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受N重打击!今年中国企业出海,太难了!(组图)


中国经济的全球化之路不能断,中国企业的出海脚步不能停。目前面临的困难,不是中国企业放弃出海的理由。

特约撰稿丨关不羽

前两年,中国外贸出口逆势发力,大量中国企业开始出海之旅,开启了“中国制造”再出发的征途。不同于低端制造、代工贴牌的商品输出,这轮中国企业出海以自主创新、自有品牌为主,承载了中国制造业升级的憧憬和梦想。

然而,经历了“出门闯世界”的兴奋期后,困难也摆在了中国企业面前。北京一家机电产品企业海外部负责人对媒体坦陈,与2019年相比,今年该公司的出口额下滑得厉害。“原来我们公司年出口额可以达到8000万-9000万元人民币,去年只有5000万元左右,今年原预计销售情况会比去年好一些,但一、二季度的成绩并不理想。”

销售额大幅下滑的,日子不好过。销售额尚可的,也高兴不起来。

“今年销售额还行,但利润率下降比较厉害。”深圳车载智能电子配件品牌军灿创始人余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俄乌冲突影响了我们在俄罗斯的销售额。与此同时,整个欧盟地区的消费趋势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宁愿用差点的产品,有钱也不愿买贵的。”

成本压力同样沉甸甸,余军说:“我们主要走海运和铁路。疫情前,物流成本只占销售额6%至7%,现在占到10%。原材料和运营成本,疫情以来也涨了不少。”

2022年的全球市场,风高浪急。

▲上港集箱外高桥码头(图/图虫创意)

有个做跨境电商的朋友举了个例子:假如说原来一个商品卖往海外是10美元,今年本来打算打九折做促销,定价9美元。

结果碰上欧洲汇率大跌,相当于价格涨了10%,再遇上欧洲VAT税改革再收去20%——也就是说今年啥也没干,价格自己就到了12美元。消费者多付了2美元,自己的利润反而还少了1美元。

而这,还没算上今年更多“意外”事件造成的影响。

01

多重风险集中爆发

其实,今年外贸形势的不确定性,早有预判。“稳外贸”的政策定调坚决有力,外贸企业对“花无百日红”也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正因为是“有准备之战”,今年第一季度的中国外贸保持了不错的表现。今年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42万亿元,同比增长10.7%。与去年同期的29.2%增速相比差了不少,但也算意料之中。

如果外贸下行的压力能够保持逐步释放“软着陆”的态势,保持同比增长10%以上,那么中国全年保增长的经济目标应该是有把握的。

然而,2月底以来,一系列意外事件发生。黑天鹅比翼齐飞,灰犀牛集体暴走。全球经济承受了密集的暴击。

2月24日,俄罗斯在乌克兰展开“特别军事行动”,欧洲笼罩在战争阴影之下,国际形势急转直下。

3月份,国内“疫情反弹”,侵袭深圳、上海等经济重镇,东部发达地区面临前所未有的防疫压力,影响至今。

第一季度,欧美等世界主要经济体持续高通胀,复苏不如预期,经济增速回落。

美联储自今年3月份以来加息四次,最近一次7月27日加息75个基点,年内累计加息达到225个基点。美联储连续加息的频率和力度多年罕见,欧洲央行也“随之起舞”。疫情以来的货币宽松环境急转直下,“急刹车”引发全球汇率体系动荡。

今年以来这些全球经济大事记,呈现出屋漏偏逢连日雨,成了打击全球经济的组合拳。而这还只算上了主要大型经济体,还有诸如斯里兰卡国家破产导致的物流中断等等小“黑天鹅”。

中国外贸出口企业,今年是真的难。

往年中国企业出海时头上面临的三座大山:市场需求、成本压力、税收合规要求,不约而同地集中出现问题。

首当其冲的是市场需求萎缩。欧美通胀率高居不下,市场消费力本不乐观。俄乌战争造成全球供应链紊乱,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暴涨,更是大幅削弱了市场消费信心。买面包、汽油的钱花多了,买中国制造的电子产品、轻工业产品的钱就得少花。

海外市场过紧日子,中国外贸出口的日子就难过。3月份以来,很多中国外贸企业面临新订单断崖式下降的困境,何去何从一片迷茫。

图/微博

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市场萎缩,影响了销售额增长,但是生产经营成本还在蹭蹭地往上涨。能源等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企业硬成本上涨势不可挡。

最为显著的是运费,2021年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就在历史高位支棱着。虽然二季度以来,物流成本有所回落,但仍处在高位。今年5月波罗的海干散指数连续8个交易日连续上涨,各家企业心惊肉跳。空运比海运的运费上涨更为夸张,大范围爆仓,费用翻数倍,成了外贸出口企业的失血点。

整体而言,外贸物流成本经历了这轮跳涨,导致物流成本激增。部分商家仅物流成本就占商品价格的50%以上,导致卖得越多亏得越多。

海外因素以外,国内多地疫情反弹,对中国外贸企业的成本也带来了压力。人流物流畅通性受到影响,一些外贸企业生产陷于停顿,与海外的商务交流按下了暂停,有形成本和无形成本激增让不少外贸企业步履维艰。

还有海外市场的税收合规成本激增,让很多中国企业猝不及防。

▲针对来自非欧盟地区B2C实物型邮件,VAT征税规则的调整(图/网络)

欧盟的《增值税指令》于2021年7月1日生效,这一政策多少有些针对中国出口企业量身定做的意味。因为欧盟发现,各大电商平台所售的价格低于22欧的产品占比很大,而且以境外卖家为主。因此针对性地修改了“游戏规则”,意在财政增收和贸易保护。这样的定向打击,结果可想而知。

疫情冲击之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普遍现象。除了税收“调整”,还有提高市场门槛的各种“认证”。比如美国母婴行业需要进行CPC认证,欧盟需要CE认证,英国需要UKCA认证,巴西需要INMETRO认证。雁过拔毛的各种认证,让中国企业出海之路荆棘丛生。

正常情况下,企业单独应付一两个“黑天鹅”、“灰犀牛”,尚能承受。但是,中国企业出海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对海外市场风险的经验不足,遇到密集的“组合拳”连续暴打,伤害不容小觑。

出海企业对海外市场风险的判断,不能心存侥幸。超级疫情三年积累的压力前所未有,压力集中释放的冲击是历史罕见的。局部风险的突然爆发,猝不及防。曾被视为新兴市场热点的土耳其通胀快速上涨,高达80%以上的超级通胀,让出口贸易的市场空间荡然无存。汇率风险是中国出海企业一定要高度警惕和防范的。

疫情期间各国宽松货币的欠账积累,全球汇率体系敏感脆弱,已经超出了过去的经验认知。比如说,美联储大幅加息的连锁反应,对中国出海企业的冲击超出预想。

当然,中国外贸企业受到的多重打击,主要还是因为多重风险叠加导致的,今年的黑天鹅、灰犀牛实在是太多了。虽然中国的外贸出口已经成为拉动GDP增长的重要力量,但中国民营企业的出海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是个“婴儿”,应对风险的能力需要加强。

02

“紧盯美元”的狭窄视角会吃大亏

美联储加息伊始,很多财经人士认为对中国外贸出口有利。美元升值、人民币贬值,有利中国商品出口,这是教科书式的经典判断。然而,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因为,这次加息太不寻常。

疫情期间,各国宽松货币政策造成了全球货币体系的系统性紊乱,美联储的强势加息,快速挤掉了欧元、日元的货币水分。

日元汇率“腰斩”还算是情理之中,欧元和美元汇率“倒挂”,却是意料之外。这相当于人民币对欧元、日元等全球主要币种大幅升值了。如此剧烈的汇率波动,对中国外贸企业弊大于利。

而美元加息升值对能源等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抑制作用是延迟发生的,正常情况下需要半年的传递期。这意味着,中国外贸出口企业的基础成本不会在短期内因美元升值得到缓解,却要承受美国以外的全球主要市场的出口利润滑坡损失。

就目前的形势看,此次美联储加息不是过去的技术性调整,而是全球货币宽松的急刹车。全球货币紧缩对中国外贸企业的海外市场环境恶化,不能心存侥幸。中国经济已经高度全球化的当下,“紧盯美元”的狭窄视角是会吃大亏的。

▲福建省厦门保税港区集装箱码头(图/图虫创意)

即便是分析中国对美出口,美元加息有限的汇率利好,与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带来的广泛影响相比,不过九牛一毛,起不了对冲作用。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关系的影响不仅来自官方,也来自民间。

2021年亚马逊“封号门”,导致中国商家跨境业务万亿元损失,就是前车之鉴。虽然事发后,中国商家联手中国平台企业积极调整业务模式,挽回局势,甚至倒逼出中国电商跨境业务的独立发展。

但是,我们不能回避的事实是,中美关系一旦出现严重的波折,中国制造在全球最大消费市场会遇到大麻烦。毕竟,美国是中国外贸出口最大的单一国家市场,也是这几年中国外贸出口增长最强劲的主要贸易伙伴。深度捆绑的经贸关系是两国关系的基石,却也意味着关系破裂双方都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而且,中美关系不是单纯的双边关系,而是直接影响到中国和欧盟、日本、韩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重要因素。中国五大贸易伙伴,在中美关系的一根绳上连着。稳定的外部环境,是稳外贸的基础,无从回避。

03

全球化之路不能断

出海脚步不能停

中国企业出海之路,在2022年面临波折。但是,这条通向全球市场大路是非走不可的。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2022年的中国经济依然要看外贸,稳就业、保增长都需要中国外贸出口的良好表现。

疫情爆发之初,“中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太高了,应该降低”的说法一度很流行。持有这一观点者提出,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外贸依存度低,经济主要驱动是国内消费。

这是以偏概全的片面之见。发达国家的外贸依存度也各有不同,欧盟经济表现最强劲的德国和荷兰,外贸依存度高达70%以上。美国和日本则是发达国家中的垫底,在20%-30%的区间浮动。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外贸依存度均在30%以上,国内消费和外贸的经济贡献伯仲之间,不存在明显的主次之分。

美日从未有过“降低外贸依存度”的政策推动。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日本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了28%。同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也不过31.9%,并没有比日本高多少,已经远低于全球40%以上的水平。与美日以外的发达国家相比,这一比例明显偏低了,何况中国经济远没有达到发达水平。

疫情爆发后的中国经济表现,更是对“降低外贸依存度”的直接打脸。2019年底,疫情在中国率先爆发,来势汹汹,悲观情绪在国内外蔓延。但是,凭借着强劲的出口,2020年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

2020全年GDP增长2.3%,其中0.9%是外贸贡献的。外贸总额占GDP的39.18%,是2008年以来外贸依存度最高的一年。2.92万亿的贸易顺差,为中国增加了大量的外汇储备。三年的疫情冲击,中国经济能够保持稳定,外贸出口是立了大功的。

图/视频截图

即便是疫情全球蔓延情况下,全球化时代,“对外依存”不会让一国的经济变得不安全,封闭和孤立才会。全球经济已经高度一体化,所谓依存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不是单方面的依赖。作为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中国更是如此。

中国经济的全球化之路不能断,中国企业的出海脚步不能停。目前面临的困难,不是中国企业放弃出海的理由。

本轮全球化的前半场,中国经济是最大的受益者,积累了出海的优势。全产业链的配置、巨大的产能,都是中国企业出海的底气。

二十年积累的“内功”不会因为暂时的困难而消失,经过国际市场的历练,中国制造才能上一个台阶。改革开放让中国制造积累了发展的势能,更深度地融入全球化,是推动中国制造完成中国技术、中国品牌的动能。

面对困境,中国企业出海的战略方向不应动摇,调整心态和短期预期是必要的。中国经济刚刚经历了高速增长阶段,企业和投资者还习惯性地带着高增长预期,缺乏长期化的准备。

图/网络

不熟悉的市场环境,更复杂的游戏规则,诸多不可控的风险因素,都需要适应的过程。因此,企业出海要制定长期的市场目标,而不是点石成金、一夜暴富的过高期望。当年华商下南洋,两三代人的耕耘才扎根落地。今天的中国企业出海起点更高,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耐心、恒心和韧性,是我们中国人所擅长的。全球市场的拓展和培育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高起点、低预期、长期化,才是正解。正因为全球市场是广阔的蓝海,所以值得长期奋斗的准备。

总之,中国企业的出海之路是布满荆棘的希望之路,正视困难、重视风险、长期奋斗,终将拥抱光明的未来。


相关报道:两大光伏巨头陷30亿诉讼,中国组件出海太难

冲击发生在同一天。7月末,国内两家光谷组件龙头“天合光能”和“晶科能源”相继发布公告,称在美国陷入诉讼。

天合光能表示,其美国下属公司被道达尔能源起诉,原因是未能即时交付组件,造成道达尔能源项目损失。对方要求天合光能赔偿约2亿美元。晶科能源涉及的则是仲裁,同样和供货合同相关,对方要求支付的违约金、产品费用、延迟违约金等高达3.25亿美元。

根据第一财经报道,天合光能诉讼牵涉未交付完成的订单。道达尔能源2021年和天合光能美国公司签订了900MW的组件合同,金额高达3亿美元,双方约定今年2月到12月交付。目前来看,交付显然出现问题。而晶科产生纠纷的或为已经交付完毕的订单。

天合光能和晶科能源都是A股市值千亿的组件巨头,二者同时遭遇诉讼,为市场点亮一个不太好的信号。中国组件厂对外出口数量庞大,这两起诉讼背后笼罩着更让人不安的阴影:当海外环境急遽变化时,未来中国组件厂的出口业务可能还会遭遇打压。

复杂多变的政策

天合光能并未说明为何未能按时交付组件。外界猜测是因为美国的WRO政策(Withhold and Release Order),即“暂扣令”。出口企业需要给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提供证据,证明产品不是强迫劳动生产、制造,才能撤销WRO。

这一政策影响不止一家公司。2021年时,晶科能源、阿特斯、天合光能、隆基出口到美国的组件都被扣押。

在2021年WRO生效之前,中国组件龙头们已觉察到寒意。包括天合光能、晶科能源在内的大厂早在2015年左右就转道东南亚,在当地建了大量产线,产品从泰国、越南等迂回出口至美国。

然而2021年,美国扣押令直接针对东南亚出口的产品,这一暗度陈仓的道路也遇到障碍。罗仕证券分析师Philip Shen 在报告中表示,东南亚出口到美国的组件出货会因此延迟12个月以上。

而欧洲在10年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后,近几年制裁相对温和。欧洲也成为中国光伏产品主要出口市场,占了出口光伏组件近一半。2021年,仅荷兰一国就占了出口24.3%。

不过难保欧洲不会再次对中国光伏组件下手。虽然现在欧盟大规模使用中国廉价的光伏组件,但各国并不愿意将生命线交给外国企业。欧盟能源专员Kadri Simson在2022年布鲁塞尔行业峰会上表示,欧盟委员会要将制造业带回欧洲,创建欧洲的光伏生产线,并为这一目标“不惜一切代价”。

葡萄牙阿尔克瓦,浮动太阳能发电厂全景。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当然,欧盟态度忽然如此强硬,更多针对的俄罗斯。俄乌战争后,欧盟希望减少对俄罗斯进口天然气的依赖。

重建供应链将是缓慢而持续的过程。今年,欧盟光伏协会建议启动10亿欧元的太阳能基金。4月,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和旗下新能源子公司从欧盟获得了一大笔投资,用以提升本土太阳能组件制造。这家公司要在2年中将制造能力从200MW提到3GW。

即便会耗费多年,欧洲产业链回归对中国企业来说也是可见的灰犀牛。如果国内市场在几年后增长放缓,国内组件厂会遭遇产能过剩的危机。

生产在内,需求在外

即便欧洲已经解除“双反”制裁,美国也放松了关税政策,但阴影并没有消散。目前中国国内需求还没办法完全覆盖产能。

中国厂商在十年前“双反”时代为“两头在外”,也就是生产原材料和市场都在海外,完全依赖国外市场和供应链,所以当时被制裁后倒闭潮席卷行业。

此后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了供应链重建,加之国内市场需求因为政策利好增加,中国组件厂商恢复了元气。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光伏组件生产重地。

这群组件厂商也的确从全球化中吃到甜头。相比中国市场相互倾轧,海外更好挣钱。根据隆基绿能2021年年报,其出口组件毛利达到19%,国内销售毛利只有13%。

国内“双碳”政策后,虽然国内行业升温,但其实海外增长更明显。2021年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增长12.93%,同期出口增长高达24.21%,除了传统的欧美、日本、澳洲市场增长外,印度、巴西新兴市场需求也变得旺盛。

然而,海外营商环境这两年不再稳定。以中国出口第三大市场印度为例,2022年4月,印度可再生能源部宣布对进口光伏组件征收40%关税,对太阳能电池征收25%的关税,以此促进本地生产。

中国组件龙头们多少都遭到冲击。

以组件龙头晶澳科技为例,其2021年海外出货量占比6成。在2021年年报中,晶澳科技提出了五大风险,都和全球市场波动相关。列举的风险除了产业政策、国际贸易、疫情影响之外,还包括俄乌战争带来的物流运输和金融结算风险。

2022年8月3日,上海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太阳能电池板及相关组件正在源源不断从流水线上生产。图片来自 IC Photo

这次被仲裁的晶科能源同样也以海外市场为主,其海外营收占了75%。马来西亚、越南都有他们的制造厂,2021年年报中,晶科能源也提到境外市场的经营风险。连隆基绿能的海外组件销售收入,也占到整体组件销售收入六成。

中国装机量即便连年增长,也很难保证行业每年都能稳定大涨。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我国2021年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约53GW,为全球第一,但没有达到全年55-65GW的装机预期。而全球其他国家装机量达到80GW。

不过,需要看到国内市场的潜力。中国2021年装机量虽然没有达到预期,但仍然在全球领先。截至2021年底,中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量连续7年居全球首位。除了总量,更可观的是增长速度,从2020年开始,中国每年装机量增速都是双位数。加上“双碳”政策性利好,国内增长红利会持续释放很长时间。

当然,发展期的短暂阵痛无可避免。隆基2021年年报表现不尽人意,租赁仓储费、增加了2.3亿元,汇兑损益则在四季度单季计提了5.7亿元,这些损失主要因为海外市场运行不顺。当龙头都不得不为了政策变化付出额外成本时,利润更微薄的中小公司会更难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