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府智库美国企业研究所(AEI)常驻研究员拉赫曼(Desmond Lachman)近日投书巴隆周刊(Barron's)指出,2009年全球金融海啸爆发时,世界经济还能依赖中国度过危机;如今先进经济体面临通膨飙升、各国央行鹰声高涨,快速升息恐令经济衰退等疑虑,但中国经济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反倒成为世界经济成长问题的一部分,不能再指望中国扮演火车头的角色,而需靠美国领导协调世界经济政策,来为有序的全球经济复甦奠定基础。
文章指出,2009年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全球经济陷入困境,中国透过大规模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和采取措施避免人民币贬值,使得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成长引擎。如今先进经济体通膨创下数十年最高,各国央行变得更加鹰派,为了压制通膨,恐令经济陷入衰退;但中国经济本身存在诸多问题,可能很快成为世界经济成长问题的一部分,不再是经济火车头。
在中国疫情复燃和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中国当局就已意识到,其经济成长模式已过度依赖信贷和房地产市场。这种模式导致在过去10年中,中国私营部门信贷的成长速度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的近1倍,比1992年的日本和2006年的美国房市泡沫破灭前的增速更快,这也导致房地产业产值佔中国经济的30%左右。
中国主要城市的房价收入比高于纽约和伦敦,估计全国仍有6500 万间空屋。从去年年底开始,中国信贷和房地产主导的成长模式已走到尽头,去年第4季中国的经济成长率放缓至仅4%,为过去10年平均成长率8%的一半左右,房地产业更面临一波违约浪潮。
对中国而言,过渡到更加平衡的成长模式并非易事。当今充满挑战的全球经济环境,将阻碍中国透过出口来摆脱经济问题的任何努力,且让中国转型变得更加困难的是一系列内外部经济衝击。
内部衝击之一是中国最近的清零政策,该政策导致约4亿人口被严格封锁。中国领导人习近平近年来为维持政治控制,而对许多大型中国科技公司进行监管打压,这也无助于中国经济从房地产业的平稳转型。
中国目前受到的外部衝击包括乌俄战争引发的石油、粮食和金属价格飙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进口国,飙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是中国陷入困境的经济现在最不需要的东西。
拉赫曼总结指出,以上种种都表明,这次全球经济不再能指望中国扮演火车头角色,而需靠美国领导协调世界经济政策,来为有序的全球经济复甦奠定基础。