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媒:中国崛起最大的敌人!买办资本到底有多可怕

什么是买办思维?



01、李摘瓜








早些年李摘瓜来大陆开发房地产,他开口就承诺要在内地建新地标、新CBD。

想想中环,想想曼哈顿,政府不淡定了,用几乎白送的价格给他在很多大城市划了不少地皮。

但是,拿到地皮后李摘瓜并没有开发,一放就是十多年。

政府人员找他协商,说你咋不开发呀,老百姓都盼着呢?

他说周围没配套,建好了也卖不出去,等旁边规划做起来再说吧。

好吧,政府没办法,只能勒紧裤腰带,重新规划,把配套都建好了,马路、学校、医院整到位了,再去找他。

这下可以开发了吧?

李摘瓜微微一笑,转手把地皮卖了,空手套白狼,净赚赚十几亿。

后来逼得政府没办法,出台政策,拿地五年内必须开发,否则收回。

但是,稚嫩的市场行政主体怎么可能是这些市场老油条的对手。你不是要求开发吗?可以啊,我安排人弄。

拿了地之后,搞个简单的工地,敲敲打打一拖又是十年。

等到地皮涨得差不多了,转手再卖掉,顺利摘瓜。

就这样,李摘瓜在内地赚了个盆满钵满。







这些事被公开后,面对媒体的口诛笔伐,李摘瓜在自家报纸上回应:我只是一个商人,说我忘恩负义的,不懂得真正的人性。

此话一出,李摘瓜定感精神升华了。

这就是买办思维。

一般来说,买办思维是指那种“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短视思维,其实往深层次说,买办思维是指那种永远把自己定位为国际商人,毫无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明明有能力却从不考虑帮助民族企业崛起的精致利己思维。

对于有这种思维的人来说,谈民族是可耻的,谈责任是莫名其妙的,谈生意是要精致利己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伙对于买办思维、买办资本、买办是认识不清的,有的人听了他们的辩解,甚至还会成为他们的信徒。所以,无论李摘瓜,还是某买办世家,都有大量拥护者、追随者。

在他们的拥护者看来,人家只是商人啊,他们创造了就业,创造了税收,不就够了吗?你们的要求是不是太高啦?

这些人沉浸在买办思维的话语体系,看不清事物的本质。

那么买办思维,以及由此延伸的买办资本和买办世家究竟有什么问题?

下面我从另一个群体说起。



02、地主和奴隶主



曾经有一段时间,各种替地主叫屈的文章充斥网络,记得方方还写过一本叫《软埋》的书,暗戳戳地讽刺当年的土改政策。

他们总体沿着一个思路辩解,地主都是坏人吗?难道没有被冤枉的吗?有被冤枉的就值得同情。

那些年替地主洗地的人除了一小部分是当年那些土豪劣绅的子孙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被人带节奏带偏的。

在马爷政治经济学看来,地主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历史的维度看,在某个阶段与生产关系相符,能够促进生产。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发生了变化,地主就成了阻碍社会进步的元凶。

聊地主的事容易被系统误杀,我们不妨以美国黑奴制类比。

美国最初的原始积累始于种植园经济,而种植园经济又靠黑蜀黍卖命,所以,谁都无法否认黑奴制在美国原始积累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但黑奴制是没什么人性的,黑奴甚至还不如牲口活得有尊严。

起码牲口不用担心被主人强暴,也不用担心自己的子女被奴隶主砍断手脚。

那有没有对黑奴好的奴隶主呢?应该也有。

但他们能好到什么程度?恐怕也就是在他们花天酒地的时候,给黑奴们留一口汤。

当别的奴隶主把黑奴关到暗无天日的地窖里,并强奸女黑奴的时候,他们则把黑奴关进马棚,并给女黑奴一件衣服穿,不去做禽兽的事罢了。

你要让奴隶主们平等地对待黑奴,把黑奴当朋友?那是不可能的。







就像《为奴十二年》里的奴隶主福特那样,他可以给黑奴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可以给他相对体面的生活,但只要黑奴透露出一点渴望自由的念头,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把他打回地狱。

如果你觉得奴隶主给奴隶留了点汤就是不错的,奴隶主没有强奸女黑奴就是好人了,那你就会觉得他们也是值得原谅的。

但是,奴隶需要的仅仅是这些吗?他们应该对这样的奴隶主感恩戴德吗?

奴隶主的后人会拼命美化祖先的行为。

小说《飘》把南北战争前的南方奴隶制种植园,描写成了人间天堂,成了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世外桃源。

书中一个名叫大老三的黑奴,在经历过南北战争、黑奴获得解放之后,却不愿意过自由人的生活,硬是历尽艰辛,要回到他的旧主人家去效劳。

里面有这样的对白,“俺是一辈子也没有挨过打的!咱们嘉乐老爷那么好的人他舍得打俺这么值钱的黑人吗?”“咱们太太待人多么好,俺害肺炎的时候,她是整个礼拜坐着看护俺的……”。

这就是作者站在奴隶主角度思考问题的结果。







而那些不明所以的读者,被善良、美丽的女主人翁感染,甚至开始替奴隶主辩护。

这也是那些为地主叫屈的人的逻辑,他们试图用个别原本就黯淡无光的斑点去美化整个群体。


03、问题的本质



这种美化试图掩盖一个根本问题,那就是阶级本身的存在。

在不平等的阶级制度下,剥削与压迫本身就是合理合法的。

地主、奴隶主、买办无论怎么伪装,都无法掩盖它们的阶级属性,正是这一阶级属性,让他们所谓的善良和高尚显得那么虚伪。

任何抛离阶级立场的辩白,都是在搅混水。

过去,我们推翻地主阶级、美国人推翻黑奴制的目的,就是要推翻那种让剥削和压迫合法化的阶级制度。

地主、奴隶主在不平等的阶级制度下,压制、剥削劳动者,在做了这一切的同时,他们还可以自认是善良与高尚的,他们的后人还出来替他们辩护,这不是很可笑吗?

同样的,那些替买办思维、买办资本、买办家族辩护的人,有意忽略了这样的事实:我们反对买办,是因为买办阶级本身阻碍了底层百姓向上寻求突破的努力,就像奴隶主阻碍了黑奴获得自由,地主阻碍了农民获得土地一样,与某个买办是否做了善事,是否创造了就业岗位无关。

当然,在此我们要防止某些人和稀泥。反对买办并不代表反对资本,资本是个中性词,我们的建设需要资本,也离不开资本,但我们不需要买办。

和“买办”对立的是“民族”。

我们鼓励民族资本,反对买办资本,我们敬佩民族企业家,反对买办资本家。

未来,买办资本是中国崛起最大的敌人。

不可否认,在早期的发展中,买办资本创造了就业,创造了税收,也为社会整体改善做出了贡献,但并不代表它应该一直存在,就跟黑奴制、地主阶层必然从社会进程中消失一样,买办资本注定要消失。

只不过,这种消失从来不是水到渠成的,必须经历阵痛,甚至流血的斗争。

通常来说,买办资本会抵触民族企业,它们最乐意宣扬的是自由主义经济,因为自由主义经济最有利于买办资本搞钱。

发展民族企业是很难的,费力不讨好,不被买办资本所喜。唯有利用信息差、技术差倒买倒卖是风险最低的,也是买办资本的特长。

但是没有民族企业,一个国家的天花板高度是有限的。



04、发展上限








泰国曾是继亚洲“四小龙”之后崛起的一颗新星,1961一1991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40倍。80年代后半期,泰经济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1987年至1990年经济以平均12.3%的速度增长。

1991年和1992年因受海湾战争和国内政局动荡等因素的影响,增长速度放慢,但年均仍达7.5%以上。

起初,很多人判断,泰国会继“亚洲四小龙”之后,成长为另一个发达经济体。

但是最近十年,泰国的发展开始变得缓慢,迟迟无法突破。

根本原因在于,泰国没有民族企业。

2019年东南亚地区汽车产量415万辆,其中泰国201万辆,占比超过50%。

这些全部由日本为首的外资企业贡献。

除此之外,泰国还是全球最大的硬盘生产国之一,可是,背后的企业全是外资。西部数据、希捷、东芝主宰着泰国的硬盘市场。

泰国人口达6500万,依靠买办资本,可以从人均500美元发展到1万美元,但也仅此而已,外资企业、买办资本能够提供的养分是有限的。

再往上寻求突破,必须依赖民族企业崛起,没有民族企业,人均1万美元就是发展上限。

我们很羡慕欧美国家的人均GDP,当然也包括日、韩。

那它们的GDP靠什么支撑?无一例外,全是民族企业。

韩国人口5200万,但韩国入围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有15家(2021年),包括三星,现代,SK集团,LG电子,起亚,LG化学等公司。

日本人口1.26亿,入围53家(2021年),包括丰田、三菱、本田、索尼、日立等公司。

中国人口是韩国的27倍,是日本的11倍,2021年入围世界500强的企业是143家,这才换来了人均1万美元。

中国如果达到韩国的人均水平(3.47万美元),GDP总量将是现在的3倍!比整个G7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外加韩国的GDP加起来还要多10万亿美元!

如此巨大的体量不可能靠人施舍获得,谁也带不动,只能靠民族企业在各个领域崛起,大到飞机、汽车,小到芯片、计算机。






而买办思想、买办资本、买办家族的存在,显然阻碍了这种崛起,这就是买办的原罪。



05、尾声

前两天针对毒教材事件,我谈到了文化独立问题。

其实,这不是我个人在瞎吆喝,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从人民大学退出世界大学排行榜,到调整中小学生英语课时比例,再到毒教材事件,都反映了这种必然。我们需要民族文化崛起,我们到了和买办思想说再见的时候了。

无论买办思想、买办资本、买办家族过去曾带给我们什么,今天都必须把它们扫入历史的垃圾桶。

这个过程中如果有力量试图阻挡,那也是螳臂当车,必定碰得头破血流。

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