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李开经济大会不同调:李克强要救民生,习要监管






中共将于今年十月举行第 20 次全国代表大会(下称二十大),有关党内越来越多人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不满的传闻甚嚣尘上。而中共“动态清零”的政策和经济增长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在六月 Omicron 疫情趋缓下,显得似乎略有消停,中共也因此借机大喊稳经济促进消费。不过,中国知名异议人士陈奎德 21 日直言,种种迹象显示习近平已失去大部分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支持,“因为习已经动到其他高层的‘奶酪’,让大家忍无可忍。”

随着二十大的临近,中国经济政策走向与经济运行模式的调整,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党内高层政治势力的角逐。日前,习近平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日召开不同的经济会议,声调不一,凸显高层博弈仍日渐严重。

《新华社》报导称,李克强 22 日上午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下称国常会),除谈及防汛救灾工作和保粮食生产外,又祭出了“促消费”三大新政,其中包含考虑延续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免税政策,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等,“三政策实施预测今年增加汽车及相关消费约 2,000 亿元。”

报导续指,受到习近平“清零政策”的冲击,中共内部需求一片惨淡,五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长勉强转正,三、四月均为负数。五月的汽车销售同比下滑 12.6%,“主要原因是老百姓没钱,企业复工不复产,供需两头疲软;在房产市场难以起死回生的态势下,中共希望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对内需起到拉动作用,用降低消费政策门槛和免税来吸引顾客。”

而李克强国常会释放缓解市场压力的讯息,目标是刺激市场促进消费。这和他在 5 月 25 日召开的十万人经济大会上的主旨是相同的,六大项经济纾困政策的一小部分,“但李克强在十万人大会上的讲话,全文却被习近平掌控的文宣系统全面压制。”这其中不仅仅是对“习下李上”反习舆论战的反制,恐怕也是对李克强经济政策方向上的一种不认同。

对此,陈奎德日前向《美国之音》表示,自习近平 2018 年推动修法让领导人无限期连任后,其争取连任的野心便暴露无疑。然而习近平所采取的“联俄反美”路线,在俄罗斯总统普丁(Vladimir Putin)下令入侵乌克兰遭受制裁,连带中国受影响后,党内已有反对声音出现;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再起,中央采取的“动态清零”强硬政策更是严重打击经济,“种种事态让习近平的权力和地位受到严峻的挑战。”

陈奎德接着提及近期受热议的“习李较劲”话题,他表示,现在李克强动作频频不是因为他突发奇想,而是内部有重要力量支持李克强出头,“而中共内部重要的力量,首先就会提到政治局,现在看来习近平很可能已经失去多数政治局常委的支持,否则李克强 5 月 25 日不可能召开被称是反习势力高调集结的十万人大会。”

陈奎德说,比政治局常委更重要的就是“深层政府”(Deep State),即已经退休的政治局常委与共产党大老们,如江泽民、胡锦涛等人,“要是没有这些人撑腰,那么现任常委即便对习有所不满,也很难与其唱反调。”

22 日下午,《新华社》报导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 26 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强化大型支付平台企业监管促进支付和金融科技规范健康发展工作方案”与“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而会议通过的方案重在“健全监管规则”、“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和“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

该会议强调,要依法依规将平台企业支付和其他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针对建立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习近平强调“要把安全贯穿数据治理全过程,守住安全底线,明确监管红线。”由此可知,习近平的经济逻辑是在国家监管和市场配置之间更强调国家监管,在权力安全和经济发展之间更在乎对权力的掌控。

中共地方怪招频出 努力抢救当地经济

而中共地方财政危机越来越严重,根据《自由亚洲》报导称,广东省阳江市一家国资控股的公交公司“粤运朗日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宣布“由于公司亏损严重,资金链断裂,已无法支撑公汽线路运营”,证明中国国有公司停运代表地方财政已出大问题。

此时,中国各地为刺激房产也复苏,频出怪招。《第一财经》报导提及,青岛薛家岛街道办事处日前发布通知,将敦促居民购房纳入 2022 年工作考核范围,“这不成了公职人员做起售楼小姐的工作,做了不给钱,不做倒扣钱?河南商丘和开封祭出卖房奇招,楼盘业者推出买房的首付可以用大蒜和小麦抵扣,上限高达房款的 20%。”

3 日,李克强提出“地摊经济”,湖北宜昌、大冶等地搞夜市,地摊经济一度成为中国经济的“救星”。报导续指,有城管(中国执法人员)破天荒的打电话给摊主央求出摊,“但地摊经济很快就接连遭到中共官媒唱反调,仅十天就草草‘收摊’。”

中共地方官员在清零和经济间频走钢丝,更加凸显党内高层的路线分歧,而各种刺激经济的手段到底能走多远,还有待观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