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提前还贷潮” 会引起银行大规模跟进吗?



北京楼市 李凯旋 摄

华夏时报记者 李凯旋 李贝贝 北京报道

交通银行“提前还房贷需要缴纳补偿金”的消息“一日游”之后,近期,《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北京出现了“提前还贷潮”,相关从业人员表示,尽管没有具体数据,但提前还房贷的人有所增加。

那么,究竟为何银行对提前还贷一事如此敏感? 北京又为何出现提前还贷潮?

“提前还房贷的人确实多了”

8月1日,交通银行发布了《关于个人按积累贷款、个人线上抵押贷(消费)提前还款补偿金收费调整的公告》。相关文件显示,自2022年11月1日起,个人按揭贷款与线上抵押贷款提前还款将收取补偿金,且以贷款合同中约定为准,补偿金比例为提前还款本金金额的1%。

个人按揭贷款中有很大比例为房贷,提前还房贷还要给银行缴纳补偿金引发了购房者的“不满”。8月2日,交通银行在官网撤销了上述公告,并表示公告被过度渲染,暂时下架,后续则有其他政策公布。

不过,无论是否被过度解读,银行究竟为何对“提前还贷”一事如此敏感,又或者说,难道市场上已然出现了大批量的“提前还贷”?

“具体的比例没有统计,但是提前还贷的人确实多了很多。”8月5日下午,北京招行一位负责信贷业务的员工对《华夏时报》记者说。同时,该信贷工作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基本上银行对于提前还贷款都有收取补偿金的类似规定,合同里有注明,但是多数都已经免去了补偿金。

除此之外,北京另外两家银行相关信贷部门的工作人员同样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来办理提前还房贷的人确实有所增加。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银行“不太欢迎”提前还贷的原因或许与今年银行贷款的投放任务等有关。若是提前还款的用户增加,某种程度上银行的房贷投放任务会完成不了。尤其在明确督促银行加快房贷投放的背景下,类似提前还贷会使得贷款余额减少。

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2022年下半年工作会议,对下半年重点工作作出部署。会议明确,要维护房地产市场融资平稳有序,引导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利率下行,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为何着急还房贷?

在北京从事银行信贷工作的孟艾(化名)对《华夏时报》记者说:“在我看来,很大一部分用户是因为手握房贷觉得不踏实,有了空闲资金便提前还了。”

明山(化名)2009年在北京贷款购买了一套商品住房,贷款金额为80万元,每个月还款约是4000元。“后来房贷利率和LPR挂钩后有所浮动,每个月还房贷的金额减少,差不多是3600元左右。”明山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2022年7月底,明山向银行提出了申请,提前偿还了剩余贷款。“提前还款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手中有了闲置资金,正好可以满足剩余房贷这个缺口,身上背着债务老是觉得不踏实。另一方面是,我的这个房子比较特殊,不是只有我一个人的名字,如果不偿还完贷款的话,房子后续不好处置。”明山向《华夏时报》记者说明了提前还房贷的原因。

明山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自己提前还贷并未缴纳补偿金,也并未受到银行信贷人员的“劝退”。“都不用去线下办理,直接在APP上申请,然后按照流程操作就可以,中间有个审核时间,全部办完大概需要两周,非常方便。”明山说。

吴昊(化名)提前还款则是因为另一个理由。“我是贷款的房子,但是需要加名字。去银行变更的话非常麻烦,最终选择提前偿还贷款,这样程序也比较简单。”吴昊对《华夏时报》记者说明了自身提前还款的原因。

“我的理由很简单,有两点。一是,也确实现在手上有空闲的资金,拿去理财之类的也利息也没多少。二是,我们之前选择了浮动利率,LPR下调之后我们每个月需要换的钱少了几百块,但是未来也有可能会上升,所以就借着这个机会全部提前偿还,也避免了未来LPR上升后月供增加的风险。”王凛(化名)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在交行“补偿金事件”出现后,有业主向《华夏时报》记者反映,开始担忧后续银行会针对提前还贷收取补偿金,也开始考虑现阶段便提前还贷的相关问题。

有银行业的从业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有部分购房者提前还贷是为了获取利率更低的贷款。前几年,房贷利率较高,二套房的房贷利率在5.5%左右,贷款利率超过6%的也大有人在。今年,利率下行明显,购房者提前还贷之后可以去做利率更低的抵押贷,抵押贷的利率在4%左右。这样一对比,提前还贷再做抵押贷很划算。”

该从业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说:“目前,理财的收益也难言让投资者满意。如果客户手上有闲置资金,但是没有收益更高的理财项目。那么,提前还贷也不失为是一种较佳的选择。”

至于当前市场上的提前还贷热,该银行从业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只能说对比往年来看,提前还贷的人变多了,但仍然是不够凑成一个现象级的数字。而且提前还贷到底是否划算还需要依靠还款年限、利率水平等多种因素共同确定,也不能一概而论。”

买房贷款的人变少了

“其实从各个数据来看,房贷额有所减少,说明确实买房贷款的人变少了。”孟艾对《华夏时报》记者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2月份,以按揭房贷为主的居民中长期贷款在15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减少459亿元。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同样显示,2022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中的定金及预售款为2460亿元,同比下降37.9%;个人按揭贷款为12158亿元,同比下降25.7%。再叠加仍处于下行空间的商品房销售数据,这些均表明买房贷款的人在减少。

同时,《华夏时报》记者发现,银行在发放贷款方面有了微妙变化。“现在如果有用户来咨询房贷业务,贷款四五百万,然后还款期限30年的话我觉得可以支持客户贷款。但是如果说房贷是两三百万或者一两百万的话,我真的不建议客户贷款。”孟艾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在孟艾看来,类似两百万左右的房贷就如同是“给银行打工”。孟艾解释称:“以贷款200万为例,假如贷款期限是30年,30年只算利息都要160多万,能在北京远郊区付一个首付了。”

同时,孟艾向《华夏时报》记者“安利”,全款购房还可以去银行申请“装修贷”,月息在2厘左右,十分划算。孟艾直言:“当然贷款方式还是看客户自身选择,但确实贷款20年、30年需要偿还的利息非常多。”

上述提前还贷的受访者王凛也察觉到了市场上一个微妙变化。“这几天我总是接到银行的电话,问我需要不需要贷款。我听到对方的背景音都是银行员工在打电话问客户需不需要贷款,不知道是不是银行的贷款现在放出去有些难。”王凛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