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突袭”中企 印度也要对华搞“经济脱钩”?(组图)

印度又对中国企业“下黑手”!在此前对小米、华为发起“突击查税”后,这次,印度政府部门又盯上了vivo和中兴通讯。

紧盯中企 印度在焦虑什么?

当地时间5月31日,有外媒报道,印度企业事务部声称收到来自匿名信源的举报,相关中资企业可能存在欺诈等违规行为,将对其审计报告进行认真审查。相关报告可能在7月发布,调查结果也将决定相关“案件”是否会被转移到“专门负责严重商业欺诈”的执法部门进一步处理。

对此,中国外交部表示,中国政府正在密切关注此事,会坚定支持中国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印方应该依法合规行事,为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经营提供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其实从今年4月开始,印度政府部门就启动了对vivo的调查,以查明其在“所有权架构和财务报告方面是否存在重大违规行为”,同时还要求有关部门研究中兴通讯的账簿,并“紧急”提交调查结果。不过到目前为止,调查的具体内容和结果都没有披露。

在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赵干城看来,印度打着“调查财务欺诈”的旗号,其实是为其不合理的行为披上一个“合法”的外衣,以执法之名行打压中企之实,进而阻止中方资本进一步深入、开拓印度市场。

赵干城还给出了一个数据:2021年,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超过740亿美元,成为印度头号贸易逆差来源,“这或许也是让新德里感到焦虑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印度第一次向中国企业“发难”。去年10月,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向vivo、OPPO、小米、一加发出通知,要求获取这些手机及其组件的有关数据和细节;调查完成后,今年1月,印度财政部要求小米印度公司补缴高达65.3亿卢比(约合人民币5.5亿元)的税款,理由是小米“谎报”支付特许权使用费将资金转移出境。4月,印度执法机构又直接以小米涉嫌违反印度外汇管理法为由,冻结其约555亿卢比(约合人民币48亿元)资金。

“这样的做法不仅会打击中国投资者的热情,也给全球资本释放了一个错误信号”,赵干城说道。据彭博社5月31日报道,一个包括美国苹果公司和印度一些本土科技巨头在内的游说团体,此前一天致信印度相关政府部门,认为该国对科技行业使用特许使用费的机制有待完善,他们普遍担心,印度执法部门的做法可能导致相关领域的企业出现“寒蝉效应”。

启动调查的时机有何玄机?

印度方面对vivo和中兴通讯启动调查的时机也十分微妙。当天,中印双方刚刚举行了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第24次会议,会议提到,“同意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和两国外长达成的重要共识,推动边境局势进一步缓和降温”,并“尽快举行第16轮军长级会谈”。有舆论指出,印度方面试图将边境纠纷与中印的经贸互动进行整体挂钩,以此给中方施压。

赵干城也注意到,最近一段时间,印度军方频频在中印边境问题上对中方发起无端指责,包括对中国在领土内推进桥梁建设指手画脚等。

再联系到过去两年多来,印方对中企的态度“阴晴不定”,经常会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化。2020年中印加勒万河谷冲突发生后,印度先后下架了200多款中国APP,同时开始加强对在印中企的“合法合规性调查”。2021年3月,中印关系出现一定程度的缓和,印度官方又称可以“有选择地考虑中国的投资”。而当中印边境谈判在下半年再次陷入僵局时,新德里又以“偷税漏税”、“诈骗”、“偷窃利益”等各类名目,开启针对中企的“税务突袭”等行动。

到了2022年1月,中印举行第14轮军长级会谈时,印度口风又变了,表示正在考虑放松对部分中国投资的限制。但好景不长,很快,新一轮针对中企的调查再次启动。

根据外媒曝光的数据,截至目前,印度企业事务部已经启动对500多家中国公司账簿的检查程序,中国投资和中国企业似乎已经成为印度“随时可以打击的对象”。

对此,赵干城认为,印方对中企态度的反复很难说没有搞政治操弄之嫌,至于这一波最新的打压是否和边境谈判有关,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对于印方近期的一些动向,包括是否会祭出新的策略,我们仍需保持密切的观察和警惕。

和中国“产业切割” 莫迪政府能做到吗?

“印度‘格外关注’中企,还需要放在另一个背景下来考量,那就是这两年印方一直在鼓吹的‘减少对华经济依赖’”,赵干城补充道。

印度政府的“对华产业替代”政策最早起步于2020年,计划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寻求中国替代品,融入西方创新和价值链,并推行以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为代表的产业政策,同时鼓励当地企业和外来资本加强印度自主生产能力建设。

据相关报告预测,印度通过推行以上计划,将会减少约20%的中国进口。去年,印度政府又13次发布PLI计划,涉及到多个领域,与此同时,印度还加快了相关国际资源的募集,试图通过构建多元化的供应链,支持本国制造业的发展。

此外,印度还利用西方对中国在安全方面的焦虑,加大了与美欧国家之间的经济互动。按照印方公布的数据,美国在2021至2022财年已经超越中国,成为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其中,美印贸易额为1194.2美元,中印贸易额为1154.2亿美元。

实际情况真是如此吗?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5月31日表示,中印双方统计口径不同,导致各自公布的贸易数字有所差异。根据中方主管部门数据,2021年,中印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256.6亿美元,中国仍是其第一大贸易伙伴。

赵干城指出,事实证明,尽管莫迪政府大造舆论,给中国企业在印的正常经营活动制造种种障碍,但中印经贸合作仍处于发展的“快车道”,甚至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中国制造”在印度市场也广受欢迎。

“对华搞‘科技脱钩’和‘产业切割’不符合经济规律,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不会受到印度企业的欢迎”,赵干城进一步表示,对于如何处理中印关系,莫迪政府不能执迷不悟,应该回到正常的逻辑思路上来,营造公平、透明、可持续的经贸投资合作环境,进一步扩大双边互利合作,为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