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中国再成世界汽车市场火车头 中国是无可替代的

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8月15日发表记者迪亚娜·迪特默专访德国汽车行业专家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的文章。杜登赫费尔认为,对德国而言,对华经贸“脱钩”是一种短视行为,德国无法承受与中国爆发冲突带来的后果。全文摘编如下:

德国汽车行业专家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在接受本网站采访时告诫不要采取短视的行动。他表示,“德国政府的一揽子援助计划再好,也无法修复”与中国爆发冲突带来的后果。世界将四分五裂,而且“没有回头路可走”。

中国是无可替代的

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问:一些批评者呼吁与中国“脱钩”,即使我们的繁荣将因此受损。德国汽车工业是否已经在寻找替代中国的生产地点?如果是,寻找的方向是什么?

杜登赫费尔答:无处寻找。人们当然可以寻找新的生产地点,比如美国。但那里的客户相对较少,美国不是一个增长的市场。在欧洲也很困难。

目前,中国每千人的汽车保有量约为110辆,在美国则为750辆。我们估计,中国的长期市场潜力为5000万辆新车。汽车业的未来在亚洲。我这里指的不是日本,而是中国,除了中国,还有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或泰国。中国是无可替代的。

问:所以在您看来,眼下要做的是闭上眼睛往前走?

答:我想起了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的一句话:“德国要避免成为世界上的卫道士。”搞对抗没有任何意义。我一直认为,我们可以和中国人对话并达成协议。

问:德国聚合物生产商科思创公司仍未决定是在中国还是美国投巨资建造一个硬质泡沫塑料生产厂,该公司正在重新评估风险和机遇。当前时期,在中国投资建厂可行吗?

答:我们必须进行权衡:如果对华禁运,我们会失去什么?出于对这种风险的担忧,假如我们提前离开这个国家,我们能获得什么?就当前情况而言,答案是:离开中国会失去很多。大众汽车用来支付股东和其在沃尔夫斯堡的员工的钱是在中国赚的。我们想失去这些钱吗?

如今,75%的电动汽车电池来自中国。中国有掌握这一技术的公司。宁德时代等中国电池冠军企业正在德国和欧洲建厂。我们真的要切断这些业务往来并寄希望于自己的初创公司吗?我们从中国进口的技术并不只有电池。想想华为和5G网络或自动驾驶。通过合资与合作,我们可以更容易解决危机,比如一些人与美国联手,另一些人与俄罗斯合作。

中国仍有巨大潜力

问:两条腿走路可能没什么坏处。

答:看看我们周围的国家,法国、希腊、意大利……欧洲没有强大的经济体。普京的俄罗斯已无法再去设想,(欧洲)东部不会再有任何进展。与此同时,在中国推动下,2020年15个亚太国家签署了全球最大的自贸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顺便说一下,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也加入了RCEP。丰田汽车公司正在全力提高在华汽车销量。美国的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公司也是如此。如此看来,脱钩政策是不是有点天真?

问:但是,上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大潮已经结束。经济增速已不再是两位数,工资和劳动力成本正在上升。对中国的倔强坚持是不是有点落伍了?

答:不会,因为中国仍有巨大潜力,而且中国会拉上亚洲其他国家和非洲。过去50年,西方对非洲的战略是什么?我们从这个大洲带走了石油、黄金、铜和其他原材料。仅此而已!而中国人正在通过新丝绸之路建立一个物流网络,使非洲实现工业化。当然,中国会从中赚钱,但非洲获得了未来,就像14亿中国人在过去50年中所做的一样。

去全球化是一条歧途

问:欧盟委员会在2月初通过了《芯片法案》。到2030年,全球半导体产量的五分之一将来自欧洲。所以这还是在尝试与中国脱钩?

答:提高自身实力是有意义的。但我们真的可以无所不能吗?我们能否长期为这一切提供资金?在我们明显走向“零信任”政策并且需要庞大的国防预算的时候,自己不生产所有的半导体,而是为自己挑选具有战略重要性的半导体生产商,这种做法是有意义的。

问:但是,去全球化和区域化加速已经给供应链问题提供了一个答案。

答:去全球化是一条歧途。新冠疫情和封锁措施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从供应链灾难中汲取教训并不意味着以巨额成本在家门口生产一切。

例如,与梅赛德斯或大众汽车相比,丰田或宝马更好地渡过了危机,原因在于它们拥有更好的多源采购系统。这个系统是可以通过数据驱动的程序和人工智能来扩展的。我们的任务是改善这个系统,而不是把它扔进垃圾桶。

问:所以要分散风险。在最坏情况下会发生什么?

答:对德国而言,对华禁运将是一起高危事故。在与俄罗斯的冲突中,天然气短缺影响很大,但其他都是可控的。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将摆脱这种依赖。如果与中国发生冲突,我们则会失去销售市场,中国人可能会终止他们在外国的投入,技术进口也会陷入停滞。德国政府的一揽子援助计划再好,也无法修复这一点。世界将四分五裂,而且没有回头路可走。西方世界处于弱势地位的风险很高,力量平衡将被打破。我们不应置合作于危险之中。


德媒分析:中国再成世界汽车市场“火车头”

据德国《商报》网站8月17日报道,7月份中国的新车销量比2021年同期高出30%。大众、梅赛德斯和宝马被中国汽车制造商以及特斯拉越来越远地甩在身后。

报道称,当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失去了重要的市场份额的同时,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再次获得动力。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汽车研究中心的行业专家费迪南德·杜登赫费尔在周三的一项分析中表示,中国再次成为“火车头”。杜登赫费尔估计,尽管今年全球汽车销量预计将下降3.2%,但中国市场预计将获得5%的增长。

然而,今年上半年德国制造商在其最重要的市场的销售出现了下滑。与去年同期相比,大众集团录得20%的负增长。

梅赛德斯和宝马的销量各自减少19%。大众汽车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从18.4%下降到14.2%。分析显示,梅赛德斯的市场份额从4.4%降到3.4%,宝马从4.7%降到3.7%。

报道表示,中国再次成为世界市场的驱动力。“虽然美国汽车市场在2022年上半年面临18%的下滑,但欧盟必须消化14%的下滑,而中国能够大大提升其前6个月的新车销量。”杜登赫费尔说。

在青岛即墨国际陆港济铁物流园,一汽大众汽车准备通过商品车铁路运输专线发往全国各地。(新华社发)

报道称,随着今年的增长,中国正在“将世界汽车市场从大萧条中拯救出来”。中国的份额预计将上升至32.1%。

“赢家显然是中国人和特斯拉。”杜登赫费尔说。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电池电动汽车。他说:“德国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的日子仍不好过。”

高级车辆中的软件功能方面情况类似。德国汽车制造商落后的另一个原因是采购和生产系统较差,与丰田相比,差距也很明显。

报道称,在中国市场变得越来越重要的背景下,杜登赫费尔对德国关于所谓“过度依赖中国”以及“可能与中国脱钩”的讨论持批评态度。杜登赫费尔说:“我们应该考虑我们是否真的想‘牺牲’我们的行业并远离中国。这将是不可逆转的行业损失。”

报道表示,中国汽车市场从7月份起恢复强劲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将近30%。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报告,中国制造商7月份总共销售242万辆汽车。乘用车和小型多用途车的销量甚至增长了40%。7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翻了一番多,达到59.3万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