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鞋换摩托!休克疗法时的俄罗斯,中国赚走多少钱






文 | 华商韬略 赵昱

曾经赚得盆满钵满的“东北倒爷”们,一定想不到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会落幕得这么快。

1993年,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跨国剧情片《狂吻俄罗斯》,影片的片头,由冯巩饰演的男主人公有这样一段内心独白:“你不要拦着我,我要去俄罗斯!当然你不会拦着我!我一定要到俄罗斯去寻找我的梦...”

这个独白中男主所谓的“寻梦”,其实就是打算去俄罗斯做“倒爷”。这是中国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倒爷”为题材拍摄的电影。

当时,中俄民间贸易正处于热火朝天的局面,“倒爷”是风光无限的角色,谁也想不到20年后的今天,倒爷早已成为了“传说”。


注:《狂吻俄罗斯》剧照

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一大批东北的商人涌进了经济凋敝的俄罗斯,他们在俄发展出了众多露天的市场,狠狠地赚了一笔。

最开始时,很多中国人用集装箱运载货物到俄罗斯,后来就借势倒卖起了东西,随着规模越来越大,也就逐渐形成了这个售卖廉价小商品的“集装箱市场”

据说卖掉一个“集装箱”就可以赚取几万美元的利润,这个所谓的“集装箱”指的是市场的铺位,里面覆盖了涉及“衣食住行”的不同品类商品,一个“箱子”的售价最高甚至能达到40万美金。






如此之高的缘性价差和利润,难道当时的俄罗斯政府完全视若无睹吗?事实上,还真是这样的,东北倒爷们之所以能轻松打入俄罗斯市场,靠的是俄罗斯政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灰色清关”。

当时,刚刚从苏联解体的俄罗斯,存在着巨大的经济缺口,轻工业十分落后,很多满足大众日常需要的物资都不具备国内生产的能力。

因此,俄罗斯政府默许了中国商品可以通过“包机包税”的方式进入俄罗斯市场,货主仅缴纳货运的运费,就可以由货运公司将商品代运至目的地,清关的手续也由货运公司完全包办。

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国商人不仅不用交税,手续还变得十分便利。

如此优厚的条件,也不难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东北商人争相恐后地来到俄罗斯“追梦”。






不过,好景不长,倒爷们的命运也随着俄罗斯政策的调整而一落千丈。

2007年, 俄罗斯移民法修正案生效,其中规定禁止在俄的外籍人士从事零售行业,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商人失去了在俄从事零售贸易的权利。

由于俄罗斯的经济环境不景气,政府意识到了提升本土轻工业软实力的重要性,于是企图通过减少国外商品数量的方式,来降低国外商品对国内轻工业发展的制约。

除此之外,让东北倒爷们引以为傲的集装箱市场也退出了历史舞台。俄罗斯政府关闭了全国的100多个露天集装箱市场,并修建了新的本地市场来代替原先的市场,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原先像金子一样值钱的集装箱,开始极速贬值,价格落入谷底。

“倒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纵观时代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东北倒爷”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他们反映了在一定时间段内社会的需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伴随着东北和俄罗斯经济的衰落,“东北倒爷”们也见证了这个时代的落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