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对话嘉宾: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沈逸
中国三家航空公司购买292架空客A320,总价达到2400亿人民币。
最近中国2400亿人民币飞机大单,引起了全球舆论的关注:中国三家航空公司购买292架空客A320,总价达到370亿美元,堪称疫情之后的一个世纪大订单。对此,彭博社报道的标题是《空客的成功 可见波音在中美贸易战中的痛苦》。波音公司7月1日也对此表示很失望,宣称是“地缘政治方面的分歧继续限制了美国飞机的出口”。
被“打疼”的波音公司敦促中美之间,要进行所谓“富有成效的对话”,但问题是,波音是否有能力游说拜登政府做出改变?
据美媒报道,拜登本月内就将宣布取消部分中国输美产品关税的计划,只是具体时间还未最终确定。5日上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应约与美财长耶伦视频通话,也立即引起国际舆论有关“关税”的种种猜测。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发动的持续数年的对华贸易战中已经失败?
但同一时点,拜登政府有官员放话,将严厉制裁俄罗斯的招数,复制到中国身上,扩大对华出口管制,并“精准打击”中国的军事和科技进步。来自美国朝野的消息如此混乱,拜登的对华政策到底往何处去?
美国中期选举在即,却传出特朗普将宣布参选2024年总统大选的消息,不按常理出牌的特朗普,真会卷土重来吗?想连任拜登是不是已经“凉凉”?
围绕中美关系新热点,直新闻访谈了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助理、国际政治系博导沈逸教授。
核心提要
1、飞机大单从来不是单纯生意 ,可以看作中美和中欧这两组双边关系的一个缩影。
2、中国挑相对“舒心”一点的空客,是人之常情。
3、波音怪“地缘政治分歧”,或刻意忽略安全事故频发。
4、波音关闭莫斯科办事处,“地缘政治风险”有上升趋势。
5、美国对华贸易战,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关税这把刀,更多“砍”在美国身上。
6、中美贸易战有转机?拜登恐“骑虎难下”。
7、美国国内僵局“死锁”,在于无力解决真正的问题,政客就将国内矛盾转嫁中国。
8、特朗普7月底或提前宣布竞选2024年?不想当“太上皇”的特朗普打响“卡位战”!
9、特朗普和拜登都不受“待见”?美民众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在印度尼西亚和埃塞俄比亚发生两起737 Max客机空难造成346人死亡后,中国2019年停飞了波音737 Max客机。
访谈精选
1、 飞机大单从来不是“单纯生意” 美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直新闻 万霞:显然,波音把失去飞机大单归咎于“地缘政治分歧”,含义非常丰富。沈老师您觉得,波音的表态到底是在埋怨谁?
沈逸教授:从中国的角度,对波音这句话的回应,如果借用网上流行语讲,就是“怪我咯?”,但实际上,这又不是我们的错!
英文里面有一句话,叫做“生意归生意”,所谓的“business is business”,但同时,大国之间的生意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生意。这里要划分几层含义。
第一,因为首先中国需要飞机,航空公司无论是从航行安全、飞机的更新换代考虑,还是从运力升级来看,都需要购买新的飞机。
第二,实事求是地讲,所谓的“地缘政治”,说穿了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如果大家对中美关系比较熟悉的话,就会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中美关系中的贸易结构来看,有所谓“飞机加大豆”的结构。波音飞机和美国的大豆在中国的进口份额当中,往往扮演着比较“高额”的角色。
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案例:有的时候美国人会过来跟中国讨论所谓“中美之间贸易不平衡的问题”,说我们中国“顺差”,他们美国“逆差”,谈完之后就会有一个采购团到美国去买点飞机,把所谓的“贸易不平衡”问题平衡一下。似乎客观上有这样一个形成的习惯。
但2018年自特朗普政府时期开始,美国单方面掀起并发动了对中国的贸易战,增加进口关税,对我们的企业进行打压,给予不公平待遇,威胁中国企业在美国的上市,干扰中国的投资……这样的事情列起来有很长一个清单了,可以用“罄竹难书”这四个字来形容。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说,我手上有一笔钱,我要去买飞机的时候,难道还得买美国的公司?难道我上辈子欠你的吗?这是不可能的。
波音公司非常清楚地知道,问题根源就在美国政府身上。到了拜登时期依然没有改善,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波音订单没拿到。这就是之前华春莹在讲中美关系时所说,美方的相关举措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采购飞机,如果既可以买波音,也可以买空客,当然挑相对“舒心”一点的空客进行合作。而且从安全性问题考虑,之前波音737出过事。另外,有报道显示,采购空客的价格优惠更大。各种各样正当的商业理由合到一起,采购空客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今年3月,波音737—800在广西梧州坠机事故现场,死亡132人。
2、 买飞机要考虑“政治风险”?波音关闭莫斯科办事处是“前车之鉴”?
直新闻 万霞:是的,波音丢了中国大订单,单方面强调政治因素,似乎刻意在回避安全问题而甩锅“政治”。此前,在印度尼西亚和埃塞俄比亚发生两起波音737 Max客机空难造成346人死亡后,中国2019年停飞了波音737MAX的机型。没想到,今年三月,东航发生的坠机死亡132人的事故,又是波音另一个机型737—800。所以,中国三大航空公司的采购,很大程度也是安全和商业利益的考量。
另一方面,空客大单早在三年前,也就是2019年中国领导人访欧时就签署过协议,现在是在落实协议。不过,更早一些,中美在2017年前也签过一个300架飞机的大单,但是到现在只买了8架。对比可知,这五年多来,中美的状态很不正常。
现在,双方经贸是否又增加了新的政治风险?比如:俄乌冲突在2月24号爆发后,3月1号,波音公司就宣称,暂停向俄罗斯航空公司提供零配件维护和技术支持,并且关闭了莫斯科的办事处。飞机是安全性、售后都非常重要的商品,波音来这一手,后果非常严重。今天它对俄罗斯这么搞,难免以后不针对其他国家,这里面的政治风险是否也是目前要考虑的呢?
沈逸教授:从所谓“政治风险”的角度来说,地缘政治的变动会对公司业务带来冲击和挑战,比如这次俄乌冲突中出现的新问题。
就是地缘政治问题爆发之后,企业在美国政府还没有给出明确指令,或许只是一个宏观指令的情况下,基于对美国国内“政治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而采取的某种态度。
这种站队,甚至是“加码执行”的行为,是目前新的冲击和挑战,很多时候需要通过渐进的博弈来校正。
我举个例子,特朗普时期有一阵子打华为打得很凶,美国的联邦快递,曾经做过一件非常过分的事,就是把华为从日本寄回中国大陆的邮包,直接给邮到美国去了,并且还交给了美国国土安全部,当作证据去指控华为。
此后中国商务部制定了“不可靠实体清单”,把伤害中国企业合法利益的企业列入清单。然而过了两天,联邦快递就把美国国土安全部给告了,说这事不是我要干的,是他逼我干的,这就是一种博弈。
当时中方传递出的信息非常明确,指明联邦快递的做法太过分,背弃商业原则。联邦快递在中国运营着将近30%的亚太业务,核心总部也设在中国大陆。在得到超额利润和市场情况下,居然做出伤害中国核心国家利益的事情,明显超越正常商业规范,其后果就是中国采取行动进行抵制。
因为中美关系的变化,尤其是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不恰当的对华政策之后,波音、联邦快递等这些美国企业额外增加了政治上的不确定性,其实对美国企业是很不利的。
这个症结要缓解,从中国角度来说,就是坚持做正确的事,让美国人自己去感到疼,去感到不舒服,最后发现是自己勒住了自己的脖子,以至于喘不过气来了,接下来就应该放手,自己去把它调整完。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跟美财政部长耶伦刚通过电话,中方对“美国取消关税”一事表示关切,在“公正对待中国企业”的问题上表示关切。“关切”的意思就是敦促对方赶快做。双方的讨论很直接,现在通胀受不了,经济受不了,取消关税效果最直接。
当然,在短期内变化的进展可能没那么快,问题在于现在美国的政客都属于精算型,谨小慎微,短期利益一点不肯吃亏,而中长期的利益,又不想承担风险。
直新闻 万霞:波音公司敦促中美之间要进行所谓“富有成效的对话”,因为波音是美国军工复合体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它对美国政府的影响会有多大?这次被打疼了以后,它是否会有动力去推动和影响美国政府?
沈逸教授:波音的军品部和民品部理论上是分开的,美国的军事技术对中国一直是禁运的,一直是有控制的。波音民品部最大的一个“牌”,就是拿到了飞机订单之后,可能给美国国内带来就业的机会,因为它的订单属于传统制造业的订单。按照美国的惯例,波音如果要去政治游说的话,可能还需要雇佣掮客去做。
但美国国内目前有一个“deadlock”,叫做“死锁”的僵局,表现在美国的民众普遍不待见所谓的“富有的企业和跨国公司”。究其原因,就是财富分配的不均衡所带来的不满情绪。这个现象在特朗普时期更加显现无疑,就是所谓“乡下佬的悲歌”。美国的政客塑造了一个“叙事结构”,就是美国民众受苦、失去工作,这都是由“中国的崛起所导致,是中国夺走了美国劳工的工作机会”。
美国民众现在就沉浸在这种虚假的叙事框架下,而美国的民主、共和两党同样在这样的错误叙事框架下,纷纷盯住对方,双方都不许向中国做出任何让步。
波音公司走游说的路线,实质上是走“精英政治路线”,为什么这么说?如果按人头计算,他的绝对数量是少数,代表富人的一方。而在美国的民粹主义被动员起来的情况下,真正让他们游说的空间是有限的。
如果要去游说,无非是让国会议员通过一些决议,比如游说拜登政府尽早取消对中国的关税,或者对华为的不当打压,就不要去做。但如果政府接受游说,改变政策,首先跳出来反对的就是共和党内的议员。今年又是国会中期选举年,所以就僵在这儿。
美国总统拜登正面临中期选举压力。
3、 刘鹤与耶伦通话 中美贸易战有转机?拜登政府恐“骑虎难下”
直新闻 万霞: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和刘鹤副总理的会谈,从目前态势来看,中美贸易战在这种复杂的僵局当中,是否能出现真正的转机?还是说,即使有希望动作也会很慢呢?
沈逸教授:据统计和分析,现在美国征收的关税,90%是由美国的进口商和美国的消费者去承担,说穿了,关税这把刀,其实更多的是砍在美国人身上。而中国企业的出口并没有减少,反而是美国自己受损失。
这其实是西方经济学的ABC,是他们自己在市场经济下研究透了的东西,但现在自己就僵在里面,这是特别搞笑的一点。
第二个,拜登上台后因为过于精算,错过了一个窗口期。上任的时候,他其实是带着所谓“战胜特朗普”的光环上来的,一上来就可以校正特朗普做得不对的事情。
但是拜登他们当时存了个坏心思,就是想和中国谈价钱。特朗普凭空给他们送了一个筹码,他们就想拿着筹码跟中国讨价还价,而且还想额外再榨一点利益。但结果,局面就僵掉了,过了那村就没那个店了。
从中国方面 讲,既然关税90%都被美国的进口商吃掉了,我们并没有受到损失,那我们为啥要着急呢? 所以我们的心态很好的,我们对这事表示关切,看美国什么时候把作业做完了,我们再谈。
整个事情当中,我们的举措都是防御性的,就是你先动我再动。我是不可能先取消我的行动,而是你改正了以后,我马上动。
但是现在拜登政府越被动越拖,越拖越被动,掉到这个坑里了。还有时间的卡点,临近中期选举,拜登压力越来越大,后面就越不敢行动,最后把自己活生生锁死掉。
彭博社报道截图
直新闻 万霞:到2030年左右,中国对于大中型飞机的需求量,至少是数千架。那么这次的打击会不会让欧美的政商界有一些反思?通过这次大飞机采购,重新来看待中国市场?
沈逸教授:这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欧美这些国家的国内政治制度,企业看重的是赚钱和利润,而对于政客来说,看重的是选票。国内选举的时候,不是以企业为单位来投票,而是以个体为单位来投票的,通俗的说就是“数人头”。看谁的人头多,能够动员起来的群体多。
第二,对于政客来说,美国的民主制度引以为傲的就是任期限制。就是要短时间内见效,很短的时间里就可以拿到选票。在这种竞争中,政客要的是“立竿见影”,奉行的是“在我任期结束之后,哪怕洪水滔天”,只要能赢得选举,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这种制度,引用以前西方批评中国的话,说“一切问题都是体制和制度的问题”,现在可以把这句话奉还给美国,现在真的一切都是“制度问题”。
民主党有一个非常活跃的年轻“网红”女议员寇蒂兹,2021年9月在纽约,出席有“时尚界奥斯卡”之称的Met Gala慈善晚会时,租了条白裙子穿,上面有一句他们很流行的口号“让富人交税(Tax the rich)”。这是民主党对于美国国内问题给出的一个正确的解决方向。但美国政客谁真的愿意去这样做?
现在美国的问题,不是由于中国的崛起所导致的,而是美国国内贫富差距带来的分配问题。拜登有一阵子吹,他有两个政绩,其一是要向富人征税,这个税据说高到,有一阵子马斯克说他付不起税,还出了个新闻;第二,就是在全球范围推动公司最低税率15%以上,并在二十国集团框架下达成了个协议。但这两条,你现在新闻里面还能听得见声音吗?
直新闻万霞:对,现在拜登再也没有提这个设想了。
沈逸教授:根本落实不下去,为什么?因为再提此事,对手就会拿这个做文章。如果解决不了,就只能顶在中国方向上,掉不了头。
直新闻万霞:我理解您的意思,就是美国一直不能面对真正的问题,去解决真正的问题,就一直把民粹对中国的恶意顶在那里当“替罪羊”。
沈逸教授:用我的话说,这就是完美地绕过正确答案。他做了除正确答案以外的一切尝试,而且他也知道正确答案在哪,但就是做不了。
4、 特朗普可能7月底提前宣布竞选2024总统大选?卡位战!
直新闻 万霞:这个现象确实挺诡异的,一直僵在原地。我们还关注到,拜登和特朗普最近又在较劲。《纽约时报》报道,特朗普可能最早7月份就会宣布参加2024年大选。一般来说,政治人物会提前一年宣布参选,特朗普真的可能提前两年宣布吗?是不是有某种特别的目的?
沈逸教授:特朗普进白宫的第二年就宣布,要竞选连任了,这个人有的时候做法不太一样,当然现在特朗普这样做,至少有几个方面的考量。
第一,他确实有在共和党内部要提前卡位的考虑,就是说,他要在共和党内提名前,“卡死”自己作为共和党代表。
特朗普虽然是个政治素人,做了很多值得争议的事情,大家觉得他吃相难看、不符合游戏规则,但这个人的政治嗅觉非常敏锐,他对于竞选和美国国内政治的嗅觉,有着某种野兽般的直觉。
我个人判断,特朗普现在考虑的重要对手,是44岁的佛罗里达州议员德桑蒂斯。以德桑蒂斯为代表,标志着Cosplay(扮演)特朗普的力量正在兴起。
特朗普第一个站出来说,要代表共和党参选,意在卡位。这样任何之后宣布参选的人,等同于冒着挑起共和党内部分裂的政治风险。如果是德桑蒂斯先宣布参选,那么别人就会对特朗普说,你看已经后继有人了,你就当一个“太上皇”,不要出来了。特朗普绝对不干!
直新闻 万霞:所以特朗普提前动手,是感觉到了潜在的威胁,将面对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沈逸教授:是的,其实竞选对手不止德桑蒂斯,还包括泰德·克鲁兹。 特朗普现在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是什么?不是年纪太大,而是他变不出新的花样来。 就像是第一季把精华部分都已经展现完了,如果后续只不过是第一季的翻版,大家就会对他失去兴趣。所以特朗普必须在保证自己的“精华部分”被大家厌倦之前,把价值最大化。
第三,特朗普现在担心,国会听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负面的政治资产,这点是毫无疑问的。听证会定不了他的罪,但可以把他变成有一堆丑闻、吃相很难看、并且有一堆愚蠢行为的人设,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这会让他流失一部分选票,所以特朗普要管控这种流失,就要重新把节奏带回到熟悉的轨道上。
除此之外,他还跟共和党里的大佬们明争暗斗。很明显,特朗普的算盘就是要在国会中期选举年,把所有重新上去的共和党人,统统打造成是特朗普加持的,从而把共和党变成“特朗普的党”。
直新闻 万霞:特朗普最近还被曝光,在1月6号“国会山暴动”那天在车上抢方向盘,很疯狂地掐安保人员的脖子。这个事件对他影响多大?
沈逸教授:特朗普肯定是表达了要去国会山,他也肯定是没有去成国会山。但是有没有抢方向盘和掐脖子,我是持保留意见的。因为“福克斯新闻”辟过谣,给过一些信息源,有一点车辆常识的会知道,特朗普那天坐的是SUV,他作为总统是不可能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如果是坐在后排要抢前排方向盘,说实话以他的身高和车内结构而言,这种细节可能是偏点戏剧性了。
而且那个白宫实习生(卡西迪·哈钦森)在作证的时候,很明显是把别人在某种场合聊天的八卦调侃,以一种“春秋笔法”说出来。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民主党人也心照不宣地就把这个证词当成真事,进行故意的渲染。其实大家都是知道的,这个事最多就能证明:特朗普那天想去,然而因为没去成,所以很沮丧。
但问题就在于,这对于特朗普的支持者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这就回答了他们长期以来的疑问:“为什么“懂王”那天没出现?”现在清楚了,因为是被迫的,因为被建制派(deep state)给扣住了,那我们“勤王”是对的。
这就是美国现在搞笑的地方,两派的撕裂,就跟流量经济“造星”一样,两边都看到了想要看到的“表演”,然后都是走“人设”的,不是“摆事实、讲道理”,而是走情绪的。
民主党一方的人看到:特朗普就是个流氓,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另外一方共和党支持者看到:特朗普就是关心我们的,他就是要来(国会山)的,因为被害才来不了。如此的精彩表演,各方都各取所需。
直新闻 万霞:政治变成了秀场,家都在纯粹作秀。
沈逸教授:是的,大家都在这里边捞,都在作秀。对于听证会来说,有一部分人特别想“钉死”“懂王”,但是到目前为止,很难在法律上“钉死”他,那就只能在政治上去抹黑,再去做心理上的认证和定性。但是这又给了“懂王”一个机会,就是你把我打成这副样子的话,相当于把一个快要过气的,正慢慢老去的人,重新又拱回浪尖上了。
“懂王”选择这个时机宣布参选正好,一旦宣布参选,所有对立面的攻击,就成了基于他参选后的反应,反而给他选举拉人气了。彻底政治化的做法,为特朗普制造了争议性话题,而争议性话题又为他带来聚光灯。有了聚光灯,大家就会不停地去怀念“懂王”。这样特朗普就不缺少流量,不缺少关注度。
最有趣的是,如此发展下去,第一个死的就是共和党的建制派,因为所有目光集中在共和党一侧,都跑到“懂王”身上去了。他们就只能站在“懂王”那边,不能站出来说“懂王”不对,否则就变成了你在背后捅他一枪,搞内部分裂。
5、 特朗普和拜登都不受民众“待见”?“两害相权取其轻”
直新闻 万霞:从最新的民调看,60%以上的受访者也不想看到特朗普再次参选,支持拜登拜登连任的也非常少,不到三成。这是否透露出美国政治的某些态势?您如何研判未来的选举动向?
沈逸教授:这样的动向证明,老百姓的基础品位还在,知道这俩都不咋地。“两害相权取其轻”,这就是拜登现在最“吐血”的地方。
相比特朗普而言,拜登的年龄绝对是一个不利因素,人们希望拜登的治国能够给美国带来一些希望,但问题是拜登并没有带来变革,反而体现出老迈的特点,被说成是“老人政治”。甚至有人说,嘲笑前苏联的那些所谓“苏联晚期笑话”,套用在拜登身上,好像也没什么不合适的。至于中期选举,可能并不如大家想的那么激烈,因为相当数量的地方,已经通过提前划分选区锁定结果了,这是第一点。
第二,中期选举议题比较明朗,可能会跟美国国内经济相关,因为通货膨胀等经济问题亟待解决。根据美国国内政治的惯性,绝大多数中期选举都是不利于执政党的,这是天然的不利因素。因为做得多,错得多,如果很多深层次的问题无法解决,总归过不去这个坎。
第三,中期选举对拜登有比较大的压力。选赢了,不一定有利,很难说归功于他;但选输了肯定倒霉,会被诟病,是他不给力才失败。
作者 | 万霞,深圳卫视直新闻《慢点·观察》高级主笔 排版丨丘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