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7月经济指标意外低于预期 货币政策作用有限

中国官方周一(8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新冠疫情反弹和房地产危机对经济活动造成严重冲击的影响,中国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工业生产增长意外放缓。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公布的数据,作为家庭支出主要指标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月份同比增长了2.7%,比6月份的3.1%回落0.4的百分点。而法新社报道,考虑到中国在上海春季新冠疫情封禁之后经济的增长复苏,此前经济学家预计7月的零售额将增长5%。

至于工业生产,数值显示中国7月工业增加值年同比增长3.8%,低于6月份的的3.9%,也低于经济学家的预期增长值(4.6%)。

法新社报道,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后一个采取“清零”政策应对新冠的国家之一,具体措施包括大规模筛查,对检测阳性人员强制隔离以及有针对性的采取封禁等。尽管如此,近几周以来中国再次面临疫情反弹,虽然病例数有限,但多个省份被波及。导致数万游客被困海南三亚,西部边陲的西藏和新疆近期也都爆发疫情,这两地的地方经济均高度依赖旅游业。

至上周六,官方通报全国新增623起本土确诊病例和1844起无症状感染,单日感染总数2467例,为5月9日以来最高,其中感染数最多的是海南、西藏和新疆。

疫情的反复使得已经承压的中国经济更加困难,体现在消费低迷,政府对包括科技在内的若干活跃领域更加收紧,受乌克兰战争的不确定性的影响以及房地产危机等。

数据显示,7月中国固定资本投资进一步下降,至5.7%。这是连续第五个月的下降,也是经济前景仍然暗淡的另一表现。

至于失业率,7月份中国16-24岁青年失业率升至19.9%,创下纪录高点,6月份为19.3%。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略好于6月份的5.5%。报道指,在中国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2月,中国的城镇失业率曾达到6.2%的历史最高,之后又回落。

相关报道:

今年七月的中国多项经济指标均低于预期,显示经济发展出现疲软态势。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发布的数据显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只增长了2.7%,工业生产增幅也低于分析师此前的预期,仅为3.8%。从一月至七月期间,设备投资增加了5.7%。

为了给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中国央行周一出人意料地宣布,将中期借贷便利(MLF)下调0.1个百分点,降至2.75%,这是中国央行今年一月以来首次采取类似措施。

专家:降息措施难以奏效

分析师对经济发展前景较为悲观。Dekabank分析师写道,周一发布的经济数据再一次验证了中国严苛的清零防疫措施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阻遏作用。而目前采取的降息措施所能起到的提振作用则相对有限。

中国央行还决定将七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从此前的2.1%降至2.0%,这对银行间短期质押式回购成本具有指标意义。市场评估公司Jefferies的专家们指出,上述两项降息措施并不足以对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而只是对储蓄率过高和消费支出过低做出的反应。中国各大银行的储蓄额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攀升,因为无论是私人家庭,还是企业都出现了"过度储蓄"的问题。

一度迅猛扩张的中国房地产行业目前纷纷陷入困境。

中国政府坚持清零政策,对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冲击。为了遏制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在中国的蔓延,今年春季以来,包括经济重镇上海在内的一系列中国大中城市都实施过封控管理。除此之外,房地产市场出现的问题也阻遏了中国经济的增长。

经济专家们普遍认为,中国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的活动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为了遏制通胀,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都先后采取了提息步骤。这就引起了资本从中国流向美国、从而导致人民币疲软的担忧。周一金融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出现下降势头。除此之外,由于大量国企和地方政府负债累累,也为央行无法进一步采取宽松政策。

经济萧条的征兆?

受严苛的防疫措施影响,今年第二季度中国GDP只增长了0.4%。一般认为,今年政府给定的5.5%经济增长目标将无法实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负责人王君也认为,中国经济决策者的调控手段已经变得非常有限。即便是放宽借贷条件,鉴于当前的形势,很多企业和个人仍会对借贷问题持审慎态度。"一些人宁可提前偿还债务,这有可能是经济萧条的前兆。"

(德新社,路透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