情反弹、持续高温、电力供应紧张等不利因素,但稳增长政策也在进一步加码,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尤其是基建投资增长和新开工情况良好,后续的需求增长提供支撑,但是也应注意到当前海外需求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多,能源及商品价格波动较大,需要在加强国内需求提振以及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同时,做好应对外部冲击的准备。
工业增长好于预期
由于8月份PMI低于景气区间,此前多家机构普遍预测8月工业表现平淡。不过,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2%,这一增速较上月增加0.32个百分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8月工业产出增速略超预期,虽然出现短期局部限电、高温气候等扰动因素,但国内及时出台措施应对,加之同期基数效应影响,8月工业产出增速有所加快。
付凌晖指出,汽车行业在8月份恢复较快,8月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5%,特别是作为汽车生产重镇的上海,正在从二季度的疫情冲击中加快恢复。随着产业链供应链的逐步稳定,物流保通保畅持续恢复,汽车行业恢复对于整个工业生产的拉动也在逐步增强。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6-8月车市恢复较强,呈现政策驱动下的强势增长态势。国家促消费政策对汽车行业的稳定恢复的意义重大,有利于车市企稳发展。除了此前推出的新能源汽车下乡、搞活汽车流通等措施,8月份的汽车促消费力度仍在加大。国常会已经决定对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至2023年年底。此外,多地还出台购车补贴政策,对购置小型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等。虽然目前国内疫情仍有不确定性,但9月汽车产销量有望同比实现高增长。
“除了政策上的因素,也要看到汽车行业转型发展态势在加快。”付凌晖表示,8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71.4万辆,同比增长117%,增长态势明显快于传统汽车增长。说明中国在能源、绿色转型、经济社会发展低碳转型等方面的步伐在加快。
值得注意的是,8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增速出现放缓,从上月的同比增长8.1%降至5.8%,其中,8月份生产原煤3.7亿吨,同比增长8.1%,增速比上月回落8.0个百分点。
周茂华指出,采矿业增速回落主要是受到同期高基数的影响,实际生产量与上月相比并未出现明显回落,尤其是煤炭行业的保供稳价政策仍在持续,而且发电需求仍在增长,为应对当前的国际能源紧张,煤炭进口量也开始回升,8月份进口煤炭2946万吨,同比增长5.0%,上月为下降21.8%。未来一段时间内,预计上游采矿业仍将是支撑工业总体增长的上行力量。
投资加速助力工业回暖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在8月份出现是今年以来的首次回升。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8%,增速比1-7月份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1-8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0%,比1-7月加快0.1个百分点。
付凌晖表示,今年以来,产业链供应链不畅问题比较突出。各方面正在加大对制造业补链强链的投资,同时加快数字化、绿色低碳等方面的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尤其是1-8月份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2%,增速明显。而且银行对于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也保持较快增长,这些因素共同支撑了制造业投资的较快增长。
不过,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提醒,当前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出现回落、多类企业开始进入新一轮去库存周期,制造业投资增长动能将边际走弱。此外,在全球经济放缓背景下,出口需求对制造业投资的支撑也可能减弱。8月份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速已从前期的两位数增长降至5.5%。
对此,9月13日的国常会决定加大稳外贸外资,同时进一步延长制造业缓税补缴期限。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缓缴的所得税等五税两费,9月1日起再延迟4个月补缴,涉及缓税4400亿元。
周茂华表示,本次出台的接续增量政策针对性强、力度大。帮扶政策针对目前国内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通过财政、货币政策协同配合,加大制造业支持,有助于缓解制造业企业资金压力,有效降低制造业综合经营成本,促进制造业在设备更新、改造方面投资,带动制造业需求;同时,制造业设备更新改造,有助于提升生产研发效率,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和竞争力等。
周茂华提醒,虽然缓税可以暂时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但内需不足仍是当前突出问题,企业如果缺少订单,减税降费政策的效果也会打折,因此还要将提振需求作为稳定工业经济的出发点。目前疫情仍有局地反弹,房地产市场疲弱态势也未出现根本扭转,钢材、水泥等重点工业品产量仍在下降,在此背景下,基建投资被赋予关键角色。
付凌晖指出,随着专项债等建设资金的逐步到位,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开工,投资进度不断加快。1-8月份,基础设施新开工项目个数达到5.2万个,比去年同期增加1.2万个,比1-7月份增加7896个。同时,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速在持续加快。1-8月份,基础设施投资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了16.6%,其中亿元及以上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了18.8%。从基础设施投资来看,1-8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3%,增速连续4个月回升,专项债和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杠杆作用逐步显现。
伍超明分析,前期稳增长政策和新推出的接续政策在基建领域项目储备、审批、土地等配套资源方面均持续加大保障力度。此外,二季度发行的约2万亿元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将集中于8月底前使用,加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可撬动其他配套资金进入基建领域,在项目和资金端共同支撑下,三季度基建投资增速将达到10%以上,为工业稳增长提供重要支持。
8月社零消费同比增长5.4%,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5.9%
9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258亿元,同比增长5.4%,比7月加快2.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回升幅度比较大,带动了1-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由降转升,说明中国国内的消费潜力还是巨大的。在促消费政策作用下,消费逐步恢复还是有条件有基础的。
值得注意的增长亮点数据,包括餐饮收入数据和汽车零售数据。其中餐饮收入在8月份实现增长,汽车类零售额同比增长15.9%,新能源汽车产销再创历史新高,产销分别完成69.1万辆和6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倍。
餐饮消费增长8.4%
按消费类型分,8月份,商品零售32510亿元,同比增长5.1%;餐饮收入3748亿元,增长8.4%。1—8月份,商品零售255078亿元,同比增长1.1%;餐饮收入27482亿元,下降5.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餐饮收入在8月份,实现2022年3月份以来的首次止跌。2022年4月份和5月份该数据跌幅一度超过20%。
从部分餐饮企业披露的财报数据来看,2022年二季度企业整体营收和盈利表现欠佳,从目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份和8月份的餐饮收入宏观数据来看,2022年3季度餐饮行业有望在二季度的基础上回暖。
8月份基本生活消费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8.1%、5.8%。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食品价格上涨。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5%,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4.5%。其中,粮食价格上涨3.3%,鲜菜价格上涨6.0%,鲜果价格上涨16.3%,猪肉价格上涨22.4%。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8%,涨幅与上月相同。
汽车销量拉升社零消费增长
从8月份各品类的增长数据来看,汽车消费增长对8月份的社零消费数据增长拉动明显。8月份社零消费同比增长5.4%,除汽车以外增长4.3%。
8月份汽车类零售额为3975亿元,同比增长15.9%,增速高于同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5个百分点,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0%。
付凌晖介绍,汽车行业在8月份恢复较快。特别是二季度上海受到疫情冲击,上海在整个汽车行业的地位是比较重要的,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汽车行业恢复在加快。
8月份,汽车产量增长39%,汽车行业增加值增长了30%以上。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恢复能力是比较强的,随着产业链供应链的逐步稳定,物流保通保畅持续恢复,这些都有利于汽车行业发展。
付凌晖还表示,为了支持汽车行业的恢复,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汽车消费,比如阶段性降低汽车购置税。除了这些政策上的因素,也要看到汽车行业转型发展态势在加快,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增长态势明显快于传统汽车增长,这也说明中国在能源、绿色转型、经济社会发展低碳转型等方面的步伐在加快。
9月10日,工信部公布的8月份汽车产销量数据,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9.5万辆和238.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8.3%和32.1%,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再创历史新高,产销分别完成69.1万辆和6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倍和1倍。
政策层面,2022年5月底,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2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财政部、税务总局减征部分乘用车车辆购置税;7月份,商务部等17部门发布《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8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延长至2023年年底。
此外,湖南、湖北、广东等地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的扩大内需的政策,重点是扩大家电、汽车等重点行业的有效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